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师大附小 冯永升
南师大附小在继续坚定实践和深化“爱的教育”这一核心理念和办学主张的大背景下,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以立德树人和自主育德为和核心理念,以常规管理为实践抓手,紧扣期初教育契机,通过强化“行为习惯养成”和亮化“特色节日”等重点项目,开展最有爱的德育活动,培养最有爱的美德学生,打造最有爱的德育团队,凝聚爱的能量,为建设最有“爱”的学校而探索和实践。
一、继承和跨越——用爱培固立德之根
每学期初,我们都要设计开展充满爱的德育活动,如“开学第一课” “开学爱心袋”等,培育自主育德之根,塑造最有爱的学生。我们进一步优化设计和开设了“开学第一课”,使之成为我校新学年的首个德育特色课程。在开学典礼上,隆重启动开学第一课;对六年级小小讲解员的培训,让第一课得到落实;精心组织安排,认真设计实施。孩子们在小讲解员的引导下熟悉校园环境,感悟校园文化;参观校史馆、斯霞纪念馆和交通安全馆,领略学校的历史和底蕴,训练健康成长的技能技巧。无论是对于讲解员还是听和看的学生,这一课深深地影响全校学生行为习惯、秩序礼仪和爱校尊师观念的形成,这一课成为每个孩子心中最难忘的课堂之一。我们精心设计和赠送装满爱的“开学爱心袋”,还有记录和展示学生进步的“成长卡。新学期的开学典礼,每个孩子得到了校长赠送的特别礼包—— “开学爱心袋”,内装可以记录自己成长轨迹的笔,有五张每月一次的成长记录卡,有提醒我们犯错时及时改正的橡皮擦,有沮丧时给我们带来动力的巧克力,以鼓励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学习;悦纳自己,关爱他人。于是,贯穿整个学期的养成良好习惯“三个一”行动,在全校学生中开展起来:“每天给予一个小帮助”,“每周发现一个美镜头”,“每月养成一个好习惯”。一学期以来,每个班都成立了四人互助小队,全校约400个行动小队的孩子们在合作中互相帮助、共同成长。6位家长与辅导员老师组成的“爱的成长卡”评选团,在大队部启动对全校学生每个月回收的“爱的成长卡”进行评比和展示的服务,并择优展示1000人次,有800多人次的学生发现和记录了美镜头向大队部投送,近100个在红领巾广播中宣传表扬;在家长协助指导和督促之下,孩子们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养成了各种各样的好习惯,学生之间互相帮助成为常态,有的变得更加讲究卫生、热爱劳动了;有的更会尊重长辈、礼貌待人了;有的会自学会预习了;有的更加热衷于创新思维了……
二、 实践和探索——用爱行力立德之路
我们不断探索和创新打造属于附小孩子自己的儿童节,让德育活动之路越走越宽。我们分别有校园感恩节、读书节、运动节、力行节、礼仪节、劳动节、创想节、明星节等特色儿童节。
6月力行节,小护照、大课堂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孩子都热情参与到志愿者的行动中来,变玩为做,变客为主,力行奉献,力行志愿。 1700多名少先队员全部行动起来,自主组合成200多个活动小队,在地铁站,在社区,在交通路口,活动得到了全校教师、家长的热烈响应和支持护导。他们和孩子们一起走进社区,走进福利院,走进景区,走进高校,他们参观、服务、体验、学习,他们捡垃圾,演节目,发传单……力争把诚善助人的理念传送到南京的大街小巷。11月的创想节,我们的孩子,设计制作的树叶贴画,精彩纷呈,充满童趣品,让参与评选的美术组老师们目不暇接、赞不绝口;精选展示的近100幅优秀作品,吸引了全校师生的眼球。学校的机器人特色项目也是硕果累累,25名学生参加市级赛,15名选手名列前茅,3名学生晋升国赛;在省级DI创新思维邀请赛中,我校两支队伍参加,双双晋升在北京举行的亚太地区大赛,并获得参加全球赛的邀请函。
三、 成长和收获——用爱丰盈立德之效
为了促进学生自主成长,我们尽可能多的把德育活动的设计策划和行动交给学生自己,带来了丰盈的成果。比如,我们向全校老师和孩子,轰轰烈烈地倡导开展“最有爱的校园,从感恩开始”的校园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用老师的关爱唤起孩子们的爱心,让每个孩子用行动来践行爱,用行动展示爱。具体活动有:“爱的监督员”自主管理活动;“爱的提示语”宣传征集活动; “爱的守护区”分区包干活动;“爱的小舞台”表演展示活动等。于是在这个节日里,仿佛一夜之间梅花盛开,小校园内的楼梯口、走廊上、拐角处、操场边的墙壁上,多了许多画面精美、语言流畅的提示语:“上下楼梯,脚步轻轻”“莫把楼道当跑道,慢步轻语讲礼貌”……200多条图文并茂的署名小标语,显示了孩子们主人公意识和创新精神;再看,教室门前,“红马夹”在轻声提示小伙伴“轻一点、慢一点”;操场一角,孩子们在兴致勃勃地排练节目,准备到“爱的小舞台”展示,从一年级到六年级,都有孩子参加。他们自编、自导、自演的节目,在全校播放,40多个小节目完全出自学生之手,宣传出的“正能量”辐射到一千多个家庭……同时,以“讲述身边好人的道德故事,做最有爱的南师大附小人”为主题的“道德讲堂”活动,也如期开讲,成为一个让学生交流爱、感受爱的平台。
在此基础上,我们又倡导各班规划和呈现最有爱的“学生宣言”,制定和执行最有爱的“班级公约”。各班紧紧围绕如何做“最有爱的学生”开展讨论,言行举止彬彬有礼、温文尔雅,成为全校学生追求的目标。各班围绕班级实际,总结提升出最适合本班学生的“爱的宣言”;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围绕“五好”目标,研究制定符合本班学生个性需要的“班级公约”,这是一种新的“爱的提示语和警示语”,它们激励和规范本班学生,改正不良习惯,争当“五好”明星,在宣言的引领下,在公约的约束与提醒下,孩子们积极努力、共同进步。这种“爱的提示语”的正能量,时刻激励各班的孩子,建设最文明、最守序,最有礼、最有爱的班集体。
特色鲜明、效果显著的自主德育活动,由于贴近孩子的生活,源自学生内心,可谓直“接地气”, 而且充满了爱的味道,让“最有爱的校园”彰显出更加勃勃的生机,展露出灿烂美好的容颜!活动带来的是孩子的才能、才干、才艺的生长,传递的是积极、健康、阳光的“正能量”!立德树人,“树”起来的是真正大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