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8829
post:488829

张泉 英语 《优化预设打基础,关注生成促精彩》

  • 发布时间:2011-02-17 12:35
  • 作者:张泉
  • 点击量:

优化预设打基础,关注生成促精彩

——牛津小学英语5A Unit 7 A busy day(A)案例分析

新课程改革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提倡体验、实践、参与、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式,新课标中也提出了:学生是英语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在充分发挥了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时,教师相机诱导,关注学生的体验,创设和优化英语教学环境,使学生在互动中交流语言,在体验中生成知识,使语言学习转变成一种创造和运用语言的体验过程。实践表明,英语教学中,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抓住预设与生成两个最关键的环节。

【案例一】

这是笔者执教的牛津小学英语5A Unite 7 A busy day第一课时A部分对话教学时的一段free talk:

T: I know you have many hobbies. Right?

Ss: Yes, I do. / Yes, we do.

T: What’s your hobby?

S1: I like playing computer games and playing basketball.

T: Oh, I think you often play basketball with your classmates after class, and sometimes play computer games at the weekends.

S1: Yes.

T: How about you? And what time do you usually do it?

S2: My hobby is reading books. I often read books after supper and buy some books on Sunday.

T: That’s a good hobby. Do you have any hobbies, …?

S3: …

S4: …

T: …, what do you usually do?

S5: I usually visit the museum, see the exhibitions and read books in the library.

T: What time do you usually do these things?

S5: After meal.

T: After meal? Ah, I know you may do the things after meal on Saturdays or Sundays. But can you do them after lunch today?

S5: Sorry, I can’t. I cant’s do these things after meal on Saturdays or Sundays. Because I have many lessons on Saturdays and Sundays. I always go to the museum and see the exhibitions on holidays.

【反思】

本课时的核心内容是在早、中、晚三个场景中呈现了David一天的起居活动。在上课伊始的free talk环节,我从与学生谈论“兴趣爱好”入手,激发学生运用所学语言进行真是而充分的交流,同时也为后面所设计的根据It’s time to/for …描述的内容猜时间的环节作个铺垫。

在这个环节中,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苏同学(S5)的回答。在和很多学生交流爱好的过程中,他们习惯于用课内学过的内容来表达What’s your hobby?且都能心有灵犀般地用到星期几来回答我预设好的What time do you usually …?这一问题。可是苏同学却独辟蹊径,不但在当时大胆地运用课外所学的内容回答I usually visit the museum, see the exhibitions and read books in the library.展示了他的学习效果,而且在回答What time?的内容时,直接给我After meal.的答案。期初,我也没有料到会有学生这样回答,因为在预设时,我考虑到学生可能会用星期几或是在具体的几点钟来回答,所以当时我对的回答予以了及时的肯定,并追问他I know you may do the things after meal on Saturdays or Sundays. But can you do them after lunch today? (当时执教这节公开课的时间为某周六)原本是想帮助其他学生理解after meal的含义,可谁知苏同学不依不挠地说Sorry, I can’t. I can’t do these things after meal on Saturdays or Sundays. Because I always have many lessons on Saturdays and Sundays. I always go to the museum and see the exhibitions on holidays. 至此,听课老师给予他热烈的肯定的掌声,我也才确切地明白他的意思。我不禁为学生有这样独到的见解而感到高兴,为他有如此良好的课外学习的效果而感到欣慰,也为更多的像他这样赶场子般参加课外辅导班的孩子们单调的课余生活感到难过和无能为力。

【案例二】

本课时的最后一个环节中,笔者设计了两个操作步骤:帮助David完成日记;再仿照此文,谈论自己的一日作息。

David is busy on Thursday. How about you? Do you have a busy day? Try to say something about your busy day.

