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师生相处的基石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从先生的话中,我们不难体会,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怎样才能使教育的过程成为师生情理互动的愉快过程,进而收到育人的效果呢?通过长期的实践,我感到最重要的一条原则是尊重学生,这是教育成功的一把钥匙。
自尊心人皆有之,渴望得到尊重是人的内在要求。尊重学生,不仅是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而且是保证良好教育效果的前提。
尊重学生,首先要了解学生。小学生年龄小,自觉性较低,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的丰富,视野的拓宽,使他们自我意识增强,有独立意识,竞争意识强,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特别是老师的理解和喜欢。教育活动是双向的,教师尊重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学生尊重教师,教师的教育活动才会卓有成效。
尊重学生的人格
教师尊重学生,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教师对学生有管理教育的权利,有按照社会需要塑造学生的权利,但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我们不能自视比学生“高人一等”,总是在学生面前摆出一付“凛然不可侵犯”的派头,体验那种“居高临下”的师爱,而应该是发自肺腑的爱。在课堂上和管理中,发扬民主作风,不把自己的话当金科玉律,心平气和地对待有不同意见的学生,并勇于承认自己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批评学生的缺点和不足时,努力克制自己的情绪,宽容地给他们一个为自己辩解的机会,激发他们奋发向上,努力改正。每当学生犯了错误,我总是耐心地先听取他的想法,肯定他动机中积极的一面,等学生倾诉完了,也比较冷静客观了,再给他指出错误的地方,每一次都使学生心服口服。如果我有了错误,或错怪了学生,我也一定真心诚意地向学生道歉。
小时同学是个成绩优秀的孩子,个性比较突出,为人处事较要强。有一段时间,班里盛行玩贴画,而她的家长认为此种玩法幼稚没有含金量,故不支持。在好几个成绩不好的孩子因为有新奇的贴花而成为班级暂时的焦点人物时,她的心理产生了变化,趁同学不备,把贴花占为己有。当后来我了解到小时的真实想法后,她因为自尊心强,放不下面子,坚决不承认。我告诉她,是人就会犯错误,这没什么,承认错误也是一种勇敢,她认识到错误后,先让她把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还掉,并私下赔礼道歉,然后让她想出两种以上与家长的不同意见进行恰当沟通的办法,并且付诸实施,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小时和家长的相处模式也得到了改善。
我教完高年级下到低年级总有一段时间被学生挑剔书写潦草,笔画不规范。每次遇到这种情况,我都先肯定学生观察仔细,谢谢他们帮助我进步,然后改正过来,不尽量提醒自己不要再犯。我想这也算一种教学相长了吧。
教师真正的尊严并不是我们的主观感受,而是学生对我们的道德肯定,知识的折服和感情的依恋。当我们故作尊严,甚至以牺牲学生的尊严来换取自己的尊严时,学生只会向我们投来冷漠的眼光,小学生虽然说不出多深刻的哲理,但谁对他们真心的好,他们是感觉得到的。当我们努力追求高尚的品德,出色的教育,真诚的情感,并随时注意维护学生的尊严的时候,学生会把他们的爱心,敬意奉献给我们,教师自然就有了威信。
尊重学生的差异
每位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出类拔萃,但这只是美好的愿望,由于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受着不同的熏陶,兴趣爱好也不尽相同,学生是存在着较多差异的。我尊重这些差异。其一,尊重他们的能力差异。孩子的天资有高低,能力就有强弱,接受能力强的学生,花时短,不费劲就学懂了知识,能力弱的学生,也许要多花时间,多花精力,才能掌握。在这种时候,我会给予能力弱的学生更大的安慰和鼓励,并帮他们尽快克服困难,树立继续学习的信心。更重要的是,我对这些学生的评价总是纵向的多,横向的少。只要和自己比有进步,我就表扬鼓励。我每次教的班级中总有个别在全年级中出名的能力弱的学生,对他们一方面尽力辅导,帮助他们考出合格成绩,另一方面在班级生活中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不让他们觉得在集体中受孤立,受委屈。只要有分组活动,班级小干部都主动拉他们入伙,班集体良好的氛围使得每个学生都能自信,开朗地生活在班集体中。
其二,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有的孩子活泼外向,热情大胆;有的孩子拘谨内向,少言寡语;还有的孩子在同学面前表现活泼,在老师面前拘谨,有着双重性格。对于不同个性的学生,我总是细心关注他们的需要,特别是心理需要。并不会因为孩子沉默寡言,而忽视他们的心理需要。有个学生小石,她很想做我的帮手,帮老师拿递东西,特别是到办公室放东西,可是由于内向的个性使得她不敢主动向老师说出想法,每到下课,她就在我讲台桌前转悠,也不说话,我经过观察,猜测到她的想法,在某次下课,我主动请她帮忙,把我的书本送到办公室,她顿时眉开眼笑,抱起书临走前,她鼓足勇气说了句:“我最喜欢送东西去办公室了!”有了这次交流,后来,她渐渐放开了胆,越来越敢在集体中表达自己的观点了。
尊重学生的独立意识
学生需要老师的教诲,关心和爱护,同样需要教师对他们独立意识的尊重,因此,我在工作中有意识地保护他们的独立意识,培养他们的独立能力。课堂上,我鼓励他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有独特的见解。他们虽然年纪小,但很多事都有自己的主见,只要不影响学习,不影响进步,不影响集体,我就支持他们去做,鼓励他们去尝试。学生小琛提出下课这也不准,那也不许,一点意思也没有,只好玩追跑打闹,这的确是个问题。我就势问他,你有什么好主意?他说,,我家有几个人玩的小玩具,想带到学校玩。我请他征求家长的意见,如果家长允许,我同意试一试,这一试,我班有很多学生都觉得这样挺好,家长也觉得玩具发挥了更大的作用,我发现他们下课玩得更安全了,再紧跟着制定了简单的不影响课堂学习和老师方便管理的要求,几届学生试下来,师生,家长都觉得满意。平时,我也创造机会让每个孩子得到锻炼,锻炼他们独立学习,独立活动的能力。从二年级开始,我就把每周的班队会承包给了学生,他们在家长老师的指导下自定主题,制作幻灯,组织排练。孩子们通过实践,独立意识发展了,面对学习、生活更加自信。尊重使家长学生对教师更加信任,师生关系更加稳固,教育效果就会更显著了。
现在,社会各行各业需要大批的人才。我们这个时代呼唤的是平等教育,平民教育,素质教育。我们就必须树立教育好每一个学生,教育他们先成人后成才。无论将来他们走到那里都能成为社会的有用之人。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袁 晖
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