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8800
post:488800

郎宁期初论文《把握教学起点,提高教学实效》

  • 发布时间:2011-09-16 21:17
  • 作者:郎宁
  • 点击量:

郭思乐教授认为,生本教育倡导“全面依靠学生”,教师应“无为而为,处于“帮学”地位。教师在生本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仅存在,而且应该发挥的更加高级更为无形,更为超脱和得体。他用一种爱的力量,真理的力量、向上的力量去影响和感染或制约学生,用一种关切的态度去解决学生主动发展中需要解决的一切。教师的导,应当把精力放在设计“先做后学'、"先学后教"的过程中,就成为了是生本教育操作的重要环节。因此,在“先做后学”、“先学后教”提出之后,就引发了我对教学起点的思考。

一年级时学习了《森林音乐家》。课前同学们进行了先学读课文,查资料,研究字词。课间,我就发现同学们很喜欢这篇课文,很多学生已经能够背诵下来了。如果是这样,在课堂上再逐字逐句的朗读,还有什么意义呢?于是,我临时调整了上课内容,一上课,就让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那只小鸟的章节,站起来有感情地朗诵、背诵,大家兴趣非常高昂。

当几乎全班都会背诵的时候,我想,再逐字逐句地理解已经没有必要了,于是我问他们:你们为什么喜欢这篇课文?

    “因为我喜欢小鸟

   “因为这里面的儿歌很好听

  “因为儿歌里讲了小鸟的本领

    同学们的话很有童趣,是他们真实的感受,也是他们对文章的初步印象。的确,这篇文章有两个特色:一是儿歌用简短的语言概括了小鸟的特点与本领,二是儿歌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

    那么,怎样能让同学们由原来自己朦胧的感受,转变为对文章的体会呢?于是,我接着他们的话顺势说:很好,你们觉得每一首儿歌都写了小鸟的本领,那么,让我们来看看他们的本领是什么?

    很快,同学们就在文章中发现:黄鹂的本领是:树林田野全飞遍,消灭害虫我第一。啄木鸟的本领是:天生一张尖硬嘴,狡猾害虫无处逃。猫头鹰的本领是:田鼠敢来吃庄稼,我把他们消灭净!(板书:本领)

     这时,我又问:一首儿歌有四句,另外两句又写的什么呢?聪明的同学们很快又发现,儿歌里还写了小鸟的特点,比如:黄鹂的特点是轻巧小飞机,飞到东来飞到西等。(板书:特点)

       到这里,同学们又兴致勃勃地读起了儿歌,这一次,我想他们一定对儿歌的内容理解的更加深入了。

      这时,有同学插嘴了:老师,我知道,文章中的儿歌押韵!他说的很对,但其他同学都很茫然,不懂他在说什么?我想,一定是他的家长在家预习的时候告诉他的。但当我问他,你知道什么叫押韵吗?他又说不清楚。于是我要求同学们回去做这样一件事:请把三首儿歌中每句话的最后一个字注上拼音。这时刚好下课,要求同学们中午回家完成。

      第二节课,一开始,我就请大家把注好的拼音写在黑板上,这样分别出现了:jī  xī  biàn  yī   gāo  qiāo   zuǐ   táo  jīng  qīng  jiā  jìng三组拼音。我请大家来发现,很快,大家发现每首儿歌一、二、四行字的韵母一样。这时,我告诉他们,这就是刚才同学所说的押韵,这也是儿歌读起来为什么好听的原因。这时,同学们又自觉自愿地读起了儿歌。

看到同学们学习兴趣很浓厚,我突然决定再给他们一点难度——进行创作!我问:除了课文中的三种鸟之外,你一定还了解很多其他的鸟!能说说吗?这一问,大家很兴奋,纷纷发言,说的鸟的种类真多!于是我又说:你们能像课文中一样,给你喜欢的鸟写一首儿歌。同学们都面露难色!我知道,这对他们来说有点困难!

这样吧,我们全班一起来先为很多同学喜欢的白鸽来写儿歌吧我说。

大家开始分小组讨论,接下来,就是他们讨论后的原生态的记录:

顾博涵:我有一身黑白毛。

(大家都笑,怎么是黑白毛呢?顾博涵理直气壮地说:我看到过的!

付泽熙:世界各地都飞遍。

(大家都给以掌声)

杨笃行:我的羽毛白茫茫。

邱宇豪: 我觉得应该是洁白毛。

(我给以肯定:老师也觉得洁白更好)

顾博涵:可是鸽子有灰的。

(一片反对声:白鸽更美丽啊)

李欣仪:我还有一句:传递信息我第一。

(我带头鼓掌,多好的一句啊!我又问:还差一句怎么办?)

李广威:谁敢和我比一比?

(全班自发地鼓掌)

(谁能把这首大家一起创作的儿歌连起来说说)

大家兴趣盎然的自己纷纷在念:

                   我有一身洁白毛,

                  世界各地都飞遍,

                  传递信息我第一,

                  谁敢和我比一比?

(虽然语言还很稚嫩,虽然没有押韵,但我觉得,孩子们很了不起!到这里,一节语文课上完了,但大家意犹未尽!

    由这节课,引发了我对教学起点的思考。我想,包括我在内的大多数教师每节课都是以零起点出发的。在平时的教学中是将学生的学习起点设想成原点起步,并没有将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这一重要的因素考虑到教学设计中去。于是在课堂教学中,就形成了那种以教学目标为体现的千篇一律的程式化的课堂教学,往往当教师一张口,学生就会知道教师的下一步程序。就这样在对昨天故事的重复中,学生对教师所要实施的一套早已了如指掌,学生虽然坐在教室里,但是思维并没有活跃起来,表现出消极的学习心态。试想,《森林音乐家》这篇课文,如果我无视学生对课文已经掌握的情况,按照以往的教学模式:揭题、初读、生字、细读、欣赏、总结这一系列的教学套路教下来。学生会多么乏味,课堂又怎能呈现精彩呢?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说过:“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教学。”也就是说课堂的起点是由学生来定的。我们的课堂,没有一个固定的起点,唯一的起点就是学生的现状。学生的起点,就是我们的起点。教学的起点的确关系到课堂教学是否高效。准确设立教学起点,是提高教学实效的关键!

                                                  南师大附小  郎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