492051
post:492051

教学变革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 发布时间:2013-09-10 08:41
  • 作者:孔琦2
  • 点击量:

教学变革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摘要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出现在全国教育领域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这是一次牵动整个基础教育方方面面的全面改革,因此教学改革也是轰轰烈烈的接踵而至,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关键词: 体育与健康课程   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   情境教学

前言

第一次听“教学改革”一词,还是在大学模拟上课时听说的,但由于当时是给自己的同学(模拟学生)上课,所以根本没有特别注意这词,更是受传统的教学习惯影响,我在上课中一直采用“四部分”结构模式(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我当时觉得时间在各个部分分配合理,能达到整节课在结构上的平衡,我教学生,学生能学,能听就是一节非常好的课。而当我真正走上教师岗位,我发现我之前的理论只能达到三分之一的效果,学生的表现并不是我期待的那样,我运用我的老一套就基本上忽略了教学质量,固定的这种模式不仅束缚了我的思维方式也给学生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失去对体育课的兴趣,达不到体育课的要求。因此我必须再次拾起“教学改革”一词,仔细阅读、理解、研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这本书。

体育与健康课程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强调体育学科特点的同时,融合与学生健康成长相关的知识,重视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和责任感教育,培养学生刻苦锻炼的精神引导学生体验运动的快乐,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形成运动习惯。始终以学生身心发展为中心,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并让学生学会学习。更关注地区差异和个体差异,要求各地区和学校要根据体育与健康目标及课程内容,因地制宜,合理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有效运用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努力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接受基本的体育与健康教育,促进学生不断进步和发展,做到使每一位学生受益,同时受学校爱的课堂理论“让教师在施爱的过程中享受教育的快乐,体验教育的至高境界;让学生在受爱的教育过程中领悟人情的温暖,体味世间的美好。使师生皆能在教育过程中,相互感受爱的沁润,沐浴爱的雨露,进而由受人以爱而施人以爱,由教育之爱而产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激发创造的潜能,完善人格的塑造。”的启示我应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怎样在实践课中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新课标高度重视学生的发展需要,始终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学习,而不是一味着教师教,让学生渐渐的变成了一种“接收机”,没有一点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

一、变单一为多元,激发学生自主学练的意识

案例1跳绳教材的分析:1、跳绳是一项基础的体育项目

                2、跳绳有着使学生能力提升的作用

                3、跳绳源自生活,在学练中易掌握

以跳绳课为例,我会设计以下的教学步骤:

1、教师讲解、示范并脚连续跳短绳的动作方法,并引导学生进行徒手练习

2、组织学生前后两人一组做徒手并脚跳的练习

3、教师带领学生做有绳的练习,并再次强调动作要领

 4、组织学生小组为单位进行练习

    5、请优秀小组进行展示练习的成果

6、学生总结本课教学内容

分析:水平一学生的行为缺乏一定的动机与目的,通常只会按照教师、家长的要求去行动。意志的自觉性较差,必须借助外力的督促、检查才能完成任务。因此对于教学考虑到学生能力的不同,学生在设计课中的掌握情况,教师单一的教法真能让学生覆盖么?在第二次检验中,我吃惊的发现机械性的练习,对体能的提升没有帮助。

改变想法后,我是这样安排的:

1、“仿一仿” 听音乐模仿连续并脚跳的动作

2、“试一试” 体会轻轻的跳跃动作

3、“想一想” 引导学生自定一个目标,引导学生试着练习,并边练习边思考怎样才能跳的又轻又好,寻找出最佳的跳绳方法

4、“比一比” 让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愉快的练习,比一比谁能连续跳

5、“评一评” 达成目标的学生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并设置新的目标进行练习而未能达到目标的学生进行反思,并改进练习的方法

启发

水平一的学生以无意注意为主,既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往往只注意新奇有趣,吸引人的事物和学习材料,注意力也易于分散和转移。我们在设计能变单一为多元,选用适合水平一学生特点的方法,吸引其注意力集中,引起他们对某项运动的兴趣,其实培养学生自主学练的方法很多,只有用心才能发现。

