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7048
post:487048

邱丝雨 音乐 《做舞台的小主人》

  • 发布时间:2016-08-31 13:41
  • 作者:邱丝雨
  • 点击量:

          做舞台的小主人
                              ——论音乐课堂展示策略
关键词:展示自我的重要性、趣味性、课堂展示的多样化、展示评价体系、展示对自身的影响
 
摘要: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阐述了音乐课堂展示的策略:
1、课堂展示的重要性。2、音乐课堂展示的乐趣。3、课堂展示的方式及评价体系。4、音乐课堂展示对孩子发展的自身影响。
 
一、           音乐课堂展示的重要性:
音乐是什么?音乐是人们用来表达情感的一种艺术方式,同时也是最能引起大众共鸣的一种艺术形式。在医学上,音乐可以用来治病愈人,即音乐治疗,这种近年来兴起的不只局限于表达人们的情感而拓展来缓解病痛的艺术手法就是音乐。对于大人来说音乐是享受的,是愉悦身心的,沉浸在音乐中的人们是放松的,是舒畅的,一天的疲劳也许在一段美妙音乐的熏陶下就会消失殆尽;而对于孩子,他们也许没有大人的理性,没有对音乐深层次的感悟,但这并不影响他们对音乐的欣赏。每当曼妙的旋律响起时,他们也会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抑或是小声地哼唱,这种发自内心的欢乐是不需要刻意地去掩饰、刻意地去追求,那么,音乐课上,我们又如何来呈现这些与其他学科的不同的具有音乐特殊性的内容呢?这不得不提到我们的音乐课堂展示。
1)能够展示自己的另一方面:
每个人都希望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给大家,大人是这样,孩子们更是这样。音乐课上,从小就学习音乐的孩子们往往都表现的很积极,都想把自己学习音乐的取得的成果展示出来,有的孩子他的主课成绩并不理想,在班主任或者主课老师那里得不到重视,可是他有音乐的天赋,在音乐课上可以尽情的展现自我,展现自己的另一面。所以,我们对每一个孩子的评价都应该使多方面的,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心理发展学家加德纳于1983年提出多元智力理论。加德纳从研究脑部受创伤的病人发觉到他们在学习能力上的差异,从而提出本理论。传统上,学校一直只强调学生在逻辑数学和语文两方面的发展。传统IQ智力测验也仅涵盖逻辑数学、语文、和空间智能。但这并不是人类智能的全部。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智能组合。所以,我们不能单一的只观察孩子某一方面的成绩,要多多激发他其他方面的潜力!展示他的另一面!
(2) 能够发觉自我的潜力:
罗杰斯认为:凡是深入而勇敢地考虑自己的想法,形成自己的独特性,自己负责地作出抉择的人,在客观外界有众多供选择的事情可抉择时,他是幸运的
正确的理解,自由是实现个人秩序坦然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学生亲身体察问题似乎是这类自我-主动学习的关键。【1】
所以,自我的认知尤为关键,要自己发现自己的问题,当然也要发现自身有别于他人的潜力
这不得不提到所谓的主任口中的“后进生”,他们有可能会对自己自暴自弃,也许自己有音乐的天赋自己都不知道,通过课堂的展示,老师可以发掘孩子的潜力,进行表扬,让孩子对自我的认知更加的全面,
(3)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
培养孩子们对音乐的热情,对音乐学习的信心,是我们教学工作中的重点,也是作为音乐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越是没接触过音乐的孩子,往往会在音乐方面没有自信,如果这个孩子唱歌方面又并不是特别优秀,他对自己的信心就更不足了。
记得当初在教孩子们五线谱的时候,有孩子就很自信的跟我说:老师这个我会,那我就让这个小孩临时充当我的助教,让他发挥自己的长处,充分展示自己,在帮助其他孩子的同时对自己掌握的知识也进行了巩固提升。让他更加热爱音乐。在教完五线谱,我对孩子们进行检查的时候,有孩子竟然理直气壮地和我说:“老师,我没学过乐器,我不会”;还有的孩子说:“我妈妈跟我说我学的是民族乐器应该看简谱”。这些孩子对有音乐真的是完全没有兴趣,怎么办呢?我通过邀请他们将别的小朋友标记的谱子唱出来,和学习音乐的小朋友分组唱,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展示,进行及时的表扬,孩子一旦对于识谱这个问题得到解决,对音乐的兴趣自然会提高。老师,在一点一滴中,慢慢的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二、    音乐课堂展示的乐趣:
