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纸球”资源,开展低年级体育教学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在坚持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安全第一”的体育教学要求下,越来越多的课程资源被开发并引进体育课堂,深受学生和老师的欢迎。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将“纸球”资源引进体育课堂教学,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增加体育学习的趣味性,进而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而“纸球”资源其自身具有经济、安全、易制作、易携带等特点。在低年级体育课堂教学中适用于多种练习活动,进行各种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一、纸球的制作方法
在实际操作中,我要求学生每个人在家长协助下制作一大一小两个纸球。制作的材料为废旧的报纸。一般大一些的纸球用8—9张报纸,小纸球为4—5张报纸。用力将几张报纸揉成一团,再用宽透明胶带裹严实。此外,为方便认领和美观,要求学生在外层贴上自己的班级、姓名和一些自己喜欢的特色图案,这样便做成纸球。
二、“纸球”资源在一年级体育教学中的适用性
1、适用于体育学科的性质和课程目标
体育学科主要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课程。体育教学的设计和内容再怎样变化,也不能脱离最基本的体育学科的性质,否则便毫无意义。体育课堂教学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前提下,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发展身体素质。纸球在体育教学中可以进行各种运动技术的学习。如将小纸球作为小垒球,做投掷投远练习;对准目标墙或标志物,相隔一定距离,做投准练习;单、双手抛接练习;用大纸球代替足球,做简单的抢、踢、射门比赛等等。而围绕纸球开展的游戏活动更是不胜枚举。如组织学生8—10人一路纵队排列,前后同学间距1米左右,依次由前向后双手头上传递球,中途不得转身和抛接球。这个游戏对于发展学生的肩部和胸腰的柔韧性非常有效。总之,纸球在体育课堂中的使用有助于学生掌握运动技能,有助于培养学生体育学习的态度和兴趣,有助于身心的健康发展。
2、适合于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
体育教学注重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现今的低年级学生大都6—8周岁,处在生长发育期。他们在生理上已有所发展,但肌肉发育尚不完全,关节的伸展性活动范围较大,柔韧性好。他们模仿能力强,思维敏捷,竞争意识和好奇心强,并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此外,他们的注意力容易分散、集体意识模糊、自觉性差以及活动和行为缺乏明确的目的性。纸球活动的趣味性和安全性符合了学生的这些特征。
3、适用于低年级学生的体育学习内容
(1)投掷
投远练习:将小纸球作为小垒球,做投掷投远练习,安全、实用。
投准练习:对准目标墙或标志物,相隔一定距离,做投准练习。
(2)抛接
上抛接球练习:双手向上抛、击掌双手接球,小纸球在飞行过程中象一个个五彩的飞行器。
单手抛接练习:单手上抛、单手接;左(右)上手抛、右(左)手接;右(左)手背后抛过左(右)肩、左(右)手接。
(3)跳跃
两人一组跳跃练习:二位学生相对站立,其中一位学生拿住线绳的一头,按逆时针方向做圆周转动(离地面20—30厘米),当小纸球转到同伴的脚下时用并脚或两脚一前一后跳过。
自摇自跳练习:用一手拿住线绳的一头,弯腰,离地面10--20厘米,按逆(顺)时针方向做圆周转动,当小纸球转到自己的脚下时跳过。
(4)“毽球”
踢“绳毽”:一手提“绳毽”一端,用单脚的内侧或外侧连续踢球。
“毽球”练习:由简单的踢毽发展为一手拿绳一脚踢、撩、拐、叉(右脚内侧踢一次,左脚内侧踢一次,两脚反复交替)、蹦、跳等。
(5)“小足球”
颠球练习:将小纸球的线绳收缠起来用透明胶贴住,做颠球练习。
“小足球”练习用小纸球代替足球,做简单的抢、踢、射门比赛。
(6)“标志物”
小纸球作为标志物:教学开始时在场地的不同位置分别放置线绳收缠起来的小纸球,作为标志物,表示各种跑的方式:如蛇行跑、加速跑、侧向跑、后退跑、大步跑等。
小纸球作为限制物:跳跃练习时相隔一定的距离摆上小纸球,使学生每一跳都能到达这个距离,从而提高跳跃能力;快速跑练习时将小纸球距离适当放近,限制步幅、提高步频。
游戏活动时用小纸球作起点、终点或转折点;搬运工游戏搬运小纸球;播种与收获游戏用小纸球作为种子和果实。可清洁场地和减少使用器材的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