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6607
post:486607

小学中高年级美术欣赏的意义

  • 发布时间:2016-02-24 13:10
  • 作者:汪清
  • 点击量:

小学中高年级美术欣赏的意义
作者:汪清
摘要:美术欣赏就是鉴古今、平优略、定高下.鉴是手段,赏是目的.美术欣赏者必须具备美术基本知识和识别美术类别和一般方法,同时欣赏者创造性的参与才能是美术作品的意义得到完善和升华.对于小学美术教育而言,美术赏析课程的开展极为重要,它不仅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也给学生增添了艺术细胞,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了有力的铺垫,使得教育事业高效创新向前发展。
关键词:美术赏析   美术素养   小学美术教育 必要性
美术欣赏课是小学美术课程中一种重要的课堂类型,随着美术课程改革的实施,小学美术欣赏课越来越应当受到人们的重视。对于小学美术教育而言,美术赏析课程的开展极为重要,它不仅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也给学生增添了艺术细胞,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了有力的铺垫,使得教育事业高效创新向前发展。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学过程“以学生发展为本”,因此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到美术课堂教学中,鼓励他们在进行美术赏析的同时,发现美和乐趣所在。
我们发现不同的美术门类在艺术形态和作品形式有很大的差异.所谓的美术鉴赏,就是运用我们的视觉感知、视觉经验和相关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归类、分析、判断、体验、联想和评价从而获得审美感受.鉴赏一个综合的审美活动. 作品——鉴(感受——归类——分析和判断)要明白作品的作者、年代和背景、门类、材料、手段(方法)、语言形式和内容赏(想象和平价——审美感受和理解美术现象)要把获得的感受和个人的经验相结合进行审美判断和评价. 美术鉴赏就是鉴古今、平优略、定高下.鉴是手段,赏是目的.美术鉴赏者必须具备美术基本知识和识别美术类别和一般方法,同时鉴赏者创造性的参与才能是美术作品的意义得到完善和升华.
美术欣赏课走进小学学校园是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提高学生的素质,最根本的问题是要提升整个民族的艺术修养及文化传承。美术欣赏的最终意义,就在于使学生的情感得到陶冶,思想得到净化,品格得到完善,从而使身心得到和谐发展,精神境界得到升华,自身得到美化。
1、教育价值——符合艺术教育的根本,增强正义信念
从小接受美术欣赏有益于学生灵魂的雕铸和人格的完善。艺术教育注重开发和挖掘人自身的潜能,并致力于培养人的自尊、自信、自爱、自立、自强意识,不断提升孩子们的精神文化品味和生活质量,而达到因时间推移,孩子个体的成长,提升全民族的艺术继承和发展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与完善。正如恩格斯所认为的那样,包括智力、体力、思想、道德、意志、信念、情感等各方面,全面发展是一专多能的素质型发展。鉴于此,学生的艺术素养已经日益融入时代的潮流之中,倍受人们的重视与关注。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美术鉴赏作为美育的一种手段,在促进学生灵魂雕铸和人格完善的全面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我们大家熟悉的西班牙画家毕加索的作品《格尔尼卡》,他以超空间的绘画表现了 “战争、混乱、凄惨”的主题的这幅壁画。是一件具有重大影响及历史意义的杰作。画面表现的是1937年德国空军疯狂轰炸西班牙小城格尔尼卡的情景。此画是受西班牙共和国政府的委托,为1937年在巴黎举行的国际博览会西班牙馆而创作。此画结合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风格,整幅作品,画家用繁多的人物,动物交织在一起造成群体性的场面的景象。表现痛苦、受难和兽性:画中右边有一个妇女举手从着火的屋上掉下来,另一个妇女拖着畸形的腿冲向画中心;左边一个母亲与她已死的孩子;地上有一个战士的尸体,他一只断了的手上握着断剑,剑旁是一朵正在生长着的鲜花。画面以站立仰首的牛和嘶吼的马为构图中心。画家把具象的手法与立体主义的手法相结合,并借助几何线的组合,使作品获得严密的内在结构紧密联系的形式,以激动人心的形象艺术语言,控诉了法西斯战争惨无人道的暴行。呼吁全国人民只有团结起来,共同奋斗,积小胜为大胜,才能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当我们看到这件作品时,无疑会受到教育,会使学生产生一种呼吁和平的情感。
2、认识价值——满足学生的审美需要,提高和培养审美能力