音乐的课堂与其他课最大的区别就是它的音乐性,孩子们不用通过一味的读写、做题来学习,可以依靠听,律动,打击乐的合作。所以让孩子在很多丰富的活动中学习,在愉快的氛围中体验音乐,扬其所长,兴趣教学,感受音乐的乐趣。孩子们最喜欢的就是表演,尤其是请个别同学上台表演,展示自己。所以,如何让音乐课变得更加有趣呢?这就不得不提到课堂的展示
而课堂的展示,又离不开:
(1) 律动的教学,律动教学的重要性,在音乐课上显的尤为明显。音乐课不仅仅是唱歌、吹奏乐器,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环节:律动教学。律动可以增强孩子的节奏感,增强孩子的音乐美感,增强孩子对音乐的兴趣,还可以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发自内心的热爱。
(2) 打击乐演奏,课堂上除了培养学生唱歌的能力,舞动音乐的能力,还有一个不可或缺的就是乐器的演奏,在音乐课上没有那么多大型的乐器让孩子们演奏,但是可以通过一些小型的打击乐代替,培养节奏感的同时,也可以培养孩子为歌曲伴奏,创新的能力。他们得趣思考:运用打击乐器如何让歌曲变得更好听,更丰富,而每一个孩子的想法有事不一样的,所以大家的想法很多,创意无限,还可以子的创新思想,但是不论是律动还是打击乐演奏都是通过表演,展示得以呈现的!
三、音乐课堂展示的方式:
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
1)转变课程的功能: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更新课程内容: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3)革新学习方式: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2
   所以,我们应该多多提倡课堂展示,并丰富课堂展示的形式与内容。
(1)    课内
主要都是一些教科书上的内容,孩子们可以通过小小音乐剧的形式,运用教材上的一些活动,完成课内的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课内的展示围绕着课标,每一首欣赏,及歌曲进行,每节课老师都可以安排一些打击乐演奏,或者律动的表现来丰富本节课的知识。
(2)    课外
老师可以专门用一节课,办一个“小小发布会”让在看,给课外学习乐器的孩子们展示自我的机会,一些小的乐器,可以带到学校的乐器直接带来展示,钢琴老师提供,一些特别大的乐器可以通过录制视频的方式给同学们欣赏,
(3)   教师的展示:
老师在课堂上的精神面貌和授业内容,直接影响着孩子们上课时的积极性。这就不得不提我们老师的自身修养,老师的“两把刷子”,课堂内容充实,引申的内容丰富,孩子们想不喜欢音乐课都不可能,有时候我也会展示我的钢琴,声乐给孩子们,在他们表现特别好的时候,我会奖励他们欣赏老师演奏或者演唱,我发现孩子们会非常的兴奋,每一个人的眼睛都直溜溜地围绕着着我转。他们会由衷的赞美,从在这些真挚的眼神中,我能看得出他们被音乐打动,被我打动了。课堂的氛围无比曼妙。
(4)   学生的展示:
老师应该多多注意课堂上的一些现象,如果有的孩子有进步,有的孩子表现也别好,有些孩子唱的特别投入,有些孩子的律动很棒亦或是打击乐的创编很有新意,要及时的请孩子们上台表现。进行鼓励。
(5)   师生一起展示:
其实孩子们更希望老师与他们一起做活动。为了提高孩子们的兴趣,适当的时候老师可以和孩子一起进行表演,
(6)   高年级如何展示
高年级的孩子更加成熟,专业技能更加熟练,可以请孩子们展示自己所学习的乐器,舞蹈,以课外的为主。
(7)   低年级如何展示:
低年级的孩子,心智不够成熟,单纯,如果让他们表演出一首完整的作品有些困难,可以以课内教学的歌曲或者活动为主,进行展示。
三、           音乐课堂展示的评价体系:
就如《学与教的心理学》中所说,学习的测量和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教育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的目的在于引发学生行为或倾向的改变,因此,教师就要善于运用测量来评价学生学习后的情形。【3
