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7996
post:487996

《好问题胜过说道理》

  • 发布时间:2016-02-26 16:34
  • 作者:夏菁
  • 点击量:

好问题胜过说道理 这是发生在三年级时候的一件让我难忘的一件事。事情是这样的:有一次,数学考试结束试卷发下来,小A同学的同桌小B询问其分数,小A数学考试没考好,不愿透露,可是小B软磨硬泡缠着不放,小A无奈,只得将分数告知,但要求不许泄露给别人,小B果断答应。可是小B并没有信守诺言,不顾小A的阻止,把分数大声告诉了坐在前面的小C。小A听到了非常生气,恼火,委屈,难堪五味交杂,一时间难以按捺心中激愤的情绪,便出手狠狠掐了小B的手指。小C看到了,不明就里,义愤填膺,很是替小B打抱不平,于是抄起钢笔朝小A身上使劲一甩,弄到她今天刚穿得新衣服上一长串墨水。小A见状彻底怒了,和小C大声吵闹起来,并伸手狠劲拽小c的辫子,小C当然也不依不饶。 就像这样两个孩子越闹越凶,你扯我的辫子,我甩你一身墨水,闹得一发不可收拾。其他的孩子看情形立刻请来了我。我看到这样的情景,首先没有批评,而是说:“先停下,我知道你们一定不会无缘无故就闹起来对吧。”果然,这话挺见效,让他们逐渐安静下来。在了解清事情的原委之后,并没有多说只让他们回去先思考一个问题:如果我不做什么,那么别人会怎样呢? 在这件事情当中,三个孩子的行为如果从自身角度来讲,各有各的立场,如果立刻就对他们进行教育,孩子在气头上,未必能接受老师的观点,客观去看问题,所以需要一段缓冲的时间。同时,如果单一地进行说教,孩子始终处在一个被动接受的位置,并不会真正主动地思考分析具体的问题,下一次再遇到类似的情况依旧会引发矛盾。孩子需要引导,问题的引导!问题触发孩子思考的机关,拨开旁枝末节,直指问题的核心;问题唤醒孩子运用理智的能力,丢弃冲动任性,走近心智的成熟。 孩子的问题在于,她们习惯了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去批判别人,为自己的行为赋予诸多的合理性,忽略了自己的错误,而放大别人的不足。我的解决办法,就让孩子冷静下来,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如果我不做什么,那么别人就不会怎样”,这样的启发式引导,对孩子来说既充分尊重他们的个体,又积极触发他们自我反思。事情超乎想象的圆满解决,有时,一个好问题往往胜过千言万语! 由此想来,和孩子沟通真是一门学问,其中有颇多讲究,颇多技巧,再次只能做一个浅聊。 一个好老师只处理当下的事情,富有人情味,及时恰当给予孩子帮助,就事论事,屏弃语言暴力。在对待孩子情绪上,肯定孩子的自尊,关注孩子的情绪和需要。教师的爱必须具体到:温柔、温暖、关心、安慰、同情上。做到压力下的从容与温柔的坚持。? 一个坏老师喜欢从不好的角度预言孩子,遇到小事就会发怒,贬低孩子的自尊,自毁形象言行不一,取笑孩子嘲讽孩子质问孩子,让孩子仇恨自己和封闭自己,毁坏孩子的自信自尊自我形象。? 老师必须认识到:在与孩子的交流中,保持冷静理性,熟练交流技巧,本着关怀的态度。同时,孩子的进步不是天生的,不要疏远孩子,批评可以,但是不要用恶毒的语言,要富有人情味,善于表达善 为人师,你希望孩子们能够喜欢你、接近你,但孩子们却常常对你“敬而远之”,你感到非常困惑。怎么办?? 一、?拥有一颗童心? 苏霍姆林斯基说:“要想进入童年这个神秘之宫的门,?老师就必须在某种程度上变成孩子。”而老师要把自己变成孩子,首先就应该拥有一颗童心,学会以孩子的心态和情趣走进孩子的生活,理解孩子的天性。? 当你作为教师第一次走到孩子们中间时,也许他们只会畏惧地看着你。此时,你应该捧出一颗童心,放下成人的心态,融入到孩子的世界里。切忌拉长脸,或者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对待孩子。平时,要通过家长谈话方式了解孩子的家庭情况、兴趣、爱好等,与孩子多接触,以朋友的身份和孩子学在一起、玩在一起,久而久之,将会缩短你与孩子之间的心理距离。? 二、?发扬师生民主? 常有人说:“孩子是一张纯洁的白纸,任老师画上绚丽的图画。”其实不然,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虽然年龄小,但也有自己的主见,自己的理想。教师如果无视孩子的想法为所欲为,甚至采用强制性措施,其结果是教师在孩子面前不但没有威信,相反而会引起孩子的厌烦。所以作为教师,你要注意在日常生活和教育活动中发扬师生民主,尊重孩子的意见和要求,尽量满足孩子的合理要求,这样,在孩子心目中,你的地位才能大大提高。? 三、?把握沟通时机? 当孩子需要爱护、理解、引导时,也正是师生情感沟通?的最佳时机。作为教师,你要做一位有心人,善于捕捉这个最佳时机。孩子过生日时,你和孩子一起唱生日歌;孩子生病时,你不时地给予关心;孩子与同伴发生争执时,你适时去调解;孩子遇到难题时,你及时去引导…?…长久下去,在孩子心中便会产生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你给孩子的感觉不再是不可亲近的老师,而是一个和蔼可亲的好老师。? 四、?保守孩子隐私? 当你付出各种努力,使孩子相信你,愿意与你敞开心扉,?畅所欲言时,你一定要尊重孩子的隐私,替孩子保守秘密。因为每位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小天地,那里有在他眼里非常保密的东西。当孩子鼓足勇气,拉着你的手,今天他犯了一个错误,他最喜欢什么样的老师时…?…你都要把这些深埋心底,而不能轻率地把此当作“童言无忌”大加宣扬,特别是在孩子面前。? ????只要有满腔热情的爱心,虚心好学的诚心,战胜困难的恒心,敢于胜利的信心,对孩子的细心,我们一定能做一位学生信任和喜欢的好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