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7304
post:487304

数学《热气腾腾地学习,让课堂充满活力》

  • 发布时间:2016-02-24 21:51
  • 作者:范冉
  • 点击量:

热气腾腾地学习,让课堂充满活力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范冉

寒冷的冬天,用上一个“热气腾腾”是再好不过的了。

曾经看过一篇文章,名字是《把这辈子活得热气腾腾》。这篇文章里,有喜欢靠窗看风景的友人,有年过五十去考取大学追求梦想的音乐人,有寻梦远行的年轻人……他们所做的一切,都赤裸裸地指着一个方向:有梦想,有活力,去热气腾腾地生活吧。

其实,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教学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作为一名学生,孩子们的学习也是生活的一部分。我们的课堂,我们的教学,我们的学习,都应该是灵动的,是热气腾腾的。在我的眼中,热气腾腾地学习,有着这样的特点。

1、多动嘴,让课堂充满灵动的声音。

【情景再现】探索9+4=

师:你是怎样算的呢?

   同桌讨论,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汇报方法:你能指着图说一说你的想法吗?

(用小吸铁石代替苹果,请学生上台摆一摆,说一说)

学生汇报:

①数一数,从9往后数4个。

②拿1个苹果放在盒子里,10313

(把4分成13,91等于10 103等于13)。

引导:哦,9个添上1个就变成10个,把1个苹果放在盒子里,10个加几个,算起来就很方便。这种方法我们叫做“凑十法”.

板书:9+4=134分成13

请小朋友上台摆一摆,同桌摆一摆,说一说

③把9当成10,算10414,然后比14少一个是13

10+4=14,9+4=13

……

教师边听小朋友说,边记下的方法(重点说明凑十法,其他方法给予表扬)。

小结:小朋友想到两种方法来计算94。第一种方法是数数,第二种方法是都是把9个按照10个来计算。

在课堂上,要尽力关注到每一个孩子,给他们展示的机会。对于同样的问题,不同的孩子有着不同的想法。孩子们思考,表达自己,交流观点,寻求多样化的方法。探索9+4的计算方法时,我给了孩子充足的交流的时间。孩子们反馈给我的答案也是多种多样的。第一种方法是比较简单,很多孩子都明白,在讨论的时候也就去追求更“难”的方法。而其他几种方法虽然不相同,但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有10加几的过程。因为之前已经学习过有关10的加减法,孩子们也找到了计算的规律,因此在探索9加几的时候,很多孩子自然地就想到了把9转化成10。在讨论、汇报的过程中,在对不同方法的理解里,凑10的优势也就体现出来了,课堂氛围也变得十分灵动。

反过来,如果一个问题出现了,孩子没有说的欲望,不再交流不再举手,那我们该思考的,不是知识太简单,而是怎么样让知识变得有趣,让孩子愿意说。

2、勤动手,让经验为知识铺路。

实践出真知。我们所获取的很多知识,都是先通过操作来获取经验,再由经验转换而来的。对于低年级的儿童而言,他们的思维还处于感性的具体运算阶段,更喜欢具体的、直观的事物,不易于接受抽象的、繁琐的事物。在教学时,有了操作和各种和知识相关联的动作,更有助于孩子的学习。在这种环境中,孩子也更乐于去接受新的知识。

在教学《2~5的分与合》这一课时,我设计了一些需要孩子们动手操作的环节来教学新知。如在探索4的分与合时,我给孩子设计了一张学习单,准备了一些可以贴的纸桃子。学习单上设计了两个一组的盘子,孩子们来想4个桃子可以怎么分,然后将自己想到的分法在学习单上贴一贴。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孩子们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清楚地展示在了学习单上,整理和交流自己的分法时也更加自信和有条理。

不过,在孩子活动的时候,我也发现:当请孩子动手贴的时候,撕贴纸,贴桃子的活动会影响孩子的思考,也会耽误课堂的时间。这部分应该只请孩子用小桃子在桌面上动手分一分,看看有多少种分法,再和同桌交流。所以课堂的活动不仅仅要动动手,也要讲究方法和过程。我们需要的动手不是使教学更繁琐,而是要帮助孩子更加清楚简便的学习。

