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儿童喜欢阅读、乐于阅读
南师大附小 潘燕
儿童阅读,实在应该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认真地推广开来。虽然这个设想不一定如同升学率一般吸引人,但我们仍然认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阅读的推广的确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 当前的情况
长期以来,社会对人才的选择,使人们一致认为“文凭”第一,故而导致教育的成败以升学率为风向标,学生整日埋头在作业之中,无暇静下心来好好地阅读,即使花很多时间在阅读,也只是为了回答文章后的问题,并无法领略阅读的乐趣。久而久之,学生们的阅读领域越来越狭窄,阅读耐心丧失,阅读情趣低下,宁可看一些“快餐作品”——言情、武打小说,更有甚者,连文字的作品都不愿入眼,只看些漫画。这种现象真是令人扼腕。应该说,阅读是一种习惯,既然是习惯,便可以养成的。
古人说:“三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 看来阅读习惯的养成,还能由内而外的转化个人气质,功效确实不容小觑。
二、 带动学生阅读的一些作法
在班级中,我也尝试带领班上的孩子们去领略阅读的乐趣,特别是有别于教科书的阅读,以及个人阅读习惯的养成两个层面,希望去营造富有文风的班级特色。以下就个人的尝试及作法叙述于后。
(一)规划班级图书角、定期充实图书:
每个月的月初固定编列书籍名单,鼓励购买或者借阅适合儿童阅读的图书,并提倡每个学生带一本课外书放在班上,以充实图书角,供同学们借阅,月末时各人把书带回。随着图书量的扩充,也带给孩子们较为多样的选择。
(二)善用听读欣赏课:
每周一次的听读欣赏课上,以一篇美文或古诗、词为例,教会孩子们阅读和欣赏文学作品的方法,使孩子们渐渐能够独自阅读、欣赏,体会阅读的乐趣。定期带孩子们到学校图书室去,鼓励孩子们在看完书后完成阅读记录,也训练孩子们阅读书籍的组织能力,希望透过阅读带给孩子更多的收获。
(三)结合社会资源,开阔孩子的阅读经验:
除了学校的图书室外,我们也到市级图书馆及大学的图书馆参观,让整个阅读的经验可以扩展到其它方面。同时,我也注意到大型的书展活动,与家长共同配合,全班一块儿去参观书展,让丰富而多样的图书,带给孩子不一样的感受。
(四)阅读习惯的养成。
阅读习惯的养成,是需要长期的训练养成的。注重孩子的兴趣,以鼓励代替指定,较能收事半功倍之效。我们也清楚,许多孩子一直将看书视为畏途,也有的孩子是为了应付老师和家长而读。在面对这样的情况时,柔性的鼓励与整个团体的风气,反而能改变孩子们的心态,而这也是班级阅读所欲达成的一个重要目标。
(五)成立班级读书会
在整个阅读的过程中,我们还是要回归到有组织、有系统的一个阅读方向上,而以读书会的方式来运作则是最为可行的。在上述的几个班级活动中,其功效都在于营造一个班级的读书气氛,因为孩子们并不了解读书会的实施情形,贸然实施只会增加困扰,因此暖身的工作我认为是轻忽不得。而在实务上则有几项措施:
(一)拟定计划、寻求学校行政上的支持,并让家长明白老师带领的方式。在推展初期,书籍来源可以以学校的藏书为起点,往后则需要家长的配合,以意见调查表的方式了解家长的意向,这是一种方式,也可以作为双方的沟通桥梁。
(二)重质不重量,不贪多务得。我们以一学期三本为原则,每位学生共同读一本书,大致上一次段考的时间阅读一本,而书籍的选择及内容,则由老师及同学们们共同来决定。
(三)老师先行导读,让班上孩子熟悉我们要进行的读书会模式,并鼓励孩子们发表,慢慢的把班级读书会的发表风气带起来。老师设计相关的学习单,让孩子们能配合读书会的活动,以收相辅相成之效。
(四)争取社区资源的支持,如社区的基金会、文教组织等,让读书会的经费能获得挹注,而这也让整个读书会有一个较长程的发展。
(五)给予孩子适时的鼓励,如选出班上的最佳发表奖、最佳心得奖等,让孩子们能从读书情境中也能获得一些实质的鼓励。
五、结语
读书不该只是一、二十年间的事情,应该是一生的乐趣。希望有一天,孩子们都成为名符其实的读书人,在阅读的海洋中体会无比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