步骤1. 帮助David完成日记。

 

 

 

 

 


步骤2. 谈论自己的一天生活。

 

 

 

 

 


【反思】

在巩固环节中,让学生帮助繁忙的David完成日记的撰写,也是在渗透下面拓展任务的开展。在拓展运用环节,笔者希望提出一个统领性的要求,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在模仿的基础上尝试运用所学知识和内容进行拓展训练,真正让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说。原本以为学生会在学完语篇的基础上,结合David一天还算丰富、繁忙的活动安排,进而联想出自己的多姿多彩的一天,可是学生们的反馈结果还真是出乎笔者的意料。也许是学生觉得自己一天在校的生活就是上了不同的课,也许即使是我们成人认为可以放松休息的周末,可对于孩子们来说也还是上课上课再上课、作业作业写作业,所以当堂完成的小练笔中,很多学生表达了In the morning, I have four lessons. In the afternoon, I have two lessons, too. 或者 On Saturdays/Sundays, I have lessons from eight/… to four/… I need to do much homework. What a busy day! And I’m very tired. 看到这样的反馈结果,笔者一面为自己过于理想化的预设未能实现感到失意,可是也为未能实现这些理想化的预设而感到高兴,因为这样的生成才是学生学习结果的真实反映,才是在生活中学英语、用英语。

【分析】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再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作出相应的调整和变动。”将预设与生成结合起来,不仅是一种教学的科学,更是一种教育的艺术。

“教学预设”是“课堂生成”的基础,“课堂生成”是“教学预设”的补充和提升,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教学是一项复杂的活动,需要教师预先做出周密的安排。上一堂课,教师必须根据《课程标准》的年段要求和教材的具体要求,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预先设定既明确又适当的教学目标,预先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预先设定既明确又适当的教学计划(教案)。“凡事预则立”,预设是很重要的。但是,课堂是一个动态生成、变化的过程,再说,教师的预设不可能是十全十美、滴水不漏的。它有时会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产生一定的偏差。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要充分利用这种资源。课堂教学的进程是预设和生成的辨证统一。只要有利于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感悟,就要调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不必担心预设的进程“失控”。

因此,笔者认为英语课堂教学中预设与生成实施较为恰当的策略是:

1.综观全局,确定目标,激发兴趣。

针对学生特点、课程特点,精心设计、细心安排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目标要因人而异,在教学中,要给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探索、发挥、合作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兴趣、积极性。

2.吃透教材,理清思路,充分预设。

深入解读、吃透教材,从知识特点和学习要求出发,让学习内容、学习形式多样化,使学生保持学习和探究的欲望。针对小学生的特点,对课堂教学进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信息、问题、情况多几种预设方案或者留有足够的余地空间。同时,也要考虑学生的家庭环境、经验、知识、心理等各方面因素,也要考虑在课堂教学中可能出现的即时因素。

3. 模糊设计,周密计划,关注生成。

从宏观上把握教学目标,简化头绪,集中目标。教学目标要具开放性,对达成目标的过程、方法、步骤等只确定几项指导性的初步构想,使之有一定的弹性;在充分预设的基础上,能够根据丰富多彩的教学现实和学生多层次的学习需要的动态发展,捕捉信息、动态调控,进行适时的调整和伸缩,生成新的英语教学过程以及新的英语课程资源。

总之,英语课堂教学要求英语教师既要参照预设好的英语教学设计组织教学,又要及时了解和把握英语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善于抓住课堂随机因素促成精彩生成,关注学生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学习状态和发展需求,及时调整原有的方案组织英语教学,给师生双方以自由创造、随机生成的空间,让课堂教学充满趣味,而不是教学预设的翻版。因为教学活动不仅是井井有条、科学规范、紧凑严密的论文体文本,同时也可以是充满诗意的散文体。课堂上,在把握教学基本目标的前提下,教师应尽可能多地给师生双方以自由创造的空间,而不是使课堂成为教师先行设计的“彩排”,能让课堂教学充满生命的趣味,让师生生命的活力真正在课堂上焕发出来。

 

 

上一篇:严芳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