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0438
post:490438

我的识字办法多

  • 发布时间:2013-02-19 23:19
  • 作者:张薇
  • 点击量:

我的识字办法多

——从预约课《大禹治水》第一课时教学环节说起

张薇

    汉字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每一个汉字都包含着古人的智慧和独特的故事,郭沫若先生曾说:“识字是一切探求之第一步。”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识字、写字教学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对于低年段语文教师而言,必须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主识字能力,掌握一定的识字方法、技能,促使学生尽早、尽快认字,进入阅读阶段,打开丰富多彩的文本世界。

课例:《大禹治水》第一课时片段:

1.你有识字好办法吗?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2.小组学习,出示生词:

害人 老百姓 地形

被子 制服   伟大

滔滔 房屋   仔细

淹没 挖通  劈开

3.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               

4.小组上台汇报,相机正音

小组汇报识字好办法,学生交流

生1:我是这样记“老百姓”的“姓”的:就是“姓名”的“姓”,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姓”,“老百姓”就是指人民。

生2:我可以给“被子”的“被”换个偏旁,变成“披”

师补充:“被子”是跟衣物有关的,所以是衣字旁,而“披”要用到手,是一个动作,所以是提手旁。

生3:我可以用动作来演示一下“挖”和“劈”(动作演示),“劈”字下面的“刀”表示用一把刀来砍。

交流:

生1:“我不明白什么叫‘地形’”

5.教师总结:出示地图:你们看,这是什么?(中国地图)地图上为什么花花绿绿的呢?我国国土面积辽阔,有连绵起伏的高山,有一望无际的平原,有高原,有盆地,不同的地区就用不同的颜色表示,这些高山啊平原啊高原啊盆地啊就叫“地形”。

我们再来看一个字“制”,出示古体字。在古代,这个字左边是一种兵器,右边是一把刀,用武器将别人打败,就是“制服”,所以在今天“制服”表示用强有力的武力让别人屈服。

同学们有的给字换偏旁,有的做出了“挖”和“劈”的动作,很快就弄懂了这么多词语,下节课,我们要联系课文,用查字典、读课文的方法来学习更多的词语。

    本课中,通过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生字,学生自主掌握了重要的生字词的识记方法。其实,在我们的课堂上,孩子们通过各种途径自己发明或创造识字好办法已经成为了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低年级语文老师而言,在识字教学上,应该从汉字本身规律着眼,改革以往枯燥单一、灌输式的识字教学方法,改变汉字教学理念,探索多种有效的识字方法。在我们的课堂上,识字教学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了一些粗浅的尝试:

一.描摹字形,激发奇妙的想象

   汉字最早的造字方法是象形,是描摹事物的形状来造字的方法,低年级的识字最先出现的就是象形字,而低年级的孩子形象思维强于抽象思维,因此在课堂上出示象形汉字原始图形、分析图形与字义的联系、出示图到字的演变与联系、分析图形义的联系能将将汉字的演变过程演示给学生,把汉字还原成一幅幅图画,让学生由具体的图画逐步过渡到抽象的汉字,降低了汉字字形与字义的理解难度。在教授“家”一字时,我先出示“家”的古体字 ,告诉他们,古时候的人在自己家里饲养家畜,养猪养羊养鸡,这个图形就表示一所房子里有一头猪,这就是“家”的来历。孩子们可开心了,在这个基础上再教授字的笔顺,学生学得津津有味。再如教授“燕”字,出示“燕”的古体字 ,让学生了解到“燕”是由燕子的形状演变而来的,对古体字字中的头、身、尾巴、翅膀进行分析,在理解字义的基础上强化字形,并让他们画一画、写一写,这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大增,还主动找出其他的象形字(火、木、水等)自己画图对比。如此的图字结合和形义联系,能有效地加深学生对汉字本义的理解。于是很多孩子也发明了自己的“图形”识字好办法,比如一些简单的独体字“鱼、舟、木”他们能通过描摹出这些字的样子识字,而一些具有图画性的字,他们也能根据自己的理解想象出一幅幅字里的花,有个孩子这样记“爬”字的:我把右边想象成一条小虫,左边的爪想象成一座山,一条虫在山上爬啊爬。这样一幅鲜活的图画在孩子的脑海中还原了字的本义。

