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学会在在游戏中成长
这是一节四年级的投掷课,课前几分钟,完成了课前准备的我习惯地在操场上等候学生的到来。这时,四年二班的体委领着几个学生前来请假,原因是作业多,想在教室里写作业。这种事情在以前从末发生过,望着这些满脸稚气而神色凝重的学生,我心里一下明白了其中的原因,于是要求他们赶快去集合。同时,对即将开始的教学有了新的安排。
集合后面对略显沉闷的学生,我平静地说:“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上一节投掷课,但是我有个想法,我想把今天这节课变成由投掷为主的游戏课。”
“耶!”学生们不约而同地喊了起来,课堂气氛立刻活跃了起来。
接着,我宣布了本课新的内容——打野鸭游戏。
听完教师的讲解,学生的情绪一下高涨了起来,学生个个摩拳擦掌,一付跃跃欲试的样子。当教师把分组形式,练习要求一公布,学生便急不可耐地投入到游戏中去了。
然而,看似简单的游戏,在学生进行中也产生了不和谐的声音,由于这是一个比赛型的游戏,有了胜负这一关键因素。有的组输了组内就会有埋怨声,也影响了一些比较内向的同学有了不愿玩的情绪。我见这样,立刻上去进行思想上、情感上的教育,从而使得这些同学又重新的投入到了快乐的游戏当中,学生也已不把这令人生厌的运动项目放在眼里,他们在游戏中习惯的运用着投掷这项技能。在游戏中,他们掌握了技能,体验了成功;在游戏中,他们强健了体魄,锤炼了意志;在游戏中,他们享受了快乐,找回了自信。
快下课了,学生的兴趣依旧很浓,热情丝毫未减。于是我要求学生利用课外体育活动时间,相互帮助,继续进行游戏。
课后,当学生为取得的进步和成功感到欣慰时,触动了我对教学过程的反思:
1、长期以来,教师在教学计划的制订和实施过程中,习惯于按部就班地执行教学计划,很少因为学生的原因而改变计划,当学生的生理能力和心理状态无法适应教学需要时,教师很少主动地调整或改变教学进度。于是,学生采用各种方法逃避学习,或者迫于教师的压力身顺心违地应付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他们承受着沉重的生理和心理负担,经历着过多的痛苦和失败,这样的教学很难达到教师所期望的目标,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因此,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教师摆脱了习惯性思维方式的束缚,不受固定模式的制约,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适当调整教学进度,以退为进,运用游戏这一学生最喜爱的活动,帮助学生增强体质,调整心态,使学生有足够的能力和信心积极投身到学习过程中去。
2、游戏比赛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占有相当的份量,通过游戏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竞争意识、团结合作、热爱集体和遵守法纪优良品质。而这些优良品质正是一个人健康心态的集中体现。游戏深受学生们的喜爱,也为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良机。例如,在游戏比赛中一些个性较强的学生因不服输与同方发生争执,甚至“动武”;也有失利组的学生互相埋怨,导致受指责的学生产生怯场心理而退出比赛。这样一来,不仅影响了游戏教学的正常进行,而且还伤了同学之间的和气。这时,教师要抓住这一契机,耐心的教导学生认识游戏比赛的意义,正确看待比赛的成败,批评有碍团结的不良倾向。同时还要与学生一道分析造成失败的原因,找出制胜的有理因素,最终使学生化“沮丧”为“振奋”,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新的挑战。
成功的课堂教学是教师心智的奉献,也是教学经验的积累,他将深深地留在教师的记忆里,值得教师细心回味和深刻反思,激励着教师不断探索教学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