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1135
post:491135

小老师制,让教学实现双赢

  • 发布时间:2014-09-10 10:51
  • 作者:李春晖
  • 点击量:

“小老师“制,让教学实现双赢

李春辉     20149

以往,我们的课堂都是以老师传授为主,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孩子们的学习热情不能够被有效地激发,很多时候,课堂气氛都显“沉闷”。学习生本理念,践行“生本”教学,一下子打开了我的教育教学思路,颇有“拨开云雾,豁然开朗”之感。

其实,“生本”理念并不是现在才有,早在1932年,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

就提出了“小先生制”。

“小先生制”既是一种教学方式,又是一种学习方式。陶行知认为,小孩子有不可思议的力量,小孩子能做先生,他又说:小孩子最好的先生,不是我,也不是你,是小孩子队伍里最进步的小孩子!从他的话语中,我们不难理解的就是学生并不只是知识的接受者,也可以做小先生,也可以向别人传授知识,每个学生都可以并有义务去参与知识信息的交流和文化的传承。

再看,现阶段,我们的“生本”课堂。一改传统课堂满堂灌,毫无创新能力的教育模式,把课堂还给学生,让教学充满活力。

无论什么样的学生,内心都有展示自己本领的内在欲望。(这是人的天性)就看我们老师如何引导和培养了。

正如“生本”先行者荆志强老师说的:“让各路豪杰,粉墨登场,颠覆了传统课堂,转换师生角色。把课堂变成剧场,小品……的舞台;老师变成导演。如同:王小丫主持的《开心辞典》学生非常开心;李咏主持的《幸运52》学生人人幸运,毕福建主持的《星光大道》……学生享受成功的快乐,使教学过程成为源源不断激励学生发挥自己最大潜能的过程。”

事实的确如此:学生在承担了“小老师”任务后,教材的理解会格外透彻,能力的提高会格外迅速,成就感会得到极大满足。

学生课文或题目讲的好,是极大的享受,获得掌声很满足 。而人完成一件富有挑战的事是很开心的,那快感无法形容!

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为孩子提供展示才华,锻炼能力的“舞台”,一切以生为本,把讲台让给学生,老师不教而教,仅在关键处点拔。也就是“讲在关键处”。  

生本教育的倡导者郭思乐教授指出:“教育者要做的,最重要的不在于教,而在于鼓励学和帮助学,也就是说,我们在生命的旁边,帮助生命自身,让生命自己为之去发展,去成就自己的可能。那么,他“自己的可能”有多大?我们说,不可限量,也无需限量。这种发自人内心的兴奋的力量正是学习的动力所在,这是我们成功的快乐和宝藏,更是教育教学的能量所在,学生都发动起来,用于学习的能量,就不知扩大了多少倍,这么巨大的能量,当然会改变学生的学习状况。 

“一切为了儿童,高度尊重儿童,全面依靠儿童。”是生本最核心的理念。生本教育强调把可以交付的教学交付给学生。教师尽快地让学生自己活动起来,去获得知识,去解决问题,把可以托付的教学托付给学生。此时,学生处在真正自主的状态中,他的潜能得到激发,他的天性得到发展,他的收获像鲜花怒放。而其他孩子也会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同伴给予的鲜活而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中去!

一个教师,没有三头六臂,更不是千手观音。尤其是班主任兼语文老师,每天由许许多多繁杂、琐碎的教育教学任务,有时难免顾此失彼,而班上四十多个学生,只要想办法把他们组织起来,热情焕发出来,潜力挖掘出来 ,那么这个班级就是藏龙卧虎之班,我们的课堂就可以焕发“生命的活力”!

本学期的“小老师”制的实践成果是显著的:我们的课堂,天天都值得期待,堂堂都新鲜、精致、精彩!

这样,我们的教学就实现了“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