所以,多动动手吧,让课堂充满实践的声音。

3、慧阅读,让书籍成为我们的朋友。

   我们在思考中走近科学,在体验里感触人文。科学告诉我们精确的事实,而人文则带给我们无限的情感体验。《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近年来,绘本在儿童之中十分风靡,没有孩子能够拒绝来自故事的诱惑。绘本往往是图文并茂的,它具有生动的、连续的故事情节,符合儿童的阅读期待。同时,它所承担的,也不仅仅是一个故事而已,还包含了知识的体验,美的体验,情感的体验和想象的体验等。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我也在思考如何能让孩子们一边学习知识,一边激发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我想,数学绘本是个不错的选择。孩子们阅读书籍,生活变得富有情趣,数学变得生动有趣。

面对一年级的孩子,我想要把生动的、生活的数学传递给他们。这一学期,孩子们阅读了自己喜欢的数学绘本,也和我一起分享了他们的感受和想法:

王同学:开学的时候妈妈给我买了一套数学绘本,里面的故事很有趣。有时候,妈妈会陪我一起读故事,想问题,我们都觉得很有意思,而且还学到了数学知识。小鸡很可爱,我也想设计好多小房子给小鸡住。(绘本《小鸡搬家》,描述的是关于周长的知识。)

熊同学写了一篇小文章,叫做《数字宝宝飞走了》。小c觉得开始学习写数字,每天练呀练的很麻烦,真希望数字宝宝都能消失。结果第二天一起床,发现数字宝宝真的消失了:钟面上没有了时间,车票上没有了车次,车站不显示发车时间……“我刚刚梦见数字宝宝生气地离开我们。我们遇到了很大的麻烦,什么事都乱糟糟的。”稚嫩的儿童画配上可爱的文字,小朋友对数字的认识和理解更深了。

阅读不同的数学绘本,孩子们增长了知识,也更加地喜欢数学。

4、玩中学,做快乐的小伙伴。

提起童年,很多人想起不是成摞的书本,不是上不完的补习班,而是游戏的快乐时光。玩是孩子的天性,没有孩子是不喜欢玩的。可能也有人会认为,玩只会耽误学习,百害而无一利。但我却认为,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很多时候,“玩”能够成为孩子们学习的好伙伴。在课上玩游戏,往往也是最能够调动课堂气氛的。

一节课的时间是四十分钟,低年级的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却很短。在课堂上穿插小游戏,能够及时地活跃孩子们的思维,也使身体放轻松,为接下来的学习补补“能量”。一年级计算能力的培养很重要,在课堂上,我最喜欢用的游戏就是“开火车”,这也是最简单的游戏。每次当“火车火车谁来开”的口号响起时,孩子们都争先恐后地举手。就连刚刚已经无精打采或是小动作不断的孩子,也极力地想要参与到游戏中。而当一个小组被选中时,第一个孩子高兴地站起来,全组的孩子都好像屏住了呼吸,期待着即将出现的算式。其他组的孩子也竖起了小耳朵,认真地听一听这些小朋友回答的怎么样。经过几轮小游戏,孩子们的精神放松了,我对孩子是否理解计算方法也有了基础的了解。小游戏,小伙伴,和伙伴们在游戏中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是件多么美好的事。而这也正是我们“爱的教育”的一种体现,时时为学生着想,用更自然、有爱的方式来学习。“爱的教育”激励我们成为更有爱的老师,帮助我们的孩子成为更有爱的学生,让我们的课堂成为更有爱的课堂。

热气腾腾地学习,让课堂充满活力。我想,想要做到这一点,单单靠上面的几点是不足够的。课堂是生长的,孩子是生长的,生长的孩子在生长的课堂里,学习生长的知识。作为一名教师,我应时时思考如何创设更有活力的课堂,创设更让孩子们喜欢和向往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