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8060
post:488060

语文《让听写成为一种课堂学习的常态》

  • 发布时间:2016-02-22 09:53
  • 作者:李雪琴
  • 点击量:

听写,顾名思义就是听和写的训练。在教学中,教师以一定的语速口述,学生边听边用文字把听到的内容记录下来,它需要学生耳、眼、手、脑并用。听写也是让学生掌握字、词、句的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但在现实中,有不少老师认为听写这一练习手段过于老套,只适用于低年级的生字教学;而在学生眼中的听过于单一枯燥,不喜欢听写。听写在教师和学生眼中成为了鸡肋。 因此,课堂教学中几乎很少看到听写的身影。那么,听写这种教学手段是否在今天就真的过时了呢?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教学中,我深刻体会到听写非但没有过时,还是一种很好的语文实践。  

鉴于以上的认识,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十分重视听写训练,并努力拓展听写训练的内容,注重听写的方式,让这一传统教学手段焕发新的光彩,成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

一、听写的丰富性。

1)、听写字词——积累巩固词汇。无论低中高年级的语文学习,总离不开生字教学。生字词是听写的基础。为了避免学生的遗忘,一般在一篇课文学习结束之时,我们都要组组织学生进行听写。但此时听写的内容不仅局限于文中的生字,所有生字连成的词语、成语或新出现的词语,包括文中精彩的词组,都在听写范围之内。当然这些词语在听写前,都应在学生的生字本上抄写过,降低了字词听写的门槛,

这样的听写,一般学生听写的正确率都较高。因而,无论是学习优秀的学生或学困生都乐于这样的听写,因为这容易让学生满足成功的欲望,也易于激发学生的自信心。此外,随着年级的升高,高年级的学生光积累课内词语是不够的,因此,在听写中,可听写一些课外积累的成语、歇后语等词。这些词语可分类进行听默写,如带有数字的成语,带有一组反义词、近义词的成语等等。通过这样的听默写,能激励学生积累课外知识的积极性,特别是学生写全对时,会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成功感,心里想下次我还要争取全对,无形地强化了词汇的积累,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2)、听写课文语句或片断——盘活存量语言。新课程重视学生词和句的积累与运用,要求教师指导学生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在学习每一篇课文时,我常常根据课文内容,有目的地选择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重点语句或一些优美语句,进行听写。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时,我常常让学生听写文章的中心句、总结句、过渡句……然后引导学生抓住这些关键语句,阅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或中心。

,不但具有一种音乐的美感,而且显得既典雅又朴实。对于一些美文,老师们的习惯做法是要求学生背诵。可有些学生的背诵只为应付老师检查,死记硬背,过不了多久就会忘得一干二净了。面对这种情况怎办?我的教学策略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学完课文后,除了抄写背诵精彩片断外,还要组织学生听写精彩片断,这样既复习了课文内容,又强化了学生课本语言的积累。

3)、听写课外精彩片断——搭建习作平台。

课外有许多学习语文的机会,教师应及时把握正确引导。例如,很多学生读书不算少,也做了不少的读书笔记,但每到写作时却词汇贫乏。为什么会这样呢?究其原因,就是学生对文章中的好词、好句没有及时消化。这时,教师应有意创设语境,让学生回忆课外获得的词句,并在反复听写中加强词句的积累运用。我在批改学生的日记和作文时,常会发现有些学生的习作较为精彩,有些片断描写具体生动,有浓浓

的生活气息。怎样让更多的学生欣赏到这些精彩片断,提高学生习作兴趣呢?对此,我会在学生的习作上把精彩的语断用线画出来,然后在早读时或习作讲评课上,请习作的小作者读一读,由他介绍如何写出这段描写,最后让这名同学读一句其他学生听写一句,把这个精彩片断写在读书笔记上。这样的听写受到了学生们的极大欢迎,也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久而久之,每逢日记、作文发到学生手中,

学生就期盼听写,因为将有精彩片断让他们听写,他们当中将有人收获成功。

二、听写方式的多样性。

1.学生报词听写。

在听写词语时,我不是总采用老师报词学生听写的老办法,而是采用学生报词的新方法。在听写前,先挑选几个学习上、中、下几个学生,让他们选择几个词语,报给全班同学听写,并想一想,为什么要让同学写这个词。学生要考查别人的识字情况,势必自己要先去观察字形,并加以分析,哪些字容易写错写混。这时让学生报词后并解释原因,不但那位学生动了脑筋,而且其他学生的注意力也高度集中,听得专心记得牢,对这些字的字形有了深刻的印象。这种报词听写的办法,比老方法效果要好得多。

2.根据词义,理解听写。
  教师讲词或成语的意思,学生根据意思写相应的词或成语。
  例如,教学完练习中的成语后,我改变了读一个词听写一个词的常规方法,而是口述成语意思,让学生根据词义写出相应的词语。学生在听写过程中,既强化了词形,又巩固了词义。

当然,针对不同的听写内容,所采取的听写方式也会随之改变,如低年级的生字听写可以根据猜字谜进行听默写,中高年级的句段听写可以运用连缀和忆写的方式等等。

     总之,听写训练是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言规律、思想情

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它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识字写字能力,而且表

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这正是语文素养的丰富内涵。加强听写训练,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让这一传统的教学手段在课堂上重绽光彩!  

                                        (李雪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