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训练方式 发散思维 课堂教学
当前的社会对于儿童的要求也开始变得越来越高,要求其要具备灵活思考以及深入探索事物的能力,能够具备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美术可以很好地满足儿童思考能力的培养,可以让其将思考转换成为现实的东西。美术教育训练方式从字面上理解,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美术方面的能力,对某个美术领域采取针对性的方法,对其进行训练。现阶段的学生美术训练方式大部分是以绘画、手工、鉴赏为主,这类训练方式较为容易开展,适合各个地区。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也可以从绘画、手工制作中体会到不同的乐趣。其实,采取什么方式进行美术训练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训练的方式要有针对性,要有价值。这就要求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灵活的采用美术教育训练方式。
美术可以让儿童的思维搭起一座很好的桥梁。我在教学实践中也尝试过这样的美术教学方式,其中有一课是《罐和壶》。这节课是四年级下学期的一个单元课,学生通过学习古代和罐和壶,切实体会罐和壶的美学内涵;在了解罐和壶的造型特点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联想创造出新形象。在这堂课的实际教学中,我的教学一共分成了三个板块,分别是绘画部分、手工部分和欣赏部分。这三种教学方式都在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上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在绘画中生发,让思维翩翩起舞
在《罐和壶》一课中,绘画的重点除了造型,那么就是在对罐和壶的装饰上,装饰的方法有很多,规律的点线面、生动的图案、丰富的色彩。课前准备了一些空白的纸质罐和壶,让学生在课堂上用分组竞赛的方式为这些罐和壶填上丰富的装饰。这种游戏活动让学生的好奇心充分地调动起来,这样就会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极大的满足,也会让学生可以通过想象将生活中的形象在头脑中进行加工处理,运用一种艺术的表现形式将其表现出来,其所表现出来的结果实际上就是儿童思维能力发散性的特点。当小组分别完成后进行一个学生自评的环节,让学生从不同小组的作品中去总结装饰的方法。通过不同的装饰艺术表现让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得到开发。对学生的个性以及创新精神进行培养,这样就可以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变得更加的流畅以及灵活,让其独特性得到均衡发展。在自评环节后,我提出了一个疑问,是否一种装饰方法只能用在一个瓶子或者罐子上。这个问题的目的在于鼓励学生要摆脱对事物认识过程中的束缚。老师总结了装饰方法,学生是否能够讲方法灵活地运用起来。这样通过绘画教学就可以让儿童本身的独特性思维得到发展,让其以一种新奇、独特以及罕见的思维去探索相关的问题,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力能力,让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培养。
绘画学习不单单是关注学生的美术创作结果,对于学生参加各类活动的探究还需要做到充分的重视。绘画是学生用来表达自身思维的一种最有效也是最直接的方式。学生可以从粗略的表现中得到更多具体的细节,可以将真实的形象用艺术的符号来表现出来,这样就可以做到将想象力发挥到极大的作用。每个学生的想象力都是不同的,通过绘画可以让其将自身所想象的物品做出结果,这些就可以无形中增强其自信心。在绘画教学的过程中,还会接触到很多画纸、材料以及色彩的搭配,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对于视觉材料更加的敏感,可以发现其中的图案,对于学生的创造性解决思维可以得到很好的培养。
二、在手工中跳跃,让思维翩翩起舞
在《罐和壶》的第二阶段中,学生对罐和壶的概念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他们对制作立体的壶充满了兴趣。在课前并没有规定他们带什么样的材料,而是进行了一次班级内的讨论,在思维的碰撞中,学生想到了对制作材质的选择。可以用黏土来制作立体罐和壶,可以用卡纸粘贴出罐和壶,也可以选择现有的罐和壶进行装饰。主要是根据学生自身的意图来选择媒材的,这样学生就可以自由的选择自己所需要的工具,还可以对自身所使用的制作方法进行再选择。其在进行手工制作的过程中,还可以将不同的材料结合使用,还可以使用“旧材新用”的方式来处理。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对身边的事物关注力度变得更大,对其不同的审美偏好还可以更好地接受,鼓励每一个学生按照自身的发展规律去观察问题,去自己塑造艺术形象,运用一种最为自然的方式去进行艺术创作。在同一个创作中,还可以使用不同的表现方式,在“一思多解”中对于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以及创新思维都可以得到很好的培养。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以及认知水平也可以得到全方位的培养工作。
接着,我总结了学生对材质的选择,不仅材质可以多样化,制作方法也可以是多样的,手工制作主要有平面手工制作以及立体手工制作两种。在平面手工制作的过程中,学生主要运用手工对于教学课堂中所准备的材料进行加工处理,这样对于学生就发起了相应的挑战,可以对其创造性思维得到很好的培养,这样他们在使用材料能力上就可以得到很好的激发作用。在立体手工制作的过程中,可以很好的培养儿童的视觉判断能力。通过手工制作,对于学生观察事物的细节和联想能力都可以起到很好的训练,可以培养其利用不同的材料以及属性进行创作。
由此可见,手工制作对于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是可以起到很大作用的。其可以让学生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可以培养自己的独立艺术性,让其思维得到培养和发展,对其后期的艺术素养是有很大的帮助的。当其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来完成一幅幅自己所创造出来的艺术品时,其自我价值就可以得到更好的体现,内心的情感就可以得到激发,这是一种内在的激励方式,一旦这种方式在儿童时期被充分的激发出来,这对于其后期的成长是十分有利的。
三、在欣赏中碰撞,让思维翩翩起舞
在《罐和壶》的第三阶段,同学们已经从绘画和手工制作两个方面具体学习了罐和壶,但是对我国真实的罐和壶的制作以及它们的发展历史还了解甚少,在这一阶段中主要就紫砂壶、鼻烟壶、青花瓷等一些特殊罐和壶的制作做一个艺术欣赏。艺术欣赏实际上就是学生使用语言或者是文字进行描述,通过多种表达方式将自身的感受以及认识表现出来。通过对艺术作品本身的内容进行分析和讨论,可以将艺术作品本身所表达的思想用简单的术语表达出来,这样就可以表达出学生对于艺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对各种艺术作品进行对比分析就是一种比较好的学习方式。艺术创作实际上就是一个人对艺术的理解方式,通过一种有效的手段可以让学生清楚地了解到艺术鉴赏实际上是没有一个准备的概念的,每个人都可以按照自身所理解的意思解释什么是艺术,可以多角度、多维度去理解。
总而言之,艺术创作对于学生来说是属于一件十分简单的事情,其不需要别人如何推动以及引导,其自身就可以根据理解去探究和参与到艺术创作的过程当中去。这样学生就学会了运用多维度的方式去看待问题。其思维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学生对于一个事物的媒介会从简单到复杂上进行探讨,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其想象力思维就是在不断的探索过程。学生在创作出自己的艺术作品后,会及时的与周围的同学以及老师和家长们分析,在分享的过程中,其会得到肯定和鼓励,这也会让其对自己所创作出来的艺术品有了一个更加深层次的认识,对于自我价值的认同也得到进一步的强化。
四、在思维中舞出学生的艺术美
美术教育不是要求教师要将学生培养成为一个艺术家,而是要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这样学生在后期的成长中才可以受益终生。教师要懂得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美术学习中去,鼓励每个学生要懂得发现不同风格的艺术美,要敢于尝试敢于创新,对学生的自信心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来源于自身的生活,需要引导其正确的去认识到艺术,才可以真正的实现更好的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