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7340
post:487340

拼音教学之我见

  • 发布时间:2016-09-04 19:05
  • 作者:李雪琴
  • 点击量:

拼音教学之我见

作为大部分小学语文老师来讲,拼音教学相对于识字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属于“小菜一碟”的范畴,研究拼音教学方法和规律的老师很多,忽略它的也很多,虽然它在整个语文教学活动中占的比重不能被忽略,但毕竟集中进行的拼音教学只在新生入学的第一个月就基本完成了任务。对于我来说,每一次接受一年级新生的教学工作,与上一次相隔时间很长,也没有好好去思考和重视拼音教学。今年,由于学校工作的调整和需要,本以为可以带六年的班级,只经过三年的相处,我要重新回头,去带一年级新生。在暑假的备课的过程中,我阅读了一些优秀的拼音教学的案例,查阅了一些有关拼音教学的理论文章,也让我静心而冷静的回忆自己以前的拼音教学,突然发现,拼音教学可以上的很有意思,很有童趣,以前课堂上的小小插曲,现在放大来看,是那么的有趣,所以我也就借此完成学校暑假作业的机会,把自己的一些零碎的方法和学习到的别人的好的经验罗列下来,供给需要的人参考。

一、激情导课引起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一个好的导课对一节课也至关重要。因此,教师在课前的导课,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热情要下功夫。例如在汉语拼音总复习如是这样的导课方式,更能吸引学生,激发学习兴趣。比如,刚开始上课时,老师就用语言的魅力产生神秘感,然后说导入语,小朋友,你们喜欢小动物吗?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两只可爱的小动物。看,它们来了(出示图片或玩偶),小猴子和小白兔走的那样急,还那么高兴,它们干吗去呀?奥,原来今天是小猪的生日,他们去帮小猪庆祝生日呀。那你们愿意和小猴子它们一起去吗,那我们一起去吧。出发啦!学生就会一下子被吸引,调动他们全部的注意力投入到课堂学习当中。

二、课堂教学中的愉快教学法的运用

1、游戏、娱乐教学法

   “教育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应做事,都就变成一种游戏似的。”(洛克语)对于刚进校的一年级学生,拼音教学如果不让学生充分地“动”起来,那么他们将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注意力难以集中。低年级最常见的游戏就是"找朋友"。不过这个"找朋友"可以找不少名堂。可以复韵母找朋友(如:an  一个学生拿a,另一个学生拿n);可以整体认读音节找朋友,也可以两拼、三拼音节找朋友,还可以图文找朋友(如:"转笔刀",一人拿图片,另一人拿相对的拼音词语名称)。形式多样,灵活实用。除了"找朋友",还有"摘苹果"比赛。在"苹果"后面写上音节,进行拼读比赛。还可以利用拼音的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来编成"汉语拼音休息操"。既可以在上课时进行放松休息,同时又可以巩固拼音知识。"1、点点头,伸伸腰,我们来做拼音休息操。动动手,动动脚,我们来背声母表bp……2、扭扭脖子,扭扭腰,我们来背韵母表ao……站要直,坐要正,我们来背整体认读音节表zhichishiri……3、专心听,勤动脑,学好拼音基础牢。在教“o”这个单的母的形时。我启发学生思考:“怎样用你的肢体动作来展示o的样子?”于是,一番热烈的讨论之后,有的孩子把嘴巴张开,拢成一个圆形;有的孩子把食指和大拇指围成一个圆形;还有的孩子把两只手臂团成一个圆形……各式各样的“o”让孩子们兴奋不已。

这些活动使学生的大脑从多方面进行分析综合,形成暂时联系,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又发展了他们的肢体运作智慧,使学习从被动变为主动,学起来轻松愉快。

2、故事教学法

“故事是儿童的第一大需要。”我们每个人的童年都怎么能缺少故事的色彩呢,而且生动的故事确实令人难忘,故事中有生动的情节,丰富的情感寓知识于故事中,能很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而且也符合形象记忆的特点。在运用故事教学法进行拼音教学时,又可将“故事”分为任务型故事和情节型故事。一是用用故事引出教学内容,在故事教学中我们让学生带着一些小小的任务去听,并请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或听完故事后完成一些任务,如果完成了任务能让学生产生成就感,促进对学习拼音的兴趣。而如果没有完成任务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强心理,激励他们下一次争取更好的完成任务。当然,我们的故事设计也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下面我们就以《ai ei ui》的教学为例:拼音王国里要举行拔河比赛,参赛队分别是声母队和韵母队,可是,声母队有那么多的人,而韵母队的人却特别少,怎么办呢?(学生显得很着急)今天,就让我们来帮助韵母队增加几个队员好吗?(学生很高兴)下面我们就来认识韵母队的新队员……这样一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的兴致会很高。二是将教学内容编入故事情节中,这类故事主要是将汉语拼音教学内容组织到故事情节中去,学生是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学习了汉语拼音知识。以《a o e》为例:在一个美丽的小村庄里,住着一位扎小辫子的姑娘。每天早上,她都会来到小溪边唱歌“aaa”多好听啊,大公鸡听到歌声也唱起来了“ooo”这个时候大白鹅也来了“eee”,他们在一起玩的多开心啊!听完故事后,我们可以请小朋友来扮演故事中的角色,配上老师做的道具,相信孩子们会牢牢记住这个故事,也就学会了这三个韵母。

