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7900
post:487900

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之我见

  • 发布时间:2016-09-05 16:40
  • 作者:袁萍
  • 点击量:

 【内容提要】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识字教学已经成为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因此如何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已经成为当务之急。我们的语文教学应当尽一切可能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生字的识记是枯燥的,教师要最大程度利用图片和实物激发学生识字兴趣,引导学生直观感受汉字之美。并将游戏和识字联系起来,让学生在游戏中拓展思维,在玩中体味汉字之趣。教师要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引导学生总结规律自主探寻汉字之韵

【关键词】

识字    兴趣   自主

 

郭沫若先生曾说过:“识字是一切探求之第一步。”这道出了识字的重要性,识字是学文化、学科学、学技术的基础,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基础。就语文教学而言,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因此识字教学成为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识字教学也有明确的要求:第一学段要求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随着新课改的实施,这样的识字任务相当繁重,如何让学生轻松而又准确地识记生字成为教学的难点。因此,我们必须研究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那么,怎样才能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又如何让学生有趣而又有效的识记生字呢?结合本人教学经验总结如下:

一、看图形象识字,直观感受汉字之美

将图画、实物和汉字相结合,充分利用学生的想象力识记汉字。大部分学生上幼儿园时,家长就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帮助孩子识字,而那时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买带有图画的字卡教孩子识字。字卡上,画家们用各种各样的简单笔画勾勒出的可爱动物,用色彩斑斓的彩笔描绘出的多姿多彩的景象深深吸引着孩子。一般来说小学低年级学生对图画有一种天生的兴趣,他们保持着极好的想象力,能够在色彩中读出美妙的世界,这正是一种天生的欣赏能力。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多数人对色彩的敏感会慢慢退化。所以,利用各种各样的图画刺激低年级学生,吸引他们将注意力用在欣赏图片进而认识简单的汉字上,是一个再好不过的办法了。苏教版的语文教材也正是秉承了这种识字法,将各种图片引入教材,让学生利用图片认识生字。在出示图画的同时,出示生字、生词。这样让学生既认识图片,又认识生字、生词,一举两得。在低年级识记的生字中,有一部分是象形字,如:“山”、“石”、“水”、等这些汉字。这些字都是实物的形象,大部分笔画简单。我们可以出示一些逼真的图案,之后用简单的线条勾勒,而后出现文字,使学生领悟到汉字的由来。这些字中有的与图画很相近,教这类字时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如教字时,学生一眼就能看出是火,让他们自己说一说、画一画,不需讲解,自然就懂。又如:“舟”、“泉”、“川”、“竹”等汉字,看似简单,但对于刚学横、竖、点、撇、捺的学生来说,难以将字形与表象同意。基于此,我们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从实物图到象形字,再到学生丰富的联想,使简单的笔画结构和生动形象的表象统一起来,激发学生去探索这蕴含着无穷奥秘和乐趣的汉字世界。当孩子们掌握了一些象形字以后,再充分发挥他们的分析能力,会意字也就比较容易掌握了,如字,上小下大就是。我们可以让学生观察铅笔的样子,一头小,一头大,学生一观察就能轻松记住这个字。所以,教师要最大程度利用图片和实物激发学生识字兴趣,直观感受汉字之美。

二、趣味游戏识字,玩中体味汉字之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有识字的兴趣,才能有识字的动力。玩是儿童的天性。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玩中学”的教育理论,他认为儿童不从活动中而是由听课和读书所获得的知识是虚渺的,如果儿童能从那些真正有教育意义和有兴趣的活动中学到知识,那就有助于儿童的生长和发展。低年级学生平均每天要认识几个甚至十几个汉字,因此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开展各种活动和游戏,如:猜谜语、编儿歌、编故事、摘果子、添减笔画、换偏旁等游戏。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比如编儿歌是我们常玩的游戏,教师根据汉字的特点,引导学生编一些富有儿童情趣,简单明了、朗朗上口的儿歌,使学生对字形产生直观的感受,从而提高记忆字形的准确性。比如在教“苗”这个字时,有个学生就想到“田上长草就是苗”。教“层”的时候,学生想到“尸体云中飘”。教“休”时,想到“人在大树下乘凉”,还有“告”,学生编成“一口咬断牛尾巴”。多有趣的解释啊!学生的创造力是无穷的!教师适当运用游戏的方式来开发学生的创造力,以其达到在游戏中自主、愉快识字的目的。再比如:小组比赛换偏旁。我们已经学过不少汉字,这当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形声字,区分和记忆形声字是个重点。比如“清”字,我们可以采用小组比赛的方式比一比哪组学生换偏旁换得多,学生你一言我一语,能说出不少与“清”偏旁不同的汉字。有时,还能说出一些我们没有学过的生字,这时适当的表扬会让学生更有信心,更有积极性,也让没有接触过这个字的学生丰富了积累。就是在这样的游戏中,使学生在学生字的同时,既复习了部分旧字,也学会了一连串的新字。这样的游戏比赛,能使全体学生兴奋起来参与游戏,识记汉字。同时,对比赛中的优胜者进行适当奖励,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学习效率。生字的识记是枯燥的,但有了这些有趣的游戏,将游戏和识字联系起来,让学生在游戏中拓展思维,在玩中体味汉字之趣

三、掌握规律识字,自主探寻汉字之韵

学生有了一定识字量,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总结一些规律:如木字旁的字大多与高大的植物有关:树、棵、松、柏、杨、林等;提手旁的字大多与手的动作有关:提、拉、打、把、技、扣等;三点水的字大多与水有关:汗、湖、江、河、海、洋等。学会了归类识字后,学生一接触到生字,就能大体上理解字义。这种归类识字也让学生领悟到了汉字的规律。既识记了字形,也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比如,我们一般认为“草字头”的字表示矮小的植物。在教学《英英学古诗》一课中教授 “英”字时,有学生提出“英”这里表示人的名字,为什么也是“草字头”呢?我就引导学生查字典来解决这个问题。通过自己查字典,学生查到“英”原指长得比较好的植物。“落英缤纷”中的“英”指的就是“花”。所以用“草字头”。而“英”字后来也泛指“才华出众的人”,如“精英”、“英才”等。接着我提出谁知道这个字用在名字中是什么意思?学生立即告诉我“英英”的爸爸妈妈希望“英英”成为才华出众的人,希望她健康茁壮成长。这段识字教学由学生提出疑问,通过查字典自主解决,不仅有效识记了生字,还对生字有了更深的理解,学生也对汉字的渊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教是为了不教。”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够自主识字,所以教师要尽快 授之以渔,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引导学生总结规律。学生只要掌握了一定的汉字规律,就能运用规律自主识字,自主探寻汉字之韵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因此,兴趣是引导学生主动识字的敲门砖。我们的语文教学应当尽一切可能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学生对识字产生了兴趣就等于拥有了无穷的力量,他们会自觉克服很多困难,想方设法抓住一切机会识字,并且学以致用,自得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