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7024
post:487024

浅析小学健美操教学和舞蹈练习的差异与融合价值

  • 发布时间:2016-02-26 09:10
  • 作者:江薇
  • 点击量:

健美操是一种常见的锻炼方法,也是典型的有氧运动,能够起到良好的训练效果,提升人体肌肉耐力、心肺功能与身体素质,促进各个组织器官的协调运动,让人体的机能可以达到最为理想的状态。健美操是小学体育教学的重点课程,在健美操运动的发展之下,小学健美操教学活动也在不断的进行着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远远无法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
由于健美操在韵律、学生气质培养过程中发挥着积极重要的作用,健美操一直都是体育课程选项课教学当中重要的教学内容,许多文献资料都显示,各个地区的小学目前都有开展不同内容和不同层次的健美操项目,但是大多数地区所开设的健美操都是大众级的教学内容,学生在经过一两年的学习之后,往往在健美操学习当中了解和掌握的都是这些动作单一的套路动作,对于学生创新性的培养都是极其欠缺的。而将舞蹈练习融入到小学健美操教学活动中是最近几年大家认为改善现有健美操教学内容单一的重要突破口,既可以提升健美操教学的趣味性,还可以很好的提升健美操教学的成效。
    本文以小学的健美操教学和舞蹈练习作为研究对象,并就它们的内容特征差异与融合价值进行比较分析。
    根据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研究目的的要求,本人查阅了《国家体制健康标准》等相关文献资料,另外,还通过中国教育网等相关网站检索获得了一些资料,并且对得到的相关资料进行归纳分析与总结,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解决问题的思路。
    本文在研究过程中,通过短信、电话、当面访谈以及邮件等多种方式对体育教育学、健美操和舞蹈教学专家进行访谈,从中收获了十分宝贵的经验与建议,而这些在论文中都起到了相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是以剖析教学内容特征,总结创编教学内容方法为内容的文体。运用概念、推理、证明和反驳等逻辑手段,对客观事物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综合,对本文的结构和主体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以探索和阐述整理结论观点,指导和帮助论文的设计,并得出研究结果与建议。
在经济水平的发展之下,人们的收入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大家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健美操集齐艺术性、休闲性与健美性于一体,已经受到了各个阶层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可,越来越多的人们投入到健美操训练中。在各个小学,健美操教学也得到了普及,与学教育不同,小学健美操教学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学生的身心均成熟,他们的生活特点、心理特点以及技能结构与学生都有着本质的差别,要想提升小学健美操教学的成效,必须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截止到目前为止,健美操已经被相关部门纳入体育课程大纲中,之所以如此,就是由于健美操是一种能够适应社会发展脚步的运动项目,在素质教育的推进之下,健美操教学的地位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成为体育专业的重点教学课程。健美操教学活动离不开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而作为一门健身运动,健美操既可以增强人体呼吸系统与心血管系统的技能,还可以促进身体机能的正常发展,除此之外,健美操还能够帮助人们矫正不正确的训练姿势,形成优美的体态,在小学健美操教学中应用合理的教学方法还可以帮助学生养成坚强的意志、优雅的风度以及良好的学习态度。
近年来,现代体育的发展开始呈现出生活化趋势,小学健美操教学也开始从课堂延伸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其教学目标主要是为了锻炼学生的意志,提升学生的身体机能,为日后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奠定好坚实的基础。《学校体育课程教学纲要》中明确提出:“体育课程教学目标,不能够以社会、学科、学生其中的任何一个作为教学中心,必须要兼顾到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促进学生社会适应力、心理承受力、身体素质的和谐发展”。鉴于此,小学健美操教学活动必须要考虑到学生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社会发展需求以及健美操这门课程的发展规律与发展特点。综合而言,小学健美操教学的主要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让学生掌握健美操训练的技能、技术与方法,养成强健的体魄;
