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7274
post:487274

孙权 信息 《从必然王国的跋涉走向自由王国的翱翔》

  • 发布时间:2016-02-26 14:12
  • 作者:孙权
  • 点击量:

从必然王国的跋涉走向自由王国的翱翔
         ——来自于对一节区信息技术教研课的思考
信息技术课程教材的编排通常以任务为驱动,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如何让学生从容地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在此过程中进一步得到信息素养方面的提升,则需要教师对于课本不仅仅是拜读者,模仿者。而且要能够把握课程的基本内核,能够对于教材进行进一步地挖掘。提炼出学生所必须掌握的知识点。教师所需做的是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在今年六月中旬,我有幸上了一节玄武区信息技术教研课《自由研究一线牵》(五年级下学期),学习目标是学会设置幻灯片之间的超级链接;进一步理解超级链接的概念。书上的任务一是设置超级链接(说明:是指链接到下一张幻灯片。)任务二却是设置动作按钮。看完教材,当时的思考是:
1、学生以前学习过网页内的超级链接,在具体学习幻灯片时,如何让学生区分开两者的区别。
2、任务一和任务二之间如何进行恰到好处的衔接。
3、如何根据教材提供的仅有内容进一步升华学生对于超级链接的理解。
尤其是第三点,始终不得其解,后来,我打电话把这些想法向高建君老师进行了汇报。高老师给我分析了超级链接不仅仅局限于文件内的链接,也可以是文件外的链接,不仅仅是文字链接,也有图片链接、自选图形的链接,链接的目的地不仅有声音、还可以有E-mail电子邮箱、外部网址等。建议我在指导学生进行幻灯片内部链接时用简洁的语言归纳出超级链接的方法。然后推而广之,让学生尝试用这样的方法进行各种形式的超级链接。最后再归纳总结。达到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超级链接的概念。经过高老师对于教材的这么一分析,我立刻感觉豁然开朗。课堂的教学思路开始逐渐成型。下面琢磨的就是如何在一些细节的处理上更加到位。后来在参加南京市小学信息技术教研活动时,特地向南京市小学信息技术教研组组长韩孟江老师进行了请教。韩老师听了我的教学思路后,非常热心地告诉我,在我归纳总结时,可以由超级链接的方法入手,通过板书,连接课上所总结出的各类超级链接,点出课题:一线牵。

          选中链接对象                         确定链接目标
 
                                             
                                                
                                                  
                              
                                  
 
                                                 E-mail
          
自选图形                                
 

 
 
 
 
 
 
 

在高老师和韩老师的指点下,我较好地完成了这堂区级教研课的教学任务。但具体的实践教学和理想状态上的一些出入,也引发了我对于今天这堂课的一些反思:
一、教师不仅是教材的传授者,更是教材的加工者。正是在这样的课堂锤炼中,我认识到教师的角色已经在悄悄地发生了转变,已逐渐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设计者、指导者、组织者、帮助者、学习资源管理者及研究者”。教师不能简简单单地根据教材来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他必须在仔细“敲打”教材,钻研教材的基础之上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再改造,方能呈现给学生一道比较可口的佳肴。教师要明白只有在课前有了缜密的思考,大量的“推敲”,才会有课上的得心应手、挥洒自如。
二、教师不仅是教法的指导者,更是教学情境的设计者。我们常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方法引领下,我们不仅让学生学会教材上的操作步骤,掌握一定的技能,我们信息技术教师更要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一种情境。在本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提供给学生的情境是以“百年附小”作为幻灯片制作的主题。
这与学校马上要迎来105周年校庆有关。希望在这样的氛围中,让学生了解学校的历史,感受学校的文化。这是学生熟悉的也是比较容易接受的。这样的情境设计更有助于学生领会本堂课的教学任务。
信息技术课的课堂教学是开放的、生成的。由于它是一门新兴的课程,“前无古人,后需来者”。所以,它需要教师对于教材的自主性开发更多一些。需要教师不断的推陈出新。彰显个人对于教材的最佳理解。不过,我的理解是只有在踏踏实实理解教材的根本的基础上,方能有自己对于课堂的正确把握。未经“必然王国的跋涉”,哪有“自由王国的翱翔”!
 
                      南师大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