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8403
post:488403

美术《小学美术课堂有效导入方式初探》

  • 发布时间:2016-02-22 13:33
  • 作者:樊敏
  • 点击量: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樊敏

大家都知道,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之一,能否在一开始上课便将学生课前分散的注意力即刻转移到课堂上,并使其处于积极状态,是上好这堂课的首要问题。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一堂美术课导入的成与败直接影响着整堂课的效果,通过各种新颖的形式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创作的欲望,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和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要设计好一节课的导入,必须认真发掘教材的内涵,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并善于把两者更好地结合起来,一个好的导入要尽量能做到:合理、自然、循序渐进。形式应该灵活多样,而且具有艺术性。当然,不同的教师上课,课堂导入的方法会有很大不同;即使同一位教师上课,面对不同的教学对象,课堂导入的方法也应有所不同;所以说,课堂导入要因人因时因地而异,方法多种多样,不拘一格,绝不可生搬硬套,千篇一律。

一、活动导入,激发兴趣

爱玩是学生的天性,如果在教学开始时加入一些让学生能够参与的小活动,往往能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一下子爱上美术课。

谜语导入。有的课讲起来比较枯燥,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以采取猜谜语的形式。它不仅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而且还能加深学生对所要表现内容的印象。这样的导入既有趣味性,又突出了一个字。例如,在教学《 笔的世界 》这一课时,笔者给学生猜一条谜语:大哥说话先喝水,二哥说话先脱帽,三哥说话先拿刀,四哥说话白雪飘。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就调动起来了,纷纷猜是什么笔。学生了解了各种笔的不同特点,在此基础上开展美术教学,学生就容易掌握教学内容了。当然,在教学中采用谜语导入法时,指向性要强,应该充分为教学内容服务,并注意难易程度和频率都要适度。

故事导入。小学生都喜欢听故事,故事中优美的景色,典型的人物形象,生动的故事情节,动人的讲述,总能把学生深深地吸引住。好的故事可以增长学生的知识,培养他们的想象力,还可以让他们从中受到教育,懂得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从而培养他们爱憎分明的情感。例如,在教学《 树上树下 》时,笔者给学生讲了一个兔子种苹果树的故事。兔子辛勤劳动,种了一棵苹果树,树上结了好多好多青苹果。眼看苹果成熟了,狐狸就跑来欺侮兔子,它说:这树是我的!兔子向松鼠诉苦,松鼠说:我有办法。夜里,趁狐狸睡着时,松鼠就在苹果上洒了辣椒水,再涂上红颜色。早上,狐狸醒来见苹果红了,高兴得跳起舞来:苹果熟了,吃苹果啦!它摘了一篮子苹果,然后啊呜,啊呜吃起来。呸,呸!又辣又酸的苹果,真不好吃!从此,狐狸再也不吃这棵树上的苹果啦……学生很快就进入故事情境中,在学习绘画的同时,还明白了松鼠机智可赞,小兔勤劳可贵,狐狸狡猾可耻的道理,可谓一举两得。

游戏导入。游戏从来都是学生的最爱,所以利用游戏的方式来导入课题是一种巧妙而有效的方法。例如,在教学《 对称美秩序美 》这一课时,笔者以小游戏找不同导入:这是两幅极为相似的画面,你能在一分钟内找出它们哪里不同吗?通过让学生做这个找不同游戏,让他们体会到了只有复制的东西才会一模一样,从而引出了复制的好方法对印。这样做既活跃了课堂氛围,又强化了教学的主题。这样的导入设计过渡自然,更具人性化,必然能为后面的新课学习做好充分的情感铺垫。

二、形象导入,激活思维

在学生对某种知识难以理解、对某项技能难以掌握的时候,教师从直观的形象入手,就如同有了一把钥匙,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让他们迅速打开理解之门。

多媒体导入。随着计算机多媒体的广泛运用,自己制作课件,运用课件中的动画、视频资料来导入教学,效果相当显著。例如,在教学《 好大一个我 》这一课时,笔者在播放动画片《 格列佛在小人国 》中的一段录像时,问学生:动画片中的主人公来到了哪里?遇到了哪些奇怪的事情?假如你像他也是一个巨人会怎样?精彩的动画片一下子将学生带入到了故事的情境中。经过热烈的讨论,学生的思维迅速发散,给出了各种回答。学生的思路打开后,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对后面开展绘画创作也很有帮助。

值得提醒的是,在播放视频时,要尽量选择播放合适的音乐。音乐以其优美的旋律、动听的曲调,能使学生在音乐声波刺激下的思维活动处于敏捷和活跃状态。例如,在教学《 春天的色彩 》这一课时,课前笔者准备了《 春天在哪里 》这首歌。上课时,笔者先播放歌曲《 春天在哪里 》: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小朋友的眼睛里,看见红的花呀看见绿的草,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学生听着听着,也不自觉地跟着唱起来。唱着唱着,各种色彩画面就会自然地呈现在他们的脑海里。

技法演示导入。有研究表明,在美术教学中,技法演示导入法最为有效。美术课从技法演示入手,教师准确、熟练、概括性很强的笔法与纸张或者黑板结合产生的效果,会使学生惊叹不已,跃跃欲试。它能从上课的一开始,就牢牢地吸引住学生,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让学生产生极强的学习兴趣。教师再引导学生分析示范作品的技法,学生用眼睛看,教师作语言描述,很容易形成兴趣磁场,磁场一旦产生,教师便趁热打铁,顺利地进行绘画知识的传授,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这样不仅使学生获得直接的技能美感,而且还能满足学生模仿、尝试的心理,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教学《 恐龙世界 》这一课时,笔者当场在黑板上画了一只恐龙,学生的目光一下子全部都集中到了本人身上。通过教师直接的绘画演示,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也让他们发现了线的魅力。这既复习了前一课的知识,又引出了这节课的内容。学生的头脑里一下就明白了今天的课一定与恐龙有关,这为后面探讨恐龙的外形特点起到了铺垫的作用。当然,在进行技法演示时,我同时做讲解:这就是地球上一个神秘而古老的物种――恐龙,同学们,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神秘的恐龙世界。这段导语清晰、简洁,开门见山,直入主题,让教学内容鲜明突出,促使学生迅速把精力集中到新知识的学习中来。

导入环节的设计原则是精彩、精到、精炼。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以及生活阅历等实际情况选择使用不同的导入方法。总之,有了精彩的导入,就一定会让课堂教学锦上添花,使课堂教学更加精彩,更加成功,为新授课奠定最佳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