第二,帮助学生塑造出优美的体型与体态;
第三,培养学生编练健美操的能力,提升其创新精神;
第四,让学生能够对音乐产生感知能力,实现艺术能力、体育能力以及审美能力的全面发展;
第五,挖掘出学生的运动潜能,让他们可以肢体协调、姿态灵活;
第六,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与创新能力,让他们能够勇敢的展示出自我。
小学健美操教学内容的制定与教学目标、教学规律、国情状况密切相关,为了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小学健美操教学需要遵循“与时俱进”的原则,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提升教学内容针对性,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其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形体姿态的训练是健美操教学的基础,其中包括站姿训练、坐姿训练、走姿训练、把杆练习等等,通过基础训练能够让学生对健美操有基本的了解。此外,“舞姿跑跳组合”也成为了健美操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此类练习能够矫正学生身体畸形,受到了学生的热切欢迎。
健美操教学内容丰富多彩,除了基本的动作练习,还可以将搏击健美操、拉丁健美操、竞技健美操有机结合起来,这既能够让健美操教学变得更加丰富,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练习兴趣,从侧面巩固练习效果。此外,在选择训练动作时,需要遵循“简单”、“易学”与“造型美”的原则,不仅仅注重锻炼的立体性与形式美,还要通过多样化的锻炼帮助学生塑造出优美的体型。
在传统健美操教学活动中,大多由教师为其选择音乐,教学内容固定,对学生的要求也不高,只要能够跟上节拍即可,学生对于动作的熟练度主要取决于自己的练习,而学生也仅仅只是为了完成任务机械的练习,缺乏学习主动性。从小学健美操课程的选择情况来看,还是有大量的学生投入极大的热情,学生希望能够在健美操学习活动中获取到更多的能力和知识,如人际交往能力、塑性、创新能力等等。但是,由于很多教师都是采用传统模式进行教学,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久而久之,原本对健美操充满兴趣的学生开始慢慢失去学习乐趣。
实际上,健美操之所以会成为“全民运动”,不仅仅是因为它属于一项体育运动,更包括了多元化的艺术特征,有人将健美操形容为“跳动的音乐”,健美操教学应该满足表现性、审美性与创造性。但是,纵观现阶段各个小学健美操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情况并不理想,很多教师还在采用填鸭式教学模式开展教学,这不仅难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还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而将舞蹈元素融入健美操教学中则可以很好的改变这一局面。
健美操是建立在西方体操基础上,并配合极具现代特色的爵士乐、摇滚乐等音乐来锻炼的体育健身活动,属于西方体育项目,其本质是“体育运动”,在文化内涵上也有着显著的“体育性”色彩。在文化背景上,舞蹈与健美操有着本质的区别,舞蹈的类型多种多样,有爵士舞、民族舞、拉丁舞、芭蕾舞等等,每一种舞蹈都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产生,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色彩,从每一种舞蹈的背后都可以窥探出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
因此,从文化角度而言,健美操与舞蹈有着本质的差异。
健美操的顺利开展离不开音乐的支持,基本练习手段是身体练习,是一种受人喜爱的有氧运动,健美操不仅仅可以达到塑性与健身的目的,还可以愉悦锻炼者的身心,健美操能够很好的提升人体健康水平,控制体重,提升人体的韵律感、协调性,在改善体形与体态上也有着一定的效果。而舞蹈是各个民族在实践过程中形成,应用身体完成各类高难度的优雅动作,也需要音乐的伴奏,舞蹈本身有着一定的社会意义,如祭祀、礼仪、求偶、社交、运动等等,舞蹈的历史非常悠久,在娱乐、庆典、礼仪等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舞蹈同健美操一样,也有着良好的健身价值,但是健身效果却远远比不上健美操。
健美操与舞蹈都需要音乐伴奏,前者曲调活泼、奔放,极富节奏感,锻炼者听起来亲切、熟悉,其取材较为单一,多为节奏强烈的迪斯科、摇滚乐与爵士乐,在健美操教学活动中,如果让学生长期接触这种单一的音乐,往往会产生枯燥感。而舞蹈与健美操不同,舞蹈的音乐伴奏类型是多种多样的,可以说,舞蹈与音乐是互为一家,相辅相成,伴奏可以为民族音乐、爵士乐、金属乐、名歌、乡村音乐、jungle、bossanova等等,可以根据不同的舞蹈类型随意选择。
从音乐伴奏来分析,舞蹈的选择范围比健美操更加的广泛。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要求的不同将不同类型的舞蹈、音乐传授给学生,这对于丰富健美操表现内容,优化教学效果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