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再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进行具体的规定,为了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的要求,实行了国家、地方和学校的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地方、学校和教师在课程管理和教学实施上有了更大的自主权,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开发课程。那么,笔者针对垫上运动的特点,利用适度的增加与减少、适度的替代、适度的整合等教学策略,合理运用垫子提高体育教学有效性。
2.1、 适度的增加与减少:
在体育教学中我们经常可以看见老师们为了提高学生练习的密度,大量的使用垫子,每节课都要占领很大的场地,老师的讲解示范由于距离太远,学生无法了解。其实教学有时需要做加法有时需要做减法.
案例一跑酷:教师一开始直接做侧滚翻的示范然后请学生进行模仿练习,大部分学生由于观察不够仔细,动作失调,团身都不够紧。后来教师后来加上一张音乐凳,进行从高处跳下练习,由于加上一定高度,给了学生一定动力,学生侧滚翻时动作连贯了很多。最后是从三张叠放的音乐凳上跳下练习,分层次的挑战难度,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从而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分析与对策:减少了垫子增加了凳子,提高了教学实用性。
一、垫上运动时学生易出现的问题有1.动作不连贯2.团身不够紧3.有恐惧心理4.动作失调
二、垫上运动大多是平地进行的,那么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要考虑到动作运用的可行性:有可能是从高处落下,那么在练习动作时就可以加上一定的高度,如果是平行躲避,那么可以强调动作的迅速。只有学校体育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才能提高教学实用性
三.教师要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这样就需要将学生分层,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开展相应的教学分层活动。要根据学生的分层情况开展运用练习,而且在此基础上做好分层评价,进而矫正和调节学生的运动技巧,实现分层提高的教学目标。
2.2、适度的替代:
垫上运动的范畴很广,不能狭义的定义只能在垫子上做技巧组合。除了体操垫之外,可以进行垫上运动的垫子很多:泡沫垫、布袋等
案例二:小学水平一爬行教学课中,很多老师执教爬越课时都有苦恼,由于教材单一,在软体操垫上爬行对学生的膝盖有损伤,而且学生对体操垫不敏感,不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我们换换器材后,教师采用泡沫垫拼成u字形图案训练学生的爬行能力,学生的学习态度在“玩”中更加积极,学习活动更有趣并能体会到快乐,自豪,惊奇,赞叹等情感。整节课简单有效,效果截然不同。
分析与对策:源于生活,提高教学持续性。
本课的教学内容要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增强了学生的兴趣体验。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使他们愉快地接受,应探索更适合学生口味的教学模式。一要注重于创痛的教学生活,完全顾忌学生的感觉,激发学生参与运动操作的动机,在传统的物理教育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欢,特点,进行“独立”的课程的选择。二要注重教学与学生的课外生活相结合,使课外活动成为体育教育的第二课堂,促进学生参与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生活中的垫子不单纯只有体操垫,它可以包括体操垫、海绵垫、泡沫垫等等,这些垫子在体育课堂中随处可见。教师利用生活中的泡沫垫来锻炼学生的爬行能力充分发挥了泡沫垫的作用,巧妙的运用了儿童器材,长久的调动或维持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且泡沫垫拼装简便,学生每人一块自己就可以拼成很多图形,学生以高涨的,激动的情绪参与到练习中,对面前展示的图案表示惊奇及赞叹,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智慧的力量,体验到创造的快乐,为人的意志和智慧感到骄傲。这样练习方式多种多样,保证了课堂教学的持续性。
2.3、适度的整合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学生因为害怕而不愿参加一些项目的练习,例如:支撑跳跃、跳高等项目。怎样才能减少这些项目的恐惧心理?
案例三:支撑跳跃与垫子有机的结合。小学水平三支撑跳跃教学课中,教师采用利用6个纸箱拼成纸桌子,在上面放上一床大的体操垫进行教学,学生看到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纸箱竟然可以当做教学器材都感到很惊奇,从而在练习时充满了学习的热情。之后教师启发学生2种体操动作的结合创造新动作,学生自我思考后发现将原来会的前滚翻动作后与新学的支撑跳跃动作可以有机的结合,感到无比的自豪,从而充满了练习的信心。
分析与对策:整合教材,提高教学的灵活性。
新课标提出学校和教师在开发与利用运动项目时,还可根据学生和学校的实际,对某些运动项目进行改造。体育应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置身于实际生活中,感受生活中体育运动对人的重要性,使学生实实在在地根据自身的学习经验,自身的需要,把体育运动和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从而培养他们对体育运动的热情。在上述课程中,教师充分利用学校多余的废纸箱进行废物改造并利用到体操教学中来,充分发挥了器材的多样性。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将支撑跳跃与前滚翻或其他垫上运动相整合,开发更多的组合动作,补充和丰富了体育与健康教学内容,促进了运动技能的掌握,提高教学的灵活性。
3、结束语
体操垫在我们小学体育教学与训练中有很大的利用价值,它种类繁多,是体操项目的必要器材,是一种既经济又实用的辅助器材,而且运用起来既安全又方便,的确值得多用。例如a.利用其当垫子进行滚翻、爬越练习;b.利用其做标志物;c.充当不同的道具创设不同的情境;d.在球内项目中充当门柱;f.在游戏中当做栏架。在体育课的传统教学中同样一种器材只能使用一到三节课,而进行新的体育器材试用班级可以使用七到八节课,提高了近三倍。并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和利用体育器材可适用各年级、各种教材的各种教学方法,帮助体育教师解决上几个年级体育课而进行调整器材的问题,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彭文峰改编.技巧基础(垫上运动)校本课程教材.2012.5.2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陈忠.器材对小学体育教学有效性的影响分析及对策.中国学校体育.2012.11
[4]沈兴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探讨.中国学校体育.2013.7.25
[5]徐新华.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讨.中国学校体育.2010.
[6]阮晓燕. 构建小学体育课教学趣味性的探索.中国体育教学.2013
[7]李秀纬.简析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中国体育教学. 2013
[8]吴小辉.在实践中开发与利用体育课程资源. 中国体育教学. 2013
[9]车敏达.利用器材的开发和整合提高学生对技能动作的学习兴趣. 中国体育教学.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