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学课堂诞生记——《认识面积》一课研究记实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刁京京
在教育教学课堂的不断探索研究中,我们发现无论是什么样的课堂它的核心不仅仅是“learning”而应该是“for learning”。所以,在课堂实践中我们开始聚焦“助学”二字,开始了教学评一体的助学课堂模型研究。
一、概念的界定:
所谓助学,按照其层次主要分为助学生学(过程)、助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助学生学会学(形成自主学的能力)。这是一种支架式的课堂结构,其中“学习目标”是灵魂,教学环节是帮助学生不断接近目标的阶梯,评价是促进学生不断达成目标的助推器。
由此形成的“墨韵助学课堂操作路径”包含三个板块:
(一) 支持学的目标——目标导学:
我们对目标导学的研修主要分三步进行:首先是理清课标的要求,就《认识面积》这一课来说
《认识面积》课标要求如下:
1、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通过观察、操作、 估计和直观推理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
2、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接着我们团队内的3位老师分别结合学情和教材对课时目标进行更加细致、更加有针对性的解读。
附:
从她们解读的目标中,可以看出在同样的课程标准指导下,面对同样的教材内容,老师们的解读既有共通之处,又有各自不同的侧重点。余鸿瑞老师侧重于关注学的过程,赵丹老师侧重关注学的方法,而程畛畛老师则更关注知识和概念的认知程度。可以说各有优势也各有不足。要确立一个支持学的目标,就需要通过组内研究对目标进行整合,最终我们制定了如下的“助学目标”:
附:
|
墨韵助学目标 |
言语 信息 |
1、能用自己的语言较流利地说出面积的含义。 2、能用语言准确表达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方法与结果。 |
智慧 技能 |
1、会结合具体事物理解面积的含义。 2、会合理选择观察、重叠和数格子等策略来比较面积的大小,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
认知 策略 |
1、知道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应该比图形表面的大小,而不是比边的长度。 2、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能主动运用不同的方法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学会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
运动 技能 |
会用观察、重叠、数方格等不同的方法来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 |
态度 |
1、 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2、进一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养成做事要想策略的好习惯。 |
这些目标都是可评可测的,同时也兼顾了学习的不同方面,为后面的多元评价和多元的助学策略奠定了基础。
助学目标当然不能不关注差异,为此我们又进一步梳理了助学目标,将它分为三个梯度来完成:
附:
阶梯一:1、能用自己的语言较流利地说出面积的含义。
2、会结合具体事物理解面积的含义。
阶梯二:1、知道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应该比图形表面的大小,而不是比边的长度。
2、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会用观察、重叠、数方格等不同的方法来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
阶梯三:1、能主动运用不同的方法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学会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2、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这三个梯度从概念的认知到动手操作的技能再到形成能力,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为学生的学习策划了一条最佳路径。
这样制定的助学目标是基于标准,基于学情的,同时也是努力做到可评可测的。
(二) 支持学的策略——阶梯助学:
阶梯助学完成了从激活学生的需要到鼓励学生进行协作学习,最后是学习群体间知识的分享这一完整的学习活动过程。
附:
教学片断一:
1、感受面积的含义。
老师这儿还有四个物体(出示:数学书、棋盘、钟面、树叶)
这几个物体面的面积,你会说吗?同桌互相说一说。
哪对同桌来汇报?(数学书封面的大小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棋盘……)
那钟面的面积又是什么呢?(钟面的面积就是时钟表面的大小)树叶面的面积呢?
2、开放性理解。
你能再举例说一说我们身边物体表面的面积吗?先找一找,摸一摸,再说给你的同桌听。
指名汇报。(尺子面的面积在哪里?你能摸一摸吗?那尺子面的面积就是什么呢?)
3、 介绍平面图形的面积。(自然过渡,理解平面图形的面积含义。)
(1)如果将这些物体隐去,猜猜看,会是什么图形?你能任选其中两个图形比一比它们的面积大小吗?
(正方形的面积比圆的面积大,长方形的面积比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大……)
(2)小结:是呀,平面图形也有大有小,平面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板书:平面图形的大小是平面图形的面积。)
教学片断二:
1. 课件出示1、2号图形。(重叠法、数方格)
(1)请大家拿出课前发的1号和2号图形,自己动手试一试、比一比。
(2)哪个小组愿意派代表上来说一说你们是怎么比的?
(重叠,学生操作方格纸时,可提示:怎么摆可以让我们看得更清楚?边对边对齐)
追问:其他小组还有不一样的方法吗?(重叠比、数方格)
预设:当学生出现比边的情况时,追问:看看他比的是什么?你很爱动脑筋!其实,面积的大小的确与长方形的两条边长短有关系,等在后面的学习中我们将具体研究!
我们要比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应该比什么?
如果学生说出当一条边相等时,另一条边长的图形面积就大。即小结:当一条边相等,另一条边长,多出来的不仅仅是边,而是这条边延伸出来的一个面。
(3)小结:很多时候我们都可以运用观察、重叠、数方格的方法比较出图形面积的大小。
(根据学生汇报及时板书:重叠、数方格)
2. 课件出示3、4号图形。(重叠法)
老师这里还有两个图形,你能迅速地比较出它们的大小吗?请大家拿出3号和4号图形。想一想怎么比,看谁的动作最快。你们怎么这么快就比好啦?
你是怎么比的?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件演示)
3. 课件出示3、5号图形。(数方格)
这儿还有一个5号图形,你还能用重叠的方法比较出它和3号图形的大小吗?动手试一试。
那怎么才能知道它们的面积谁大谁小呢?请你和同桌一起想办法比一比。
谁愿意上来展示一下你们是怎么比的?(实物投影展示)
4. 小结:3、4号图形可以用重叠的方法进行比较,发现它们的面积是相等的。而和5号图形比较时,重叠的方法就不容易比较出大小,但我们可以改用数方格的方法。可见:只有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三)支持学的评价——量规评学:
量规评学主要是利用多维评测、多元评价和适切反馈来达到学习规程、评价体系的高度融合和统一。这里的多维评测就是指不仅从知识技能,还从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行评测;不仅从言语信息,还从智慧技能、认知策略、运动技能以及态度进行评测,而多元评价则是一种多样的评价方式,包括评价主体多元,评价形式多样。
三、总结
由此可见,我们的助学课堂最终追求的是教学评一体化的课堂。这样的课堂是支持学的课堂,整个教学活动都在助学目标的引导下进行,学习活动与课堂评价围绕助学目标有机渗透,阶梯式进行,最终形成教学评一体的助学课堂格局,为学生学习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