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0774
post:490774

诸蕾的教学论文

  • 发布时间:2015-03-06 13:51
  • 作者:诸蕾
  • 点击量:

是引导还是误导

       ——从5AUnit7PartA的教学谈教师课堂引导作用的发挥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必须改变陈旧的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以现代教育思想和学习理论为指导,探索最优的课堂教学模式。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进一步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去?这一问题让我领会到教师应当在教学中发挥好引导者的作用,引导学生形成学习的目标,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完成设计的活动,要使不同的引导作用发挥相应的作用要使用恰当的方法,否则就成为误导。

一、巧设问题,导目标。

5AUnit7PartA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能利用现在进行时的一般疑问句,Where are you going?I’ll go and join…等重点句型来谈论去别人的活动及自己的意愿。所用该班级同学并没有完整地学习第六单元,只是由我校另一位老师开课时上过第六单元A部分。所以,现在进行时的肯定句及特殊疑问句学生掌握的并不太牢固,在这种情况下,现在进行时的一般疑问句就是学生的首要难点,这也就是我在设计时考虑突破的首要问题。既然是一般疑问句,就要想办法让学生问,为了让学生明确学习内容,自己明确学习目标,即有真实的问的需要,我设计了多种活动、任务,充分体现了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学练并行的过程。如:开始我由Is your Chinese teacher listening to our English lesson?这一问题的抛出,给学生现在进行时一般疑问句的师范,是个教授的过程,又以What is your Chinese teacher doing?及所出示的图引发学生的多种猜想,是个引导的过程,从而引出了学生反复练习的过程。之后,为了进一步引导学生去操练学习现在进行时一般疑问句,我又设计了另一个guessing game。这个游戏是通过出示局部的图引发学生的思考,是操练复述的情况,这时我教的作用在削弱,目的是想放手让学生练。再用这个游戏的方式选取高山作为目标继续操练目的在于引出课文,切入主题。对话第一部分高山所说的三句话的教学是本文的重中之重。因此,教师教的作用在此处发挥的最明显。我首先抛出What are Gao Shan’s two questions?这个问题引导学生直击目标,这样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会有的放矢的听对话,所以能试着说出这两个问句。

二、抛砖引玉,导方法。

引言部分三句话除个别单词词组外没有什么难点,所以我采用放手让学生学的方式,只在听完一遍之后大胆让学生尝试填空,然后进一步加大难度,给学生提供三幅图让学生试着复述这段,这段教学我通过抛几个关键词,引出一段引言部分。抛出了这个练习,引出了抓住关键词记忆所学内容的学习方法。本节课是一个话题教学,如何让学生从说句型到围绕话题谈论,我设计了一个过度性的练习活动。就是listen and guess在这一活动中把现在进行时一般疑问句和I’ll go and join…结合,引导他们说一段简短的小对话。为最后task起到了个铺垫和降低难度的作用。这段教学实际也暗示学生,说出一段对话并不难。实际就是抓住教学中的重点句,学会做加法,有机的结合即可。

三、清楚表述,恰当示范,导活动。

最后的task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综合运用本节课所学的各重点句型。如何让现在进行时一般疑问句在对话中必不可少,我设计了一个信息差。对于看不到正常照片的同学来说,我选择拼图,目的是让他们从拼图的蛛丝马迹中寻找到自己的去向和要加入的对象。课堂上为了让学生明白我的活动,我还特意挑选了一个好学生示范,但是没想到的是,那个好孩子竟然也没有理解我的设计意图。那个孩子就完全依照我给的提示句的模式和我对话,完全把猜拼图的事至于脑后。当时我就在反思,是我的活动设计的不恰当?不是,是我的活动操作比较复杂,文字表述并不能使学生完全理解,而我一个人也不能完成示范过程,偏偏和我搭档的学生也没有理解。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其实可以跳出思维定势,以课件示范整个活动过程。如果没有示范到位,真的就将引导变成了误导。

其实为了使教师的引导作用发挥到位,不单要探寻导的内容、导的方法还有导的时机、导的尺度的把握等等多方面内容需要我在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深入研究。

                                               诸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