3、儿歌教学法

 儿歌教学法是在拼音教学中常用的方法,就是根据拼音字母其形、音的一些特点,编成孩子易学、易背的儿歌,使孩子们在儿歌的诵读中学习和掌握拼音。

 从儿童心理特点以及对事物的认知特点上我们可以发现,儿童一般对于押韵的语句容易记住,从幼儿园开始小朋友对老师所教授的儿歌、古代诗歌喜欢朗读背诵,因为押韵的诗句读起来朗朗上口,孩子们容易记忆。因此,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把一些拼音知识编成儿歌引入课堂,使得学生在诵读拼音儿歌中学会汉语拼音。比如用儿歌帮助学生记住拼音的外形:在学习《a o e》时,我们可以教学生“扎一小辫a a a ,圆圆脑袋o o o,甩着尾巴e e e 。”用儿歌帮助学舌功能记住拼音的发音方法:“张大嘴巴a a a ,圆圆嘴巴o o o。扁扁嘴巴e e e。”

 如果给儿歌配上优美的音乐,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更高。这样的工作对于老师来说并不难,孩子在入学前,在幼儿园里就已经学到了很多的歌曲,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对这些歌曲的歌词改编来教学生唱这些拼音歌曲,如我们在教《g k h 》时,我们可以教学生唱:

 

  1  1  5  5  6  6  5 4   4   3   3    2   2    1

 

  鸽子  唱歌     g  g  g               k   k    k

 

  5  5  4  4  3  3  2   4   4   3   3 2   2    1 

 

  乌 鸦 喝 水    h  h  h         来 学    g   k    h

在优美的歌声中,学生们已经不知不觉学会了我们所要教授的内容。

4、快乐合作教学法

这种方法得在学生掌握了前面的一些拼音的拼读方法后方可实施。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由于智力发展、思维能力等的个体差异,学习汉语拼音时有些孩子接受得快,有的孩子接受得慢,如何做到培优又辅差呢?课堂上采用学生互帮互学的学习方式,有同桌互读的,有四人小组互读的,在互读的过程中引导优生教差生,差生学优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课后还让优生带差生看拼音读物,既提高了优生的拼读能力,增设了他们学习课外知识的渠道,又带动了差生,提高了差生拼读积极性。如,学习了ba的读法后,有的学生会灵活读它的四个声调。再学习bobibu时,就可以利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先试拼,再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有的同学的领悟力要快些,能自己把它们顺顺利利的拼出来。这时学生有的能拼,有的拼出来一些,有的少数差一点的,还拼不出来。这时,教师在适当的点拨,教一教,纠正一些错的读法。再让学生小组内合作学习,好的帮助差的,差的跟着好的,学生互助合作,你追我走赶,整个教室里一片琅琅的读书声。这样,学生学习起来愉快,教师教起来轻松,何乐而不为呢?

三、拼音教学和学生的生活相结合

汉语拼音的学习如果不用一些方式方法显得比较枯燥的。为此,我们必须把知识与儿童的生活经验相结合,让学习源于生活,最后回归生活。如教学整体认读音节zicisi时,可以采用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的规律来教学,效果会好些。我们来讲个故事激趣:“过年了,妈妈z带小i上街,可小i不听话,到处乱跑走丢了,最后在警察叔叔的帮助下找到了妈妈z,他哭着说‘我再也不乱跑了,紧紧地跟在你身边’。妈妈高兴地说‘这就对了,不过,你还要记住在跟cs小姨和chsh小姨父、r小叔一道时,都不能乱跑’。”因此,学生明白zicisizhichishiri就是整体认读音节,不能分开读。在如,背诵字母表时,好多学生就像和尚念经。为此,我们在朗读背诵上可做一些生活化的文章,把孩子们生活中熟知的“打扑克”运用过来,让孩子和家长进行亲子制作,杜绝只靠家长一人完成,我们要充分调动孩子的主动参与性。由于大部分是孩子制作的扑克牌,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表现了极高的创作欲望,还可以用扑克牌拼读句子,他们的语言和写作能力也得到了发展,并因为初尝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好语文的信心,还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思想品德教育。

兴趣是教学成功的秘诀所在,拼音教学的方法可以千变万化,只有教师不断创新,采用切合实际的教法,多种方法相结合,使拼音教学融知识性、趣味性和实践性于一体,让学生趣中求实,实中有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真正做到爱学、善学、乐学,从而让学生在积极主动、自主活泼的氛围中完成了拼音学习的任务,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李雪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