二、探究字理,追溯遥远的历史

    《汉字世界》中说:“汉字是摩写宇宙万物的物名及事理,汉字是负载着科学知识和文化观念的全息符号。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准则等均完整地包藏在汉字当中”。在课堂中运用字理识字法时,就要渗透“字形藏理、字音通意、同形同宗、同音通意”的理念,让学生感受到汉字中蕴涵的伟大智慧。记得讲到简单的“人”字时,我说,“人”就像一个人的样子,一撇一捺像人两只脚站立,所以古人希望我们做人能堂堂正正地站立在这个世界上。而另一个字“仁”,和“人”是同音字,这两个字也有相通之处,做人就得从“仁”出发,仁义为本。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适度”地渗透字理,培养他们的发现汉字规律的识字能力。再比如从偏旁部首出发,帮助他们理解偏旁的意义,进行适当归类,对学生提高识记效果也有很大的帮助,如学习了“木”,我们知道有木字旁的字都跟树木有关,同时进行拓展,让学生想一想还认识哪些字带有‘木’的字,然后进行了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认识了当课的“树、松、柏、杨、梨、枝、材”,而且还认识一些课外的生字,拓宽了识字面。这样把一些带有共同点的字进行人为的归类,同时渗透了“形声字”的字理,引导他们观察同偏旁的字之间的共同之处,积累了形声字的相关知识。

三、配合游戏,感受知识的乐趣    

   低年级的学生,有意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能持续太长时间,如果在课堂上持续太长时间进行知识教授,尤其是枯燥的识字教学,很难取得高效的学习效果,所以在课堂上老师应该穿插各种游戏,吸引学生注意力。

    开火车。这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游戏方法。可以在较大范围内检测学生的识记效果和调动学生积极性。通常在第一课时,为了检查预习效果,我会指定某组某位同学,接力读词;在巩固课的阶段,也会运用到这种方式进行补充和巩固。在游戏方式上,基本形式有师生先用掌声互动“火车火车往哪里开?”“火车火车往这里开!”或是“我来开!我来开!”后来形式也有所变动,有双轨火车、多轨火车(两组或多组同学同时回答)、翻山火车(隔一个同学回答一次)。有时候也会指定某种特定条件来进行开火车,比如所有穿红衣服的学生,所有穿校服的学生等等。形式多样、操作简单的开火车游戏法,给识字过程带来了调剂,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很大的益处。

    猜字谜。谜语的形式也可以多种多样,学生的发明创造让识字教学的魅力越来越大。有同学曾经仿造课文的字谜制作了转盘,配合谜语“有日天气真好、有虫飞得高高、有水清澈见底、有言礼貌多多、有目看见世界”很快让同学们记住了“青”字与不同偏旁之间的组合。通过各种自己创造的字谜,学生之间相互竞猜,让生字的识记更加妙趣横生、印象深刻。

    欢乐对对碰。这个游戏,主要是利用偏旁和不同的部分之间的组合,来组合成不同的新字,激发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灵活识字的能力。例如:在学习完单人旁后,巩固复习课上,我出示了“亻”和“也、木、本、火、半、主、立”,让同学们在四人小组内进行“欢乐对对碰”的游戏,边拍手边说“欢乐对对碰,我来试一试,亻’和‘火’一碰,‘伙伙’,‘伙伴’的‘伙’”学生也还可以自己进行拓展,依托这样的形式,让学生在游戏中,进行汉字重组,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识字乐趣,提高识记效果。

    过关游戏。现代化的课件,可以制作出各种生动活泼的电子游戏,我一般会在识字教学课件中穿插进一些过关游戏,在读音、字形、组词、造句等各方面如果能达到一定的准确率就能过一个关卡,升到一定的级别。有时候这类游戏能让整个班级都飞腾起来,因为配合游戏,学生的情绪高涨,游戏情境的营造让他们颇有成就感。

    在识字过程中,引进游戏,可以增强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汉字,提高识字的效果。

四、联系实际,引向广阔的生活

    语言文字来源于生活,最终还是应该回归于生活。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识字教学,不仅可以加深学生的识记效果,而且对于生字的实际应用也有很大的帮助。在生字学习时,我还会让孩子们结合自身生活的素材进行识字主题研究活动。如我以“我来逛超市”为主题,让孩子们走进超市,积累感兴趣的字词,在课堂上汇报自己从超市发现或学习到的字词;我以“我给广告来治病”为主题,让孩子们走上街头小巷,收集自己发现的广告中的错别字,在课堂上进行汇报交流;同时还让同学们每天以家里的报刊杂志等为媒介,向家人学习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字词,依次作为课堂学习的补充。生活中有很多为学生所熟识和喜欢的语言因素作为重要的学习材料,可以辅助课文帮助学生识记生字词,也可以拓宽他们识字的途径和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识字效果是十分有用的。

    汉字,奥妙无穷。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并且能从学生主体的实际出发,鼓励学生想象,实践,这样学生才能更加热爱语言文字,享受语言文字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快乐,从而使枯燥的识字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发现兴趣和热情探索的热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