在小学中高年级美术欣赏课上,通过适量地、符合学生年龄特征欣赏优秀艺术作品,就会逐渐具有和提高感受美、理解美的能力了。这里不单单是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问题而是如何发展学生的价值取向问题。提高学生对美术意义的认识,培养他们正确的审美理想,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因此,通过美术欣赏对美和艺术增进理解,无疑对提高文化素质和思想境界,都会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3、 人文价值——帮助学生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领域
通过鉴赏美术作品,可以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领域,这是毋庸置疑的。
如宋代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生动反映了北宋都城汴梁的繁荣景象。其中对各色人的生动描绘已成为人们认识宋代社会、服饰、风俗、技术、建筑、市场等的第一手资料。就是在这种鉴赏活动中,是美术作品为我们提供了种种与他人产生共鸣的经历与感受,能够以一种艺术的眼光和态度看待周围的一切事物,并获得一种全新的洞察力。
再如《三彩陶骆驼载乐俑》,唐代鲜于庭诲墓出土的三彩陪葬俑,为三彩技乐俑中的罕见珍品。这组艺术珍品,采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制成,具有强烈的艺术生命力和巨大的感观吸引力。骆驼体态雄健,昂首张口,站立长方形底板上。背上搭一圆垫,垫上架平台,上铺菱形方格长毯,周围垂绿色流苏。七名神情各异的男乐俑盘坐平台四周,分别执箫、笛、箜篌、琵琶、拍板、排箫、笙等乐器,正全神贯注,管急弦繁演奏;中间站一姿态婵媛的女舞俑似合着节拍翩翩舞袖,宛转歌声,呈现一派欢乐热烈的气氛。观者犹如听见悠扬的乐曲,看到婆娑的舞姿,从而陶醉在其中。
唐代陶瓷技术有了突飞猛进发展,除了南青北白瓷业之外,三彩陶器在唐代烧造达到鼎峰时期,创造了浓艳瑰丽的唐代艺术风格。三彩陶器是一种低温铅釉陶具,制造时入窑两次,先烧釉,釉以铅为熔剂,高温下呈玻璃状可流淌。唐三彩正是利用这一特点,使不同色釉于高温下交混,制造出绮丽的艺术效果。唐三彩技术除器物外,广泛运用到偶人禽兽雕塑的装饰上。绝大多数的唐三彩用于殉葬,极少用于日常生活。唐代的厚葬风气也推动了三彩业的发展,使三彩成就达到前无古人的巅峰状态。
4、创造价值——美术鉴赏可以娱情怡神,激发想象力培养创造性
通过鉴赏不仅使人视觉愉悦、心情舒畅,更在于美术作品都是通过点、线、面、色彩、空间、肌理等形式组成,所以画面上的节奏感、韵律感会对人的视觉产生影响,进而使人产生联想。因而,当我们在鉴赏美术作品时,不管是遇见那些赏心悦目的写实作品,还是一些现代派艺术家的抽象作品,都会使我们获得一种喜悦与满足。认识世界。对美术作品鉴赏的过程中,也更能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陶冶情操激发创作热情与创造能力。就拿米罗的作品来看,米罗的超现实主义绘画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简略的形状、强调笔触的点法、精心安排的背景环境,奇思遐想、幽默趣味和清新的感觉。在米罗的画中,使观众不可抗拒的魔力到底是什么呢?是形吗?在他的画中没有什么形,而只有一些成份,一些形的胚胎,一些类似小孩子在墙上乱涂乱画的原始形状,类似原始人在山崖上刻下的标记。是色吗?米罗的颜色简单到只有几种基本色:蓝、朱、黄、绿,他精打细算地使用它们,可准确之极。米罗作画以漫不经心地笔划在画布上自由弯曲伸展游动,毫不考虑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空间深度的要求,血红色或古蓝色的各式形状,散布在深浅不同的背景上,大小相间着的黑点、黑团、黑块,像爆炸四溅的宇宙流星。这些假装漫不经心乱涂出来的稚拙形状,被脐带缠得乱七八糟的胚胎,似鬼魂、石珊瑚、活动的变形虫、各种乱针线,它们共同构成一个反复无常的滑稽世界,一个多彩多姿的梦幻世界。布雷东说:“米罗可能是我们所有人中最超现实主义的一个。” 当我们看厌了画室作品、美学示范、华丽词藻之后,在米罗的画中找到了清新的水源,它平静地清洗我们的一切陈规俗套。他是位拒不承前,也不想超越任何人,更不想启迪后人的画家,他只是以史前人类或儿童的方式去作首次的发明;他不讲我们时代使用的任何语言,而是我们时代人梦想和思念的伊甸园;他简单之极、天真之极,他在现代艺术中占有一席不是最高的,然而却是无人争夺的地位;这就是他全部的人格和艺术的魅力所在。
总之,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对古今中外优秀美术作品的欣赏,对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塑造健全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美术鉴赏课的学习发展学生形象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人文素养,提高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培养文明合格的下一代,具有重要的意义。
上一篇:适性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