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纲要信号”法 助读《上下五千年》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盛晓蓓
一、“纲要信号”图表教学法初探
“纲要信号”图表法又称沙塔洛夫教学法,是一种由字母、单词、数据或其他“信号”组成的直观性很强的教学辅助方法。这种图表通过各种“信号”,简明扼要、直观形象地把所需掌握的知识表示出来,有利于发挥学生的联想能力和记忆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加快教学进程,实现高效课堂的轻负担、高质量的教学境界。
二、“纲要信号”教学法的操作流程
在阅读课上,“纲要信号”教学法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从初读讲授到复习巩固的五个阶段上:即
(1)按教材内容详细讲解;
(2)出示“纲要信号”图表进行第二次讲解;突出重点、分析难点,指出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并加概括;
(3)学生绘制“纲要信号”图表进一步消化;
(4)把课上使用的图表贴在教室墙上,以便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经常复习巩固,或弄清课上遗留的问题;
(5)第二次课上,让学生根据记忆,在课堂上按图表复述情节,回答问题。
这六个阶段浓缩为:(按教材)讲解——(出示“纲要信号”)讲解——消化“纲要信号”——再现——回答。
在指导阅读《上下五千年》的实践中,我注重突出以下几点:
1 纲要简明
以《商汤讨伐夏桀》为例,在编制“纲要信号”图表时,我对课文进行分析,找出知识要点,明确哪些是必须掌握的,哪些是需要了解的,哪些是根本性的问题,哪些是派生的。我以主轴线上的两个端点标注从夏到商的朝代更替,线轴上的四个“※”,标示着商汤取代夏王朝的历史变革中的几个重要事件,并以汤的高尚与桀的暴虐形成对比,提醒学生注意事件之间的联系。
商汤讨伐夏桀
桀(暴虐) 汤(高尚)
夏——— ※—— — ※———— ※———— ※—————商
推举伊尹 悼关龙逄 灭葛部落 联合九夷伐桀
2 脉络清晰
历史故事往往人物众多,事件繁杂,那些久远的尘世、陌生的姓氏让小学生读得累,读得乏味。在纲要信号图表的提示下,作品的概要一目了然,它不是课本的简单重复,不是把课文中出现的所有问题都记录下来,而是把那些必需的和根本的问题在图表中组织起来。
3 学生参与
在编制“纲要信号”图表时,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那些对历史故事饶有兴趣的学生当主角,在绘制图表时他们对故事情节的拿捏、对斟词酌句的兴趣,在传统意义上的“纲要信号”图表教学法上进行了再发展,以至教师在备课中设计好的图表,也要在呈现时融入学生的思想做及时调整。
三、发挥“纲要信号”教学法作用
“纲要信号”教学法有其独特的作用,有助于学生对《上下五千年》故事的理解,重要历史事件的记忆,提高所有学生的阅读兴趣。课堂上要发挥好“纲要信号”教学法的作用,必须考虑以下几点:
(一)要有学生的预习做支撑
“纲要信号”教学法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应该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作用。为了保证教与学的思维同步、协调配合,必须强调学生的预习。特别是在新授课的“纲要信号”教学中,学生要对纲要信号图表中的关键字、词与相关内容的理解,如果缺少了自读的环节,很难跟上班级阅读的思维节奏。在课堂上,学生听教师讲解,实际上是教师把纲要信号变成“有声”的东西,而学生的努力,并不是单纯要把这种纲要记住,而是要理解它。
(二)要讲究“纲要信号”图示的设计
“纲要信号”要具有导向作用,只有条理清楚、层次清晰、富有美感的“纲要信号”图例,才能激起学生积极思维的浪花,唤起他们不断求知的欲望。
1 根据教材结构,选择列表样式。对故事中人物带有对比点的一类,益采用列表对比的“纲要信号”,利于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人物性格的分辨。
例:
2 用不同颜色区分主次,力求图表醒目。文脉中的主要知识和次要知识在列 表中可用不同颜色加以区分,红颜色表示核心题干,绿色次之。通常说在记录本上用上彩笔,也可是受学生欢迎的。
(三)要控制图表信息源数
在第一张图表上信息不可太多,记忆规律表明,普通人一次最多只能记忆七个要点,所以最好将知识点控制在七个之内。在初读文章环节中,在学生掌握了基本情节的前提下,如果想进一步掌握更深更细的知识点,可在图表上作二次补充,再誊写在自己的阅读记录本上。
6 骊山烽火
西周(幽王) 东周(平王)
商——— ※——— ※——— ※——— ※———※———※——— 西周
褒珦献褒姒 千金买一笑 虢石父献媚 烽火戏诸侯 烽烟再起 西戎进宫 诸侯不前 杀幽王掳姒
迁都洛邑
(四)要灵活运用“纲要信号”
在阅读课上,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灵活运用“纲要信号”图表法 ,帮助学生降低阅读《上下五千年》的难度,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基本做法试举如下几种:
1 先图示,再讲述。
对一些内容复杂的、头绪繁多、跨度较大的章节,学生阅读有一定困难,老师可以通过先出示图表再指导学生进行自读,待学生对所讲内容有一个大概轮廓后,再针对图标进行讲解。这种图表可以预先在课件中做好,教师出示图表后就能较好地帮助学生理解阅读材料的中心内容。
有些学生有兴趣在课前预习时已做了图表,上课时,老师可让他来向大家展示,让他的图表直接作为全班同学的样板,每人在记录本上都如法炮制,这样的奖励一举多得。
2 边讲述,边图示。
在阅读过程中,师生与文本的对话是基本形式,通过听、读 、议、评来实现的。课堂上边生动形象地讲述,边简明要板书,能有效促进对文本的理解。
3 先讲述,后图示。
教师可通过准确的语言、生动的讲述,使学生对这一段历史有相当的感性认识后再出示图表,使学生对这一历史事件认识由感性上升为理性。
4 设空间,补留白。
有些图表在设计时就预留出空间让学生思考、填写,以此强调阅读历史故事要通览全文、瞻前顾后。在学生获得整体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建立起知识体系。如果是课上做的图表,则要预留时间,当堂默述一遍,学生回家后也要依照图表将故事情节向家长复述一遍。
在阅读教学中运用纲要信号图表法,引导学生把文本加以压缩或扩展,这种压缩或扩展的作业本身又是每个学生都力所能及的,受到学生普遍欢迎。我们有理由相信,纲要信号图表教学法走进阅读课,目标会更明确,课堂会更活跃,学生会有更多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