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低年级语文教师话语有效性的思考
非常有幸地听了南京市低年级语文教师的课,老师们在课前精心充分的备课及课上循循善诱的讲解指导令我感悟良多!尤其在话语有效性方面给我了很多启迪。总体来说,低年级语文教师的话语主要包括了导入过渡、知识讲解、提出要求、提问问题和评价反馈五部分。
一、低年级教师话语中的导入过渡要简洁有效。
导语和过渡语是为了更好地让孩子投入学习而设置。要求比较简单,所以老师就不能分配过多的时间在这方面。一语迁移到指定的话题或小小的组织教学对低年级都是十分必要的。尤为一提的是在组织教学中,可以姿势助说话,用“目光”“走动”等简单的动作来代替课堂管理,以便减少教师说话的次数,使学生有一个很好的学习环境。总之,导语和过渡语要简洁有效,要迅速将学生带入情境,把更多的时间要让给新知识的学习和互动。
二、低年级教师话语中的知识讲解要通俗易懂。
俗话说“厚积而薄发”,但是这个前提是有一定的积累。由于低年级学生生活经验不足,积累的知识不够,对于课文中的难解字词、生活常识等进行的生动地讲解是非常必要的。对于汉字的字形解析及一些相关资料的补充也是十分必要的。如陈老师在教学《大禹治水》一课,补充了就介绍了地形、制服、治理等难理解的词语,还补充了一些相关知识,如洪水爆发的录像、当时的地形图、鲧与大禹治水方法的不同图示等等。这些必要的知识类的讲解是非常必要的。
要想把这些知识讲清楚,就要求教师的语言要准确,因为在认知心理上,有一种“首应效应”,如果第一次没有说准确,将来要纠正就很困难。而由于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还要求老师的语音、语调、节奏富于变化,抑扬顿挫,同时,也可以加入一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便生动形象,引人入胜。总之,低年级教师话语中的讲解一定要通俗易懂,便于学生理解,这对于完成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非常必要!
三、低年级教师话语中的要求要有准确、有指向性。
提出一定的学习要求,让孩子自主地去完成学习任务在低年级也十分重要。低年级孩子的经验较少,还不懂得如何学习。准确、有指向性的要求既能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又能充分地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帮助学生形成初步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如初读课文的要求是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不好的句子多读几遍;再读课文时的要求就是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叶圣陶先生强调“自读自悟”。一个人要想适应社会,必须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而在低年级就是要能够了解自学的方法并会独立思考。当然,这些要求一定要有指向性、要准确,有自主学习的必要。
四、低年级教师话语中的提问有针对性和启发性。
教师的提问是一门艺术。提问的问题大体分为知识类问题、理解性问题和拓展性问题。知识类问题相对来说比较简单,用在文章中或生活中能直接找到答案。这一类问题主要解决主要人物及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等。理解性问题是要经过思考分析才能得到答案的问题。这一类问题比较锻炼学生的思维。如《闪光的金子》中提问“从这一段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徐虎?”这一类问题一篇课文里如果有2-3个,天长日久,就很会锻炼孩子的思维。拓展类问题完全尊重孩子的个性,对于不同的孩子的学习进行拓展延伸。如在学完《水乡歌》之后,就可以拓展“水乡还有什么多?试着自己编一首儿歌。”
另外,我认为课堂提问不仅是教师的行为,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孩子的质疑能力。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教学的成败,应不在于教师讲了多少知识,而在于学生问了多少为什么;不在于学生在课堂上接受了多少知识,而在于学生质疑,评判了多少。 “授人鱼不如授人渔”。这一点我在三年级已经进行试验,并且取得了初步的成效。我相信在二下时完全可以让孩子在预习时进行一定的质疑和解疑。
五、低年级教师话语中的评价语要鼓励和有提升。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走向,影响着教学效果。在呼唤赏识教育的今天,低年级的语文教师更要做一个先锋的作用。赏识是对学生行为的肯定、鼓励,它有利于唤起学生高涨的情绪和完成优良行为的愿望,激励学生的进取心、荣誉感给学生增添信心。所以,教师的评语一定要对孩子回答中的正确部分予以肯定。
当然,作为老师,评价语不应该仅仅只鼓励就可以了。作为语文老师,更应该让自己的评价语使学生的回答得到提升。如对学生的回答加以补充或给予建议再让其回答等等。也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利用有效的课堂时间,让孩子得到更快、更好地提升。
总之,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的话语有很多的技巧。准确地使用各种话语必然能够提高课堂的效率,让学生受益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