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作业“升级”引发的思考
某日,坐在办公室里,忽接学校通知上交学生的写字本,调研班级写字情况。我心里顿时一急,平日写字虽有指导,但是二年级学生的书写水平参差不齐。翻看手边写字本,情况有四:一是态度好,且写得好;二是态度尚好,但写字基础弱;三是态度不好,但写字基础好;四是态度不好,且基础弱。如此作业上交,调研结果岂不是肯定一个“差”字?仔细思量,除第一种情况,其余三种情况都有整改的空间。但是如果直接要求学生进行修改,平时不认真的必定还是敷衍了事。正想着,一眼瞥到电脑右下角冒出一个框,是杀毒软件升级的提醒,嘿,有了!杀毒软件可以升级,写字本为什么就不能来一次升级呢?灵感一来,立即行动。
灵感“升级”:行动见实效
平时评价写字本,我采用星级制度,根据书写情况评分为一星二星三星,最好的盖“写字漂亮章”。有时在教室改作业,章不在手边,也没盖过几个。学期结束根据写字本得分情况对写字成绩做优良中差的总评。上课铃响,我立即到班向学生宣布写字本评分 “升级”活动:修改写字本上的字,可以到老师这里重新打分。我大笔一挥,在黑板上写下:一星修改10个字; 二星修改8个字;三星修改5个字。并在修改过的字下方做个小标记。学生开始心动,为了更具诱惑力,我告诉学生写字本每课的成绩可以折算成常规分。三星0.1分/个,盖章0.2分/ 个,这个利诱果真奏效,学生拿到写字本,纷纷埋头修改起来。!一篇安静中的繁忙,有的孩子甚至把一整课写得不好的字都擦掉重写,远远超过了老师规定的修改字数,但却是心甘情愿啊!看着修改一新,字迹工整的写字本,我心中窃喜:“升级”一招果真管用!
行动“升级”:思考获启迪
一次临时起意的升级活动,居然取得了绝佳的教学效果。经过实践的成功检验,让我不由对小小的“升级”刮目相看。升级活动叩开了学生的心扉,似乎让我摸到了教育真理大门的钥匙。欣喜之余引发了我的对“升级”作用的诸多思考:
一、 “作业评分”升级, 引发学生成长。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那么就此推论,对学生作业评分的目的也可以表述为:不仅仅是考察作业完成的程度,更是为了以此促进学生的作业态度的提升。常规的作业批改都是在学生完成作业之后老师给出评分,一次作业即结束。也有教师采用丰富的评价方式进行评分,但可以说大多数都是“一锤定音式”的评分。评分带来的促进要等到下次作业才能有机会见效,而两次作业的相隔时间会大大弱化这种本就不强促进效果。
作业评分“升级”则可以较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修改和补充:练习册评分的升级则可以让学生自我丰富回答问题的角度;作文本评分的升级则可以和自我修改、小组互改结合起来进行……作业评分升级本身就是对自我作业负责任的表现,在修改中让学生获得了真切的成长,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原来我的作业也可以写得这么棒!久而久之,首次作业的水平自然也会渐次提高。因此,作业评分的一次次升级,可以说就是引发学生的一次次成长。
二、 “学习成绩”升级,引导学生成才。
作业只是学生学习结果的呈现方式之一。“升级”意识可以辐射到学生学习的各个方面。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倾向于形成性评价,定性评价、多元评价。这些评价理念都给学习成绩评价“升级”留下了空间,比如:语文考试成绩也可以升级:口试一般分为朗读课文、背诵经典、课外文朗读三个部分。学生第一次口试成绩不理想的,可以做好充分准备再来抽签进行考试升级。甚至笔试,也可以准备两套题目,学生对考试成绩不满意,允许以最高的一次成绩作为总评依据。语文学习的方方面面都应该努力开拓“升级”空间,只要用心思考,方式一定可以多钟多样。因为评价学生的语文学习,最终目的是促进语文学习的进步,促进学生的发展。在为“升级”而努力的过程,就是学生最主动学习的过程,给学生升级空间,就是引导学生自我成才。
三、 “为人品格”升级,引领学生成人。
我们都知道,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其实是为人品格的一种微观体现。教育教学的最佳境界莫过于成材与成人并进,是在由学习而做人,在学习中不知满足,积极争取“升级”,精益求精者,在为人方面必定能够做到富有责任,不断进取,追求卓越。放远而观,学习中的“升级”意识养成的过程,就是学生为人品格不断提升的过程。作为教师,能在一次临时起意的“升级”活动中,悄悄为学生种下一颗名为“升级”实为“进取”的种子,就是在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精神的成长,相信经过潜移默化的浸润,我们可以静候花开,引领学生成人,乃至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