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写话指导之我见
张明娟
作为一名二年级的语文老师,随着孩子们认识会写的字越来越多,阅读越来越广,写作也提上了日程。
看图写话已经不能满足于学生们表达的渴求,自由写话或者话题写话就慢慢成为了二年级写话的主旋律。
可问题也紧随其后,不少学生就发难了,家长们也很头疼。
学生说,他们更喜欢看图写话,因为有图可看,这样不管怎么样都能写出不少,自由写话时一下头不知道写什么。
家长们说,帮孩子想好了题材,跟他交流了怎么写,可是等孩子自己写时,写完一句就停下了笔,问接下来写什么。家长们一边横眉冷对,一边对于孩子憋不出来茫然样,气急败坏地吐出后面的句子。等全篇写完,回头一看,娃儿都没贡献几句,基本上都是他们说孩子写,俨然孩子成为了家长的记录员。可等下次还是重复着之前的步骤。
这样的写话练习不仅费时,而且效果不佳,学生们也不喜欢,那到底该怎么做呢?
经过二上半个学期的调整,通过课堂指导、对家长能协助内容的明确,学生不排斥自己写话了,耗时也不长,还不反感先草稿再誊抄这样的方式。
让学生有如此改变的也许是以下这些因素:
1.写学生自己感兴趣的事
面对着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人们总能多写一些,也有话可说。所以面对着日常学校生活中一些值得去写的事,我总是在发生后会多说一句,这件事蛮有意思的,可以写。但真正写的时候,我会问学生你想写什么,帮孩子回顾近期发生的有趣的事,当然最终决定权还是在学生手上,由他自己决定写什么。
2.先说后写
当学生确定好写什么后, 我会让他自己先说说他想怎么写,即口头进行作文,试图让孩子通过说,理清基本脉络,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下,通过指名说,结合例子进行指导。如果是在家里完成选材,我也会建议家长让孩子自己先说,家长们不急着评价。
通过这样一个过程,意义不大的选材可以在这个时候剔除掉,因为这类的文章说不长,孩子会越说越没意思,没得说。不过最后换什么题材,依然让学生自己选择决定,继续先说后写。
3.设定时间,学生自己写。
交流好后,就让学生专心地自己写,如果还是说不会写,那写前就抓住脉络去提醒,可以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如有一个学生想写观察糖炒毛栗子的事,我就提醒他,你就先写看到的,再写问了什么,回答了什么,最后写查了什么。
我还特别提醒家长,学生在家写的时候不打扰他,可以走开,不用在旁他写一句你看一句,否则家长就会不自觉地指导,打断了孩子思路不说,还会让孩子烦躁,产生不自信,最后的结果还是回到你说他写,所以还是忍住走开吧,虽然家长很怕孩子写不好,但这也没多大关系。因为还有下一步。
4 表扬提建议,孩子用自己的话补充
我们经常有这样的疑惑,怎么孩子刚刚说的还不错,可写出来就变了,不生动具体了?其实这很正常,毕竟他的书写速度跟不上他的思维或者说话速度,所以写写就会遗忘了,更何况还有很多字不会写,要用拼音呢。
其实写的不够具体,没关系,尤其对于全程孩子自己写来说。只要字数多了,语句通顺了,事情基本说清楚了,这些都是值的称赞的!表扬可以让孩子对自己写作产生点信心,所以不能吝啬。
当需要补充内容时,我一般会提出自己的建议,在什么地方再写上具体动作什么就更好了!如果是延续性的事,我也会提出观察要求后等学生细致观察后再进行补充。如前一段时间,班上的孩子都时兴玩陀螺,有一个学生下课就一直看大家玩,回来就写了日记。家长反映,写完后他很烦躁,之前还说的好好的,具体描述了几个孩子怎么玩的,怎么写下来就简单一句呢?我建议道:如果这个时候,家长让孩子写,那最后只能是他说孩子写了,可以忍下火,布置了任务——明天下课,你观察一下几个同学是怎么玩的,看看他们的动作,明天回来就是把怎么玩的部分给写具体了就算写完话了。家长反馈说:这样的安排孩子很开心,第二天回来后很快就写完了。周末我布置自由写话,学生非常快速地抄写上去,一篇较有质量的写话轻轻松松就完成了。所以,将难度划分为一个个小目标,甚至是不同天完成的小任务,孩子一点儿也不抵触。
也有家长询问,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延续性的可观察的,那又该如何呢?我一般面对补充内容会提出如果是自己写,还会写到什么,怎么写,然后问问学生,你现在想在哪里加内容,把事情写具体呢?学生说完,我就让他用自己的话进行补充表达。
一篇文章修改的内容不要太多,抓住几个最能写具体生动的地方。否则改的多了,学生就不认为这文章是自己写的了。
记得一位家长,曾经告诉我这么一回事。周一孩子将写话本拿回家,骄傲地给阿婆看,阿婆说写的不错,随口问了句:“都是你写的吗?”孩子非常自信大声地说:“基本上都是我写的,妈妈就帮我改了一点点。”
显然,长此以往下来,孩子会对写作越来越自信,也不会怕写,等到三年级,面对着30分的作文,也将自信面对。
总之,我觉得不管是作为老师的自己,还是家长,面对着孩子的写话要不急不躁,毕竟现在只是写话的起步阶段,让孩子自己敢于写,不怕写,对于写很有信心,那就够了。尽管经过家长加工的作文是能在老师那边获得高分,全班朗读后是能产生点信心,但是考试时纠结不敢下笔,文章不再出色,反而让孩子对自己不够自信,不相信自己,以后都是依赖父母,这样循环下去……所以想一蹴而就,文章都是那么出色的,那不太可能,毕竟小学阶段孩子还有至少三四年要学如何写好作文,初中高中也都在学。
在教育部发布的语文学习纲领性的文件中《语文课程标准》就明确指明:
第一学段(1~2年级)
(三)写话
1.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3.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所以,拥有这样不急不躁徐徐图之的心态,再加上这样的经验,相信学生们会不怕写作,会爱上写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