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书,让黑“板”活起来
[摘要]板书一直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技的发展,课堂的多元化,目前绚烂多姿的多媒体也加入了板书的大军中。板书已不仅仅局限于一小块儿黑板,它“善变时尚”的外形,丰富有趣的内容,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也加强学生的记忆思维,还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掌握知识,启发思维,发展智能。本文将从作者自身的教学经验浅析教学中板书的类型、作用及出现的误区。
[关键词]英语教学 板书 类型 作用 误区
一、 引言
板书是一门学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是体现教师基本功的一个渠道。《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小学英语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新颖的板书设计,生动、活泼甚至幽默夸张的简笔画创设情境,再现词、语、句及课文的情境……。从中足以发现板书设计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课堂的教学质量。在多媒体动画目不暇接,粘贴词条流行的年代,让我们不禁质疑,板书一定要如此奢华和繁复吗?板书有什么样的类型呢?板书到底应该起到什么作用呢?下面笔者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几方面具体阐述在英语教学中板书的类型和作用。
二、英语教学中板书设计的类型
英语教学中老师们会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形式多样的板书,在不同结构的课中用何种板书比较合适?有能达到何种作用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研究和探索。现将板书设计的一些设计类型和成功案例归纳如下:
(一)提纲式
提纲式板书是板书中最常见的一种格式,它是基于对讲授内容的全面分析,按其内容的先后,主次关系,加以归纳概括,将知识形成体系。讲课时可按次序一步一步板书在黑板上,亦可以先写上,再逐条进行学习。
比如学习6A Uint7 At Christmas 时可设计如下板书:
a wallet----Grandpa’s----from Grandma
Christmas a teapot and some tea----Grandma’s---from Grandpa
presents a calculater and a skateboard----Jim’s----from Mum
a watch----Dad’s----from Grandpa and Grandma
a hairdryer----Mum’s----from Grandpa and Grandma
这种板书的特点是层次清晰、内容全面系统便于引导学生提纲要领地掌握知识脉络,并在此基础上发散思维,自我检查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提纲式板书在高年级的运用有助于学生复述概括所学内容,可以提高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
(二)表格式
这种板书是根据讲授内容进行归类,把各种内容统一列入表格之中,用表格的纵横交叉结构来体现各部分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例如在学习5B Unit8 At the weekends时,由于人物及活动较多,可以采用这样的方式板书:
|
Often |
Sometimes |
Wang Bing |
surf the Internet |
go swimming, play basketball |
Mike |
go climbing |
listen to music, go to the cinema |
Helen |
watch TV, do housework |
|
Yang Ling |
go to the park, clean the rooms, wash clothes |
|
Su Hai Su Yang |
watch cartoons |
catch butterflies |
这种板书内容分类清楚,井然有序。列入表中的内容,是归纳后形成的,学生可以从板书中深刻领会教学内容。
(三)图文式
图文式板书是较常见的,经常是以图代文,图文结合,简单明了,美观大方。如:5A Unit7 After school即可采用这种板书,用线条的方式将Gao Shan的路线勾勒,意思清楚,便于记忆。
three o’clock in the afternoon
Wang Bing
(四)组合式
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集中。具体生动、直观形象的事物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组合式板书不仅有文字,而且还有线条、符号、图形等。通过不同的组合和与教材内容相配合的及时呈现,对学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促使其更好地集中注意力。而且组合式板书能使学生的听觉刺激和视觉刺激巧妙地结合,避免由于单调的听觉刺激而产生的学习疲劳,从而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在学习6A Seasons 时可以采用这样的板书,将四季的名称和特点各写在一个四分之一的圆中,之后将四个四分之一的圆拼成圆形,意味Seasons。
比如在学习6A Holiday时,可以画一朵花在黑板上,中间花蕊写上Holiday,旁边的花瓣分别让学生写出本课中的问句,如When’s…? What do people usually do …? What did you do last…? Did you … last…?等。这样的一朵花完成后就是本篇的梗概,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这朵花了解课文的内容及重难点。
(五)重点罗列式板书
重点罗列式板书是综合性较强的板书,这种板书是把讲授内容分为几个部分,每部分的内容都用精当的词语概括出来,然后,再根据各部分的逻辑关系,用简要的符号把它们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这种板书的逻辑关系强,能十分鲜明地显示出来讲授内容的内在联系。
例如,5B Unit3 Hobbies可设计如下板书:
Ben---collecting stamps---collect
Mike---taking photos---take
Hobbies Helen---cooking and growing flowers---cook and grow
Yang Ling---making clothes
(六)辐射式板书
板书有助于保持记忆,防止遗忘。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获得外部信息时,不同器官所发挥的作用有所不同。其中由视觉获得的信息占83%,由听觉获得的信息占11%,由其他器官获得的信息占6%。辐射性板书以直观手段使抽象的学习材料形象化,真实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能很好地刺激学生的思维,加强学生的记忆效果。
例如3A Unit4 Time 设计如下板书:
6:00 get up 7:00 go to school
What’s the time?