二、删繁就简,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的能力

合作学习的意义:

合作学习有助于学生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有利于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案例2迎面接力

第一次设计的步骤:

1、教师明确迎面接力的时间目标

2、教师与学生示范正确的迎面接力的方法与有问题的迎面接力的方法,并让学生回答两者的不同,确定迎面接力正确的动作要领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联系,教师指导

4小组进行展示,并让学生互相点评,说出优缺点

5、组织学生进行组间比赛看看哪组达到目标

我的发现:一节课中可以没有说教,只有小组的练习;也可以没有教师多余的语言,只有小组的合作练习。因此我将我的教学步骤改变为:

1、“试一试” 分成八组,迎面站立进行短距离练习连续动作

2、“议一议” 小组联系后,引导学生找出问题

3、“练一练” 小组练习中,找出交接的动作

4、“比一比” 学生展示合作的方法

5、“评一评” 教师小结迎面接力

启发:

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小组之间互相交流、沟通学习掌握迎面接力的动作技能。合作学习使学生之间的接触机会越来越多,不仅能促进感情,更效掌握动作方法,还能让创新意识在小组中通过“头脑风暴”产生。

三、情境设计,促进学生体能发展

对于水平一的学生来说,由于其认知水平较低,直接动机占主导地位。在学习中,容易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吸引,学习目的不明确。就水平一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而言,一般都具有广泛性,因为他们对各项运动都充满好奇,有着强烈的探究欲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在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科学的手段和方法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和教育,不断提高学生正确的锻炼动机,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案例3以水平一学生的耐久跑为例:

一次课间,我无意中发现两学生在操场追跑,一位学生始终没追上另一位学生,因为另一位一直在变方向,一会跑似三角形、一会绕似四边形跑。之后我回来想一想,我是否可以借助这种图形跑学习耐力跑呢?因为对于水平一学生来说,耐久跑是一项相对比较单调的体育活动,对小学生基本运动能力的发展却有一定的好处,但大多数小学生并不喜欢这项运动,而我可以通过“画家画画”的方式来激发并调动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与练习,耐久跑的积极性,我做了一下积极的探索与大胆尝试。

上课时我首先对学生说:“同学们,你们想成为小画家么?”,同学们异口同声的说:“想!”。然后我又说:“你们看场地上每组前面放的五个标志桶,我们就在此画画,看哪一位小画家表现出色?好不好。”,学生:“好!”接下来我依次引导学生画一下图形:

1、画一笔画三角形 及时给与跑不同路线的学生表扬

2、画一笔画四边形 鼓励更多的学生跑出不一样的路线

3、画一笔画房子 之前可以引导学生说:“我们一起来给自己造房子!”

4、画一笔画五角星 把这个图形作为一个拓展练习,让之前掌握好的小组来练习

启发:纯粹的耐力跑教学会让感到枯燥无聊,学生很容易将注意力移到别的地方,这不仅降低了预期的教学效果,还会削弱学生这项运动的兴趣。而这节课我通过小画家的情境,改变教学方法,通过逐步加大难度的跑画图形让学生在快乐中无意间提高了体能,还间接培养了自己的空间想象能力。

 

我的收获与感受

随着新课程的推进,体育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转变,由执行者、传授者、管理者、仲裁者和教书匠转变为决策者、指导者、组织者、促进者和研究者。体育教师的角色转换更加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这就要求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应该更多方面考虑学生,如: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身体发展特征;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等,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发挥主体性。而作为教师,我们应该走进学生的课余时间,发现他们喜欢玩的游戏方式,然后将我们的教学内容融入那些游戏中,变枯燥无味为快乐有趣的课堂,学生就在这种氛围下通过自主学习或合作学习或情境学习获得知识与技能,以便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毛振明.体育教学改革新视野[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2:44-4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3]季浏,汪晓赞.小学体育新课程教学法[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 季浏,汪晓赞.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2

下一篇:李霞期初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