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8339
post:488339

陈明期初论文

  • 发布时间:2016-09-08 21:34
  • 作者:陈明
  • 点击量:

重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内容提要:

198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主管委员会关于信息素养的报告中认为:要想成为信息素养的人,因该能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并拥有确定、评估和有效利用信息的能力。

信息素养包含诸多方面的内容:传统文化素养的延续与拓展;使受教育者达到独立学习及终身学习的水平;对信息源和信息工具的了解和运用;必须拥有多种信息技能:如对所需文献或信息的确定、检索,对所检索到的信息进行评估及处理等。可以说,完整的信息素养包括三个层面:文化素养(知识层面)、信息意识(意识层面)、信息技能(技术层面)。

从小学阶段就开始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是非常重要的。我作为一名信息技术老师,在教学中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关键词:

信息  信息技术  信息素养

正文:

    随着以计算机、网络技术、通讯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和互联网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信息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信息素养也成为一个生动而富有挑战性的概念。信息素养是传统文化素养的延伸和拓展,主要由信息意识与信息伦理道德、信息知识以及信息能力组成。信息能力是信息素养的核心,它包括信息的获取、信息的分析、信息的加工。提高了人的信息素养就培养了人的独立自主学习的态度和方法,使之具有批判精神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具有追求新信息、运用新信息的意识和能力,善于运用科学的方法,从瞬息万变的事物中捕捉信息,从易被人忽视的现象中引申、创造新信息的能力。陈至立部长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 信息素养已成为科学素养的重要基础。 未来世界居领先地位必是信息能力最强的国家,我们要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认识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像培养学生读、写、算一样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逐步提高信息素养。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从设备到人员、从内容到方法都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

1、善于运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是信息技术课的一种教学方法,由教师设置适当的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去探索知识,发现知识。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不仅要使学生能牢固的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一种学习方法。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时,教师应首先设置情景,提出一个主题,使学生能够明确自己将要在一个什么样的主题范围内、什么样的框架下进行学习研究,然后围绕主题布置任务,使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进行学习研究。比如:在讲利用互联网搜索信息时,教师可以将情景设置为:假如学生要写一篇关于奥运会的文章,要求通过互联网搜索有关奥运会的信息。在情境中布置了任务,接下来就是让学生独立地尝试着从互联网上获取所需的信息,完成任务。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适时地给与学生适当的指导。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和教师的指导就学会了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在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时应注意三个要点:第一,教师要摆正自己的角色,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起到指导者的作用,既不能放手不管,也不能完全包办;第二,通过小组协作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第三,任务的设置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2、加强信息技术课与其它课程的整合

信息技术只是一种工具,学习信息技术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有意识的利用信息工具更好的获取知识,信息技术在学生的日常学习中应该起到积极的辅助作用。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将信息技术课与其它课程整合,引导学生利用信息工具促进其它课程的学习。比如,在学习画图这一内容时,与美术课结合;学习“Word文字处理这一单元内容时,与语文课结合,利用文字处理功能写作文等。信息技术课与其它课程整合既能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的兴趣,又教会了学生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其它课程的学习,真正实现了信息技术作为学习手段的功能。

3客观评价、正确引导,有利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发展。

    老师的评价和引导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课上让同学们把收集到的信息进行交流,同学的赞扬、老师及时的肯定会使其更加自信,对收集信息、选择信息、使用信息更有兴趣。学校、年级、班里,少先队各级组织不断组织各种活动,加强网络道德教育,为同学们搭建展示自己信息能力的舞台,有利于将信息活动迁移到同学们的各类学习活动中去,有利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发展。

信息素养是信息社会人的整体素养的一部分,让我们高度重视并认真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参考文献:

1、王吉庆编著,《信息素养论》,上海教育出版社

2、张倩苇,信息素养与信息素养教育,《电化教育研究》

3、章慧敏,傅德荣,信息素养与信息技术教育,《中国电化教育》

 

4

 

 
上一篇:肖娴期初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