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9297 post:489501
489297
post:489501

李悦-期初论文《让爱成为教育的主旋律》

  • 发布时间:2012-09-06 15:43
  • 作者:李悦
  • 点击量:

让爱成为教育的主旋律

         ——浅谈班主任对后进生的情感教育

南师大附小  李悦  2012-8-23

后进生是我从事班主任二十一年来一直关注的一个问题,也进行了多年的分析研究,写了一些认识总结。有人觉得奇观,为何我总对这一个问题感兴趣。原因很简单,二十多年的从教过程我接了很多班级,有个共性问题是,不管这个班级整体水平是高还是低,都免不了会出现或多或少的后进生,有时候四五个并存,有时候“一枝独秀”。他们的存在在不停地困扰着老师,甚至是同在一个班级的同学。在大的集体环境中,各位后进生同学的产生原因各不相同。班主任老师就要不断地去调查、发现、做各种工作。就如同医生遇上了顽疾,要采用多种多样的手段,动用各种各样的医疗器械一样。我一贯的信仰是作为老师,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好。不过年轻时候的我和现在的我在实际做法上却差异很大,也进步很多。年轻时候采用的大多是那是大家惯用的软硬兼施,哄吓诈骗的方式较多。而随着我自己年龄的增长,自己孩子的慢慢长大,我对待后进生的方法多以情感教育为主。把自己的角色由老师转变为后进生孩子的妈妈。这样一来心态平和了很多,交流也容易很多,后进生孩子也温和很多,见效也自然了很多。情感教育可以简单的先从以下几个步骤做起:

 一、爱,会让我们正确地理解“后进生”这一概念,从而对他们多一份宽容。

  从前,我们习惯叫后进生为“差生”;现在,我们则称他们为“后进生”。称呼上似乎有了较大的感情色彩的变化。这就够了吗?不!因为称呼的改变,并不完全代表我们每一个老师对待孩子内心情感的真正转化。

  在和家长的交流中我常常用“儿子今天。。。。。。”作为开场白。家长听了会直截了当和我说:“老师,我把孩子交给您很放心,您居然说儿子怎样怎样,我以为儿子犯错,我上您这来,您一定会狠狠把我和儿子说一顿,您的一句儿子怎样让我感动。” 什么多余的话都不用说了,家长体会到老师对孩子的爱和关注,连老师都像妈妈一样,真正的爸爸妈妈回去还回不管孩子吗?

  在家中,孩子有了错,父母会批评甚至打骂他们,但这绝不会影响到父母对孩子的爱;在班级中,学生就是我的孩子,那些调皮捣蛋的,他们不过是些不懂事的孩子,他们有错,当然要批评,包括一些适度的惩罚,但我时刻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孩子来看,这样,在感情上对他们就会多一份宽容。

  作为班主任,只有把“后进生”这个概念真正地从心里驱逐出去,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那么,他们所犯的错,就不再是“罪不可恕”,我们就永远不会对他们失望。

  二、爱,可以驱散学生心灵的阴霾,在每一个学生心里洒满阳光。

  有人用比喻说:班主任和学生之间是一种猫和老鼠的关系,猫固然能镇住老鼠,可是,在猫的威慑下,老鼠只能整天呆在阴暗的洞里。如果班主任是猫,学生就会生活在阴霾的日子里,尤其那些所谓的“后进生”。

然而,大自然里每一棵树,乃至每一棵小草都渴望阳光的照耀,没有一个学生不想看到老师的笑脸,要将阳光洒满教室的每一个角落,只有爱才能做到。罗曼·罗兰说:“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作为班主任,要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要真正地走进“后进生”,就应该带着对他们的爱,否则,你不可能给他们真诚的阳光。

我班有个孩子叫许占元,是个特别的孩子。不管从外貌上还是行为举止上都与别的孩子差别很大。只要老师的眼睛没看到他他就不知道去了哪里。面对这样的孩子我也有过头疼,心想怎么又让我碰上了特殊学生。可是老师的职责所在,我无法逃避,也不可能和谁去交换。于是我调整心态,和善的对待他做的每一件事。他喜欢乱跑,我就牵着他的手,无论到哪,我都牵着他。时不时用手抚摸他的头,暗示他要遵守纪律。一年下来,这孩子温顺多了。甚至在重重的鼓励之下能够把他放在集体的队伍站上一会了。在我看来,这就是成功。

  “后进生”是敏感的,当他们体会到你的爱,一定能走出自己心灵的阴霾,重新追求一个阳光的日子。

  三、爱,是所有管理方法的核心,是班主任工作的法宝。

  每一个班主任的工作风格是不尽相同的,人人都有自己的法宝,但无论哪一种方法,要让学生接受,产生效果都必须注入真情,注入爱。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我们只有真正的尊重、理解、关心、帮助、支持、赏识那些“不懂事”的孩子们,才能让他们自觉地接受教育,才能消除他们心灵上的恐惧,克服自卑,从而有信心、有决心去改正缺点,求得进步。

  严格教育其实也是爱,这一点我们要让孩子们懂得。在二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没有一个学生因为我的严格而嫉恨我,反而会在离开我的时候悄悄和他们的爸爸妈妈说很想念李老师,还是李老师对他们好。我想这是因为他们早已懂得我对他们的爱。这种爱,贯穿于平时的点滴工作中,贯穿于日常言行中。

  有时,走在大街上,就有学生从远处跑过来,只为叫一声:“李老师好”。他们中有的早已为人父母,有的成为工作中的骨干,有的正在大学就读,有的升入新的中学。他们中就有不少当年的所谓的“后进生”,此时,他们一定也还记得我当年生气时面容,但更多存在在他们的脑海里的是爱的记忆。

  所以,在对“后进生”的教育中,任何一种方法都只是技巧,而“爱”才是班级管理的核心,是班主任工作的法宝。

  用心对待,阳光,可以驱散所有阴霾;爱,才是教育的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