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习惯,好学习,好孩子
(许海雁)
一转眼,已经是我在附小工作的第七个年头了。回头想想,孩子们刚刚进校的场景还历历在目。如今,班级孩子们都已经有了不同程度的成长,在习惯的养成方面也都有很大的进步。
从幼儿园踏入小学,对所有孩子来说,都是一个挑战。幼儿园虽说也有一些习惯的培养与知识的教学,但是毕竟只是初步的,而且对孩子也没有具体和硬性的规定与要求。一旦孩子踏入了小学的大门,就意味着他要开始真正作为一个学生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了,学习对于孩子的意义也就完全不同了。
当然,对学生来说,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作为一名低中年级的教师,我认为,孩子好习惯的养成和学习知识是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的。因此,在我的日常教学中也渗透了对孩子各方面好习惯的养成。
第一,培养孩子学习的好习惯。在我的课堂上,孩子还算是比较自由的。我并不要求孩子在整堂课中都抱臂坐正。因为那样对于刚刚开始小学生活的孩子来说,是有困难的。因此在我的课堂上,我都会专门安排几分钟的时间,让孩子们一起做做课间操:舒展身体,放松思维,以便于下半堂课的教学能够更加顺利地开展。在具体课文的教学课堂上,我会根据不同的课文内容,开展朗读竞赛、背诵竞赛、表演竞赛等各种激励孩子学习兴趣的活动。这样既可以帮助孩子更好的把课文学深学透,又可以课堂气氛变得生动活跃,一举两得。
当然,所有的这些课堂上有趣的小活动都是有条件的。一开始我就对孩子说,如果你们在前半段的课堂中表现不错,学习效果也基本达到了,那么我们可以利用一些时间来轻松一下,做做你们喜欢的游戏,或开展竞赛活动。反之,如果你们的表现不够好,那么浪费掉的是你们自己做游戏和竞赛的时间。因此,孩子心中都很明白,想要有时间做游戏或开展竞赛活动,就必须在学习的时间里认真努力,把知识扎实地学到后,就可以轻松一点了。
在学校的学习效率是重要的一方面。在另一方面,回家后的学习效率也是要保证的。因此,我用儿歌的形式向家长和孩子说明了回家学习的习惯要求:一回家,先作业。姿势正,好习惯。抹卷角,放好书。认真做,不分心。仔细看,端正写。定时间,先自检。看书写,后签字。
家长们根据儿歌,就能很简单地掌握到孩子在家学习习惯培养的要诀了。先抓习惯,再看质量,最后保证速度。在家长的配合下,孩子在家中听写、背诵、用拼音写话等任务进行得有条不紊。这样一来,不仅家长觉得轻松了许多,孩子在家同样也能够得到学习习惯的培养,使得学校的教育在家里得到了延续,效果当然会更好。
第二,培养孩子感恩的好习惯。在孩子进校不久,就迎来了我们附小的特色儿童节——感恩节。我决定利用这一个月的节日,帮助孩子养成感恩的习惯。
虽然那一首《我是明星》我们班孩子已经耳熟能详了,但是我觉得,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于是,我利用班会课的时间让孩子通过讨论、发言、自我总结等方式来明确几个问题:什么是感恩?为什么要去感恩?向谁感恩?怎样去表达我们的感恩?
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孩子认识现实。你们认为现在你们生活中的事,有多少是理所应当的?为什么?针对这一话题,孩子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一个个小小的脑袋开始经历小学生活中的第一次头脑风暴,他们在头脑中快速搜索着一些他们认为是理所应当的事情,提出来和大家一起讨论,再拿回去自我总结。讨论会后,许多孩子都认识到了其实生活中没有多少理所应当的事情。爸爸妈妈对我们好不完全是理所应当的,更多的是因为他们爱我们。别人关心我们、帮助我们不是理所应当的,那时因为别人的善良和乐于助人。那么,对于这些爱护我们、关心我们、帮助我们的人,我们就应当去感谢他们。或用语言,或用行动。不吝啬一句“谢谢”,多用几个“请”,也要懂得及时带着微笑回应“不客气”、“没关系”等话语。
培养孩子感恩的好习惯,其实是在努力地让孩子成长为一个大方、大气的人。多看到事物美好的一面,多观察到人们热心的一面,让自己也成为一个懂得感恩、表达感恩和得到感恩的人。
第三,培养孩子生活的好习惯。低年级的孩子在生活的习惯培养上恐怕是最困难的了。现在的独生子女们大部分都是在一大家子的呵护下成长起来的。动脑能力也许还不错,但是孩子的自觉的动手能力可能就不容乐观了。
因此,在孩子踏入小学的那一刻就要让他们明白:你们已经不是小孩子了,自己的东西要学会自己整理,自己的事情要自己负责。体现在学校生活中的习惯就是:学会打扫卫生、学会爱护学习用具和学会自己整理书包。有的孩子第二天交本子时会和我说,老师,昨晚我明明把本子放在桌上的,妈妈帮我整理书包时没有帮我放进去。我就会问他,是谁来学校学习呢?书包和课本又是谁的?应该由谁去整理呢?问出这些问题后,我不要孩子去回答,只让他用以后的行动来告诉我到底有没有明白问题的答案。
孩子是很聪明的。不出几个星期,班上几乎就没有出现过忘记带书、忘记带本子之类的情况了,并且家长们也来向我反映,说孩子在家自己整理东西、收拾房间,感觉他们长大了、懂事了。孩子是可塑的。孩子不是生下来就有好习惯的,而是通过各种渠道一点一滴培养和建立起来的。有了好的生活习惯,对孩子以后的成长非常有帮助。我个人认为,在这其中还有很重要的一点:你必须和孩子讲清楚道理,也就是告诉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孩子的领悟能力也是有潜力的,只要他们认为有点道理的,他们也就会按照你的要求去做的。毕竟,大部分孩子都是积极向上的、要好的。
在生活中,孩子与人交流的习惯也不容忽视。我们在教育孩子时经常让孩子向别人问好,其实这就是一种交流能力的培养。我们应当积极地去鼓励孩子与人交流。并且要让孩子注意,在与别人交流时要态度友好,礼貌用语。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孩子的交流能力,还能逐渐培养孩子的个人素养。在孩子与别人交流的同时,我们要关注孩子的听、看、说、肢体语言等细节。让孩子逐步明确,什么时候要主动的去和别人交流、什么时候应当学会倾听别人的话语、怎样正确地在交流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情感、怎样正确地领会别人的意思等等。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各个方面好习惯的养成不是短期目标,而是关乎孩子一生的长远计划。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努力了,就一定会有见到成效的一天。孩子将会在各种好习惯的帮助下,感受到更多的快乐感与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