4:00 go home 8:00 go to bed
(七)情境式板书
对于英语教学来说,仅仅让学生会读单词,会说句型是远远不够的,那样的教学只是把学生当做会说英语的机器。巧妙的创设语言情境,让学生真正地去用语言,应当是教学英语的目标之一。在课堂上,老师不免受到空间及资源的限制,如何让学生将话题带到语境中运用,板书可谓是最大的功臣。巧妙的简笔画勾勒出几只动物可以让学生立即置身于动物园中,多媒体中的卡通人物及图片呈现,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发散得更远。
记得今年听“杏坛杯”赛课时,无锡老师的一节六年级复习课让我惊叹不已,老师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对教材的重组能力都让我非常钦佩。老师为了复习比较级句型,巧妙地利用了PPT展示愤怒小鸟中的动画人物让学生进行比较,学生在语言环境中运用得得心应手。之后,老师又巧妙地利用PPT呈现白雪公主和巫婆的故事,让学生继续以“比较级”为主题开展听说读写的训练,学生在有趣的故事情境中,自然运用语言,真正做到了语用。
(八)思维导图式
在进行复习或是整理时,思维导图板书是个非常有效的途径,老师可以和学生共同完成思维导图式板书,让学生的思维尽可能发散,也将所学语言点尽量整合。例如学完Season一课后,就可以利用一下的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复习:
三、板书设计的某些误区
当然,在教学手段日趋丰富的今天,挂图、卡片、投影仪、多媒体等纷纷加入,于是,板书设计还存在着不少误区。小学英语课堂中,板书设计存在错误的倾向有:
第一、板书过多。人们常说“多”等于“无”,这话不假。在教授新授内容时,把单词和句型统统罗列于黑板之上,不分主次,这样使学生的思维僵硬,不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失去新意、效果较差;
第二、板书过杂。无计划无目的的“天女散花式”,老师在黑板上信手拈来,则杂乱无章,学生对新学的内容也理不清头绪;
第三、时机不宜。课前在黑板上完成板书,已成为大部分教师的例行程序。在他们看来,课前完成板书可以节省教学实践,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率。殊不知,学生面对一览无余的板书,可能会因为缺乏刺激而提不起兴趣。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充分利用课前完成的板书,久而久之,板书成为一种装饰,学生对板书就会变得越来越“熟视无睹”。事实上,板书的生命力恰恰在于它的动态生成性。富有生命力的板书应该随着教学的进程,随着学生的学习变化不断生成。
第四、奢华繁复。多媒体的运用给板书注入了新的活力,可粘贴的词条让老师省下了很多时间,可是课堂上不当的使用会有适得其反的效果。PPT中过多的声音和奢华的画面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了无意义的地方。没有了书写板书的过程,也就剥夺了学生参与课堂,共同完成板书的过程。学生记忆和理解的程度会大大降低,即使词条做得再美观,相信也是枉然。
第五 、使用不当。有些老师将板书作为评价的方式之一,在小组竞技时在黑板上画出例如爬梯之类的图,这样的方式着实能激励孩子的积极性,可是老师如果没有惊人的记忆力和课堂调控能力那还是不要一试。经常能见着课堂上老师手忙脚乱,黑板和学生间跑不停,自己累着不说,还不时有学生牢骚满腹的指责某某组多加了一分,自己组少加了一分。老师纵然累湿衣衫,也无法平定课堂上的混乱以及自己内心的慌乱。
从以上这几点就不难看出,板书设计的作用还没有真正为人们所认识,个别教师并没有把板书设计与学生的思维活动、学习兴趣等内容结合起来。事实上板书设计的好不好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败。
五、板书设计与学生参与
1、给学生创设“板演”的机会。
《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在学习中处于主体地位,强调能主动地进行探究性学习。教师在板书设计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在黑板上要留有学生板书的一席之地。如在教学前,教师可以让一些美术功底比较好的学生,合作把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简单的插图或是相关图片画到黑板上,简单易行,学生也乐于接受;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创设机会,让学生把教师的图画或是句型补充完整。师生配合,共合作,努力地使每堂课的板书趋于完美。学生的参与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是增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2、巧借板书的激励功能
小学英语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罔。”营造和谐、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学习的紧张心理得到放松,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很多老师都会在黑板的一角设立评价区,及时的评价、激发学生。但是如何利用板书激励也是一门学问,如果能将板书评价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并将其作为一种课堂资源那板书的价值会大大提高。在参加一次课外阅读教材赛课时,我的课题是”In the winter”,课前我打印了四张图文兼备的卡片,卡片内容均为冬季的活动,但是高于教材内容的新词组,我将每幅图片剪开,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小组激励依次粘贴到黑板上。在课堂上学生的好奇心大大增加,为了让自己小组的卡片尽快完整,争先恐后地发言。最后的拓展环节,我巧妙利用了板书的评价图片,让学生继续学习了四个新词组作为拓展活动的资源,之后让学生编演对话。这样的设计一举两得,课堂效果和效率都可见一斑。
总之,板书设计是一门学问,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质量。我们应该深入钻研,,让我们的板书焕发新的活力,让英语板书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学生,发挥出英语板书的灵动魅力。
参考文献:
[1]毛江东. 小学英语板书艺术例谈 [J] . 小学教学设计. 2004 .
[2]季小惠. After school板书艺术 [J] . 小学教学设计. 2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