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试卷我做主
滕昌英 201609
试卷是学生学习成果展示的一种书面形式。考试时需要学生静心答题,准确计算、积极思考,充分地将自己的所学所思表达在试卷上,才能取得自己满意的成绩。这个主别人是做不了的。
在我的课堂上,批改后的试卷仍然由学生做主。老师们批改试卷后,都要花至少1节课时间评讲。很多年里我曾采用这样的做法:发下试卷(为防止学生只顾看试卷不听课有时不发下试卷就评讲),按试卷中题目顺序统计错误人数,错题人数多的重点评讲,错题人数不多的一带而过。一节课从开始上课讲到下课,考得好的学生听得索然无味,考分低的仍然有很多题一知半解,老师则讲得口干舌燥,批改试卷订正时仍然要单独给考分低的孩子进行单独指导。我想这些苦恼不少老师都经历过。
后来我在试卷讲评课堂上采用了这样几个环节,既节约了不少时间,教学效果也有了明显的改善。
第一环节:初看试卷。
大家都有体会,考完试后每个人最想知道自己的考试分数和做错的题目,所以我先发下试卷,以平复他们迫切的心情,使他们不必再貌似认真听课实则无边猜测自己的错题,让他们能够一门心思地听课;发下试卷后要求学生在同桌或者前后桌的4人小组内核对,看看有无老师的批改错误,包括对题被改错了和错误没有被发现,还要算算自己的总分计算是否正确。我不敢保证自己绝对没有批改错误,我也不介意学生发现我的错误,我想老师们能在学生面前大大方方地承认自己的错误其实正好可以展现自己的个人魅力,还可以培养学生不迷信权威的独立思维。同时也避免了批改性错误暴露在家长面前的尴尬。
组内同学互查试卷不但批改正确性比老师独自批改要高很多,而且还创造了供了同学之间互相了解互相学习的机会。
而让学生重新核算分数无形中又对学生进行了计算训练。
第二环节、再看试卷。
再看试卷分三步进行:
1、 自我检查、反省、思考、订正。
其实学生的很多错题是可以自我订正的,将试卷再看一遍,分析错题原因,反省自己的错题根源,寻找避免错误的方法,把会做却做错的题订正好。大多数的错误会在这一环节得到改正。而这些简单错误的评讲必然会妨碍学生的独立思考。
2、 向同桌请教,再看试卷时,如果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就和同桌商量。心理学中有一种现象,有时候同伴的影响比老师大许多,一般情况下,教室里的同桌学习水平会有合适的差距,正好便于同桌互相帮助。我经常和学生说起“教学相长”,在你给同桌讲题时一定会使自己的数学语言更准确,解题思路更清晰,况且“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你的同桌也一定有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所以学生们既不会羞于向他人请教,也不会放弃帮助他人的机会。我也曾就此在班级做过最佳搭档的评比。
3、 4人小组研究。
如果问题在同桌无法解决,可以在4人组内交流,更多的思想碰撞会在这时产生,孩子们在这个小组中个个有发言的机会,个个会有不同的收获。
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老师们不认为是问题的问题得到解决,也会有老师们认为需要重点讲解的问题轻松解决。每个学生都是主角,都被认可,多多少少还弥补了大班化教学中老师无法关注每一个人的缺陷。
第三环节,细看试卷。
在这个环节中,组员们可以将小组讨论中无法解决的问题提交全班,在班集体中寻求答案。此时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多是教师想要重点评讲的问题,也正是学生们学习的缺漏之处。此时的讲解一定会吸引绝大多数学生的注