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木人格画中的儿童心灵成长
——基于树木人格画测量分析途径改善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石光翠
关键词:树木人格画、儿童人格、心灵成长
文章摘要 当前的学校心理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行为偏差儿童不断增长,可能是因为学业压力过大,或者成长环境不利,家长角色缺位……他们在家庭中行为表现正常,然而在群体活动中,却显示出强烈的不适应性,甚至有恐惧、焦虑、自闭、攻击、躁狂的现象等,教师为之苦恼,与家长交流时又无法获得家长的认同。
树木人格测试作为一种独立的投射心理测试。要求被试者用软芯铅笔在纸上“画一颗树”,并对这副树木画做出评定。树木人格测试能够对各种年龄和不善于用语言表达的来访者的智能和身心发展情况给予比较准确的诊断。
针对这一现状,我校利用树木人格画这一心理测量技术,筛选需要提供心理援助的对象,帮助他们制定适切的人格改善方略,用专业的爱的方式温暖他们的心灵,改善他们的行为,促进儿童人格的健康发展,还给社会一个健康的孩子,给家庭一个温暖、快乐的氛围。
一、树木人格画:发现成长轨迹的伤痕。
每年的新生入学后,美术老师带着学生画一次树木人格画,从中筛选出需要在心理成长中提供帮助的对象。体现出对孩子成长的一种关爱,孩子通过绘画一棵自己喜爱的树,给孩子提供一种正能量。此外,通过正常简单的绘画方式,降低了孩子的戒备心理,可以获得较为“纯粹性”测量资料。
案例 “深深一鞠躬的乐乐”
乐乐生长在一个单亲家庭,刚进入一年级时,上课在课桌下面爬来爬去,严重扰乱同学听课和老师上课,下课时用冲撞、敲打等方式,攻击同学,学业成绩年级倒数第一。这样一来同学嘲笑他,老师讨厌他,班主任也感到很头疼。与家长交流时发觉乐乐的爸爸说话嗓门特别高,习惯用一种严重超分贝的音量与人说话。班主任感到十分的痛苦和焦虑,最后觉得无法与家长进行交流和沟通。
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校领导带领教师团队进行思考:如何才能帮助这个家庭解决问题?如何帮助这个孩子?
美术老师用树木人格画进行测量,乐乐的树木人格图画让老师震惊了——这是一幅怎样的画?一棵被利刺层层包裹着的树,树干上长满着尖而粗大的利刺,令人不安甚至感到惊恐的是整棵树的叶子、……处处都被尖刺包裹着,老师们将这幅画命名为《千刺……》,透过这棵树,我们看到这个孩子的内心极度的不安全感和很强的攻击性,全身带刺的杨树无人敢靠近。画面中投射出强烈的攻击性与自我防御性!天哪,这个孩子的内心为何如此充满恐惧?老师们不由自主地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说起来,语文老师说道:“难怪,他总是喜欢在课堂上说消极的话,经常与别人反着说话,还动不动拳脚相加反击别人”……
美术老师用温和、尊重的态度来对待乐乐,从而让其感受一份爱的温暖。测量结果加上沙盘游戏的评估结果,告知家长,需要转介出去进行治疗。
画1 《千刺杨树》
看,美术老师利用自己的专业与课堂,利用树木人格画的训练,通过心理学和爱的视角去关注每个儿童的心灵成长,避免班主任老师筛选中的主观判断,更具准确性和保护性。而其他学科的教师,则在美术老师的帮助之下,直观窥见孩子心灵的伤痕,进而结合树木人格投射的方法与技术进行思考,更加准确地发现来访者潜意识的问题。
二、树木人格画:温暖儿童受伤的心灵。
我们的工作方法特别体现以下策略:
1.倾听与尊重。以话语咨询为主,图画为辅,适合以事件为中心的咨询 。细细倾听儿童语言表达的相关事件之后,在感同身受的基础上,请来访者画一颗自己心中的树。在这个环节中,借助树木画这一辅助工具,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儿童心中的恐惧、焦虑、哀怨、痛苦和挣扎,也可以读到欢乐、温暖、爱与成长。