我们的音乐课堂展示的评价体系也是一样,是音乐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   平时展示评价:
平时展示的随堂展示,记录平时分,一次加一分。
(2)   期末展示评分:
学期结束,有才艺加试,有节目的孩子都可以加到3分。
四、           音乐课堂展示对自身的影响:
(1)   音乐技能的提升:
(1)增强节奏感:孩子们通过听辨不同的音乐,判断应该用什么样的动作,什么样的表情,甚至什么样的步伐来表现,展现自我,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必须得思考这段音乐是几拍的,节奏如何的。让孩子学会自主思考问题,学会自主解决问题,是我们在律动教学中要灌输给孩子们的理念。孩子在律动中可以学会把控节拍,掌握节奏感,同时,也学会了身心结合、协调动作。
(2)增强对音乐的美感:同样的拍子,不同的孩子展现出来的音乐感觉是不同的,通过身体表现出来的画面也大不相同。比如:同样是三拍子的音乐,有两种舞步,一种很欢快,一种很优美。这时候就需要孩子自己来判断,自己来摸索,这样的学习探索过程,慢慢的培养出孩子们对音乐的感觉和美感。
(2)   使得自己更加有自信:
培养孩子们对音乐的热情,对音乐学习的信心,是我们教学工作中的重点,也是作为音乐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越是没接触过音乐的孩子,往往会在音乐方面没有自信,如果这个孩子唱歌方面又并不是特别优秀,他对自己的信心就更不足了。有一次是三年级的音乐唱歌考试,我请一位男孩子上台表演,可他就是不敢上来,在我再三鼓励下好不容易鼓起勇气走上台前,却始终不肯张口。我走到他的面前悄悄地问他:“你准备好了吗?”他回答我:“嗯,但是我五音不全。”我当时很诧异,一个三年级的孩子,竟然会这样说自己,对自己这样没有信心。如何重塑这个小孩的信心成了我的当务之急,我发现这个小孩的肢体协调能力很不错,便鼓励他:“咱们今天先别唱歌,听说你会跳舞,老师特别想看看你的舞姿,你能试试看么!”他听了我的话语,眼睛瞬间一亮,这是他最擅长的,他毫不害羞的开始展现自己的舞蹈,最后收获了大片的掌声,孩子的信心又重燃了起来,这时候我说:“你可以试试唱歌,跳舞和唱歌都是相通的,你的舞蹈那么棒唱歌一定不赖,要对自己有信心!”真的就开口唱了。其实,这个小孩唱得真不错,只是由于信心的缺乏导致有点畏手畏脚。我及时的表扬鼓励他:“你唱歌并没有五音不全,其实很好听哦!”我想这短短的几分钟改变了他对音乐的看法和对自我的认知,我通过让孩子展示自己最擅长的一面,重拾了孩子的信心!
(3)   同伴之间相互激励:
孩子们的内心都是很要好的,都是希望把最好的自己展现给所有人,希望得到老师,同学,家长的认可及表扬,尤其是当他看到别的孩子充满自信的走上台前,而自己也很擅长这个表演的时候,就会激发起自己对舞台的渴望,其实老师说再多鼓励的话,还不如让孩子自发的原意和别的孩子比较,激发起表现欲。
比如,竖笛的学习,学习竖笛对大多数孩子来说,是个难题。但是学习竖笛有多难呢,七个孔的笛子,每一个音的吹奏都是有规律的,有顺序的,其实对于他们来说,只要沉下心来,用心学习,真的不难,可为什么大多数的孩子就是学不会这简单的几个音呢,答案是:音乐他们觉得没意思,没兴趣。怎样提起他们的兴趣呢?我想到通过小区竞赛的方式,以小组上台表演的形式,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那么小组内会的孩子必定会教不会的孩子,而不会的孩子为了让本组赢得比赛必然会认真学习。组组之间的竞赛时,老师可以提出更高的要求,让竞争更加激励,无形之中让孩子们都学会了。
五、结语:
我们让孩子通过展示的方式更加有自信,更加热爱音乐,热爱音乐课,无非就是希望他们在学习音乐的时候更加快乐,真正的爱上音乐。而快乐,是我们在教学中想给孩子们带来的最本质的东西,只有让孩子从内心去接纳、去热爱音乐,作为老师的我们才算尽到了自己的工作职责。我们只是孩子们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去掉世间的尘嚣,摒弃人世的繁杂,我们把孩子们带到音乐的殿堂,慢慢感受着前辈大师律动的人生,细细品味着历史长河中流动的脉搏,享受音乐带来的纯净自然,音乐带来的至高追求。              
 
 
参考文献
1】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2】唐晓杰著.课程改革与教学革新[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
3】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