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9293
post:489293

袁萍 语文《汉字笔顺教学探究》

  • 发布时间:2011-08-29 18:26
  • 作者:袁萍
  • 点击量:

汉字笔顺教学探究

低年级语文教学,识字、写字是教学的主要内容及重点。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即便入学前没有任何正式意义上的训练,他们也都有一定的识字基础,不再是绝对的零起点。但写字对大多数孩子来说都很陌生,因为汉字呈现在他们面前总是一个整体,一个现成的语言符号,他们从不知道这一个个图画般的汉字是如何由为数不多的基础笔画组合而成的,更不知道这一笔一划在书写时的讲究和标准。所以,低年级教学中,写字教学更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孩子书写能力的培养和对祖国语言文字的了解、热爱。所以,低年级教师对写字教学质量的重视大大超过了对汉字识记数量的教学。《语文教学参考用书(一年级上册)》说:“写字要讲求质量。……要始终把正确的写字姿势,执笔、运笔的正确方法,笔画、笔顺、间架结构的规范要求等,一齐作为质量标准。”可见,在相关的一系列教育纲要上也就写字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这些要求中,书写姿势、间架结构、运笔方法等外显且直接影响书写质量的因素更容易被人们注意,相反,汉字笔顺的重要性往往容易被人忽略,在加上课程改革之后,对笔顺应试性的检测大大减少,笔顺教学的重要性在不少教师的意识中逐步淡化。可是,面对苏教版教材每篇课后练习中的“读一读,再按笔顺描红”和单元练习中整页整页的“看清笔顺”的图,又不得不使我们认识到笔顺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那么,笔顺教学究竟意义何在呢?

在现代汉语通用字中,除极个别的只有一笔的字(如,我们称为单笔字)外,绝大多数都是两笔或两笔以上的字(我们称为多笔字)。当我们在书写这些多笔字时,必然要遇到先写哪一笔后写哪一笔的问题,这就是笔画的先后顺序,简称为笔顺笔顺是按汉字的笔画和结构的特点而约定俗成的,或者说,是使用汉字的人群写字经验的总结。人们在长期的书写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套笔顺规则,从而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约定俗成。事实证明,笔顺的先上后下先左后右等规则是经过了历代无数人的实践和长期的优化选择积累传承下来的,是习惯使然,当然是有道理和规律可循的。另外,汉字的笔顺规则与书写是否便捷、书写时手执笔是否便利、前一笔过渡到后一笔是否顺当密切相关。笔顺与书写有关,书写是人手的一种活动,从而书写笔顺必然受到人手的生理机能的影响。因此,笔顺必须以是否便于人手的书写动作为取舍依据。人书写时一般是右手执笔,写横向笔画时,从左到右,写竖向笔画时,至上而下,倘若反其道而行之,则有碍于书写时对汉字的观察,影响对汉字整体结构的把握。所以,先写哪一笔,后写哪一笔,决不能随心所欲,否则,就会感到不方便,不自然。同时,掌握了汉字的笔顺,不仅可以提高写字的效率,容易把字写清楚,写整齐,写美观,也便于汉字的排序、检索、信息处理。

笔顺规则或是约定俗成的,或是统一规定的,它直接关系到我们笔顺书写的正确与否,因此必须认真学习与遵守。一般而言,笔顺安排的基本规则有:

1先横后竖:十、于、丰、干、丁等。包括这些字或以此为部件的字,如木、宇、艳、等。

2先撇后捺:人、八、入、木等。包括这些字或以此为部件的字,如天、分、林、杀等。由于汉字中没有捺起笔的字,所以撇与捺不论是相交、相离、相接,书写时都是先撇后捺。

3从上到下:三、丁、立、高、哥等。部分独体字和上下结构上中下结构的字一般遵从此规则。

4从左到右:一些独体字、左右结构、左中右结构的字,大部分是从左到右。如竹、州、做、等。

5由外至内:汉字的部分独体字和包围结构的字,绝大多数是先外后内。如月、同、风、厅、历、虱、氧、毯、赵、旭等。

6先中间后两边:小、水、办、承、业等。这里要注意的是,它们的笔顺则相反,即先写两边再写中间。

7先进入后关门(即先外后内再封口):一般是全包围结构的部件和字,先写上面三框,再写框内部分,最后封口。如四、田、日、园、卤等。

除了上面的基本规则外,还有一些补充规则。在我看来,这些规则更应该重视。因为基本的东西人们往往容易掌握,却常常在一些细节上失误。这些补充规则有时是教学汉字笔顺规范的难点甚至是关键。

补充规则有:

8后写右上点: 汉字中一些带有右上点的字或部件,一般后写右上点。如犬、术、书、发、代、找等。

9后写内部点: 内部点是字主形内部的点,一般后写。如叉、凡、为、勺、瓦等。但有些字如义、丹、母等例外,必须加以注意。

10先右后左: 一些特殊的偏旁,如双耳旁单耳旁,不是先左后右,而是先右后左。含有这些部件的字如阵、阳、那、都、却、叩等,也是如此。 

11先内后外:下包上结构的字,则先写上内,后写外。如凶、山(  山)等。含建字底走之底部首的字,一律先写右内,后写外包。如延、廷、运、连等。

12先撇后折: 有撇、折组成的部件和字,多数先写撇,后写折。如匕、儿、几、九等。含上面的部件或字的字,如老、句、欠、饭、用等都是如此。但有些部件和字例外,要先写折后写撇。如刀、力、乃、万、女等,含上述字或部件的字,也是如此。这些字须特别留心,不能与先撇后折混淆。

13先竖后横:横笔笔首与竖笔相接,先竖后横。如(占字头) 长竖与短横相接,先竖后横。如。含这些部件的字都是如此。

 对汉字的规范而言,笔顺的规范是其中的重要部分。因此,苏教版教材不惜篇幅,列举每一个生字的规范笔顺,意在要求小学生从小就能按照笔顺规范书写汉字。笔顺教学的长远意义昭然若揭。虽然相对于整个小学阶段的写字教学,笔顺教学只是其中一个微小的组成部分,但“竹头木屑”,却有大用!教育无小事,教学无小处。教师应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着眼学生的发展,明了时代赋予笔顺的新意义,将笔顺教学落到实处,焕发笔顺教学的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