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给予大家很多的教学空间,为了体现新课标与生活紧密的结合,很多教师采用了具有个性的教学方法。例如:特级教师孙双金的情智课堂、王崧舟的诗意语文、薛法根的智慧教学、杨屹的情趣教学等个性特色十分鲜明,各自形成了与众不同的教学个性,故能上出个性鲜明的精彩课例。看了这样的课例后让我不禁想到了多年来备受争议的体育课放羊现象,说到放羊,很多人的脑海里立刻会联想到:一个哨子两个球,老师学生都自由。老师惬意的上课,学生在操场上东奔西跑。而在全美各地和欧洲的许多地方的课堂上充斥着这样的景象:学生课堂上肆意讲话、插嘴、做小动作,老师则是充耳不闻,若无其事的教学,完全忽视掉学生的挑衅。西方学者认为这样的教学方式更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也更加的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仔细琢磨,研读;西方社会的“放羊式”教学与新课改中的一些方针政策不谋而合,并非传统理解的一无是处。而现实生活中牧民放羊是一项极富技术的活儿,它要求牧羊人有丰富的经验和知识技能,并且有高度的责任感,掌握羊群的习性,能够为他们选择好事宜的牧草,能使羊群在一定可视范围内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能够像牧羊人般收放自如也便是领悟到了“放羊”的奥妙之处。
案例回顾:在二年级的体育课上,我小试牛刀给孩子们每人15分钟的时间,并且为他们准备了10只篮球,他们可以自行挑选器械和伙伴在篮球场上毫无顾忌的玩耍;原以为孩子们会觉得时间过短,但是意想不到的是:不到10分钟的时间,孩子们陆续到我面前来报道,觉得无聊;在这10分钟里,他们有的高兴的独自拍球;有的组队之后意见不合选择放弃;有的则成了无聊的看客······我感叹于“放羊”的失败,同时也感悟到放羊并不意味着不管不顾,让学生任意为之,没有目标的活动让学生手足无措;当然想做一个好的牧羊人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在教学环节中,要懂得精选“养料”,因材施教;更需要遵循规律,循循善诱;在教学环节又要敢于让学生放开手脚和大脑,大胆的去做去想。给学生一个广阔的草地,自由的选择自己所偏爱的”食物”,从课堂中摄取营养。那么又应如何在低年级课堂中有效开展“放羊”呢?
有效课堂,紧扣教材
提高教师的责任意识,了解如何适度的“放”,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与价值,教师首先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精选教材,吃透教材,让教材内容更加的自然贴近学生,把握“放”的时机,掌握“放”的要领,适时而放,适度而放,才能放出课堂教学的品质。
案例:在一节投掷课前,我给每个小朋友下达了一个任务,要求我们的小组长带领组员进行“打鸭子”的游戏,游戏规则中强调只能打脚,10分钟后告诉老师你在练习中有什么收获和体会。练习完毕,孩子们都非常开心。有的说:鸭子反应好快,我每次都打不到;有的说:我明明看好的,但是总是打偏;有的说:我的沙包总是飞不远......“你们的感受非常的真切,那么我们一起来想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好吗?”学生们开始了热烈的讨论,有的说:“我认为打鸭子的时候,看准了就要狠狠打下去。”有的说:“自己觉得打不到就请旁边的同学帮忙”有的说:“我刚刚被砸了好几次,下次我要跑的更快”......“同学们说的都非常的好,想成为打猎高手和敏捷的小鸭子,老师帮你们总结下你们的想法:作为好猎手1、要有力量,沙包能指哪打哪2、要会判断鸭子逃跑的方向3、要会配合,搭档之间要反应迅速,快速捡起沙包,抢占先机,打到小鸭子;作为一个最厉害的小鸭子:1、要反应迅速,看到飞来的沙包能够及时的躲闪2、要提前做好判断,沙包落地及时逃跑,预防近距离的攻击......于是为了能够首先成为高级猎手的学生们,一个个认真的参与到了投掷课的练习中。本节课通过游戏让学生去感受快乐,通过分享与交流让学生思考,“放”为先“收”为后,使学生对投掷产生浓厚兴趣的同时,乐于去学习钻研其中的奥妙,在课堂中给孩子以身体的自由、思想的自由、空间的自由,这样的“放”让学生自由的讨论、设想、交流继而提升了课堂教学的品质。
有效课堂,目标引领
有具体目标的“放”可以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也是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围绕课堂目标来制定有效的练习方法,让学生又目的、有方向,能够帮助学生延续、补充和提高教材的认识。
案例:在一节跳跃课中,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体会“双脚用力蹬地”感觉。我的做法是:
让学生学会用眼睛来判断。通过教师示范,让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有力量的跳,然后让学生自由的练习,感受有力量的跳;任意挑选学生让大家评选,谁跳的最有力量。课程分为3个层次:
1、加一床体操垫打开,并让学生练习跳过
2、将垫子折叠,跳过一定高度的垫子
3、将垫子后移,跳过一定远度的垫子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任意选择其中的一项,完成有力量的跳的教学任务,最后10分钟,我们进行一个测评,评选出在练习中能够安全的、有力的跳过你选择的障碍物的优秀学员。测评中98%的学生顺利的达成目标,还有2%的同学由于对自身能力的认识不够,没有选择适合自己层次的障碍,使得测试未能达到最佳状态,但通过同伴间、老师的指导最终也顺利完成了任务。回顾课堂:在本节课中放给学生的练习比较多,在练习的过程中以目标为内在的驱动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帮助学生在练习中有所追求,课堂中学生练习的多,老师指导的多,但师生并没有因放而松,反而因为放而紧,紧在练习的密度,紧在练习的强度,紧在老师对学生的指导频率。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身体素质、心理承受、等多方面能力有所差异,在课堂教学实施放的原则时,应当区别对待,懂得因材施教,对处于不同年龄、水平的学生都起到行之有效的锻炼,让学生更好的认识自己,相信自己,提高自己,建立自尊、自信。
有效课堂,创造革新
“放”让学生用智慧为课堂增光添彩。陈鹤琴说:儿童的世界,是儿童自己去探讨,去发现的。他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他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他的真世界。体育课堂给孩子以身体的自由、思想的自由、空间的自由,在这样的氛围中,让孩子们自由的创作、规划、描绘,往往收获的比传授的要多。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材为主线的新型体育课堂的建造,让学生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去理解、消化、提高自身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放”时间给学生让他们发挥其想象力、创造力,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放羊中发现趣味,体验趣味,这样才能放出精彩。
案例:在一节课室内课中,我让学生帮帮忙,给我们的体育课出些新点子。例如:1、给我们的跑步设计一个小游戏 2、为我们的跳跃设计一个比赛新规 3、用绳子设计一个不一样的跳法等等;让我意外的是不多会儿时间,学生们就陆续将他们的新点子和大家一起交流。有的为跑步设计了一个“三国杀”的游戏,有的为跳设计了一个“植物大战僵尸”的游戏;有的用跳绳设计了花样,学生们的奇思妙想使我喜出望外。在之后的课堂中每当出现学生自己设计的游戏时,学生们更加的投入与开心,以创造为草,让孩子挑选自己喜欢的口味,在课堂中汲取营养茁壮成长。
新课标在教学方法改革中提出:在注意选择适当的教学组织形式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提高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 教师要给学生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机会,培养他们的创造力、竞争力以及迎接挑战的能力。以新课程标准为导向,树立正确的放羊观。科学放羊,让羊吃饱吃好,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营造一个充满活力、生命力的体育课堂,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由、自然的课堂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