2. 陪伴与接纳。在树木人格画测评的基础上,我们采用沙盘游戏治疗为载体,咨询师提供一个自由与保护的空间里,儿童通过手的操作和表现,进行“心”的倾诉和表达,可以起到心理健康的维护与人格发展,从而得之于心而应之于手,儿童的心灵得到治愈,因而在儿童的心灵健康成长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3. 寻根与信任。一幅画,一个故事,一段心灵的成长。当儿童用语言来表达自己内在的情绪和感受有困难时,采用图画为主,言语补充为辅的咨询方式。图画既可以将情绪变化的瞬间凝固下来,又可以记录着变化,侧重于儿童情绪的表达与梳理。图画这一神奇的工具,可以从同一个人不同阶段的图画中既能看到起稳定的心理特质,又可以用图画来记录心灵变化和成长的轨迹。因此,对于儿童心灵阶段性的成长变化,也起到一个很好呈现出来的作用。
仍以乐乐的故事为例:
经常用高分贝的音量说话会严重干扰儿童的脑电波运行,破坏儿童聆听的品质。当治疗师初次倾听乐乐爸爸的叙述时,发现乐乐的爸爸说话音量超高,便用了近半小时的时间陪乐乐的爸爸,训练轻声说话,连续几次训练后有了明显的改善。治疗师惊喜地发现乐乐爸爸不再用高大的嗓门对着乐乐说话,语速也放慢了。
同样,进过一段时间的沙盘游戏治疗,乐乐学会了找老师诉说心里话,说话的声音音量减轻了,语调也变得柔软了。还将主动自己训练学习的相声小段说给老师和同学听,赢得老师和同学对他的一致赞扬和鼓励,之后,乐乐练习说相声的劲头更大了,每当他学会一个新段子,就会来说给我听,而当乐乐每次听到我由衷地给予肯定和赞扬时,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看到乐乐如此大的变化,老师、家长都为之感到一份欣喜与慰藉。
三、树木人格画:塑造儿童健康的人格。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乐乐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班主任反映乐乐说话声音的音量变小了,能够安静地在课堂上听课,学习成绩也随之上升了一大步,并且还学会了感恩。
有一次,当我用沙盘游戏给他做完咨询后,与他聊了一些他最近遇到的不快之事,倾听之后与乐乐共同进行了分析、交流与分享,他告诉我现在的心情轻松了许多。另外,当我发现乐乐说话的音量比从前轻了不少,就隆重地表扬了他的进步幅度很大。咨询结束时乐乐带着满足的笑容轻松走出咨询室。这时我开始收拾沙盘里的沙具,突然,离开的乐乐有跑回来,在背后给我深深地鞠了一个躬,这一幕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每每回想这一幕心里都会被感动一次。
半年之后,又给乐乐做了树木人格画测试,结果乐乐送给我的是一棵“向你握手的圣诞树”。(附图)
画2 《向你握手》
画中呈现出友好、柔和的特点,与第一次测试中棱角尖锐、充满着明显的攻击性和防御性的树木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而绘画的过程本身就具有治疗的功效。
……
我校关注儿童心理健康成长的工作在继续,而让我们全体老师坚守的一个信念:爱心服务的宗旨就是送给社会一个健康的孩子。因此,面对需要在心理上提供援助的儿童,我们继续通过树木人格画测量分析途径,改善儿童的不良行为,促进儿童的人格发展。
参考文献:
1、《树木-人格投射测试》 吉沅洪 重庆出版社 2011.2
2、《心理画外音》 严文华 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 2010.1
3、《沙盘游戏:理论与实践》 申荷永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10
4、《发展心理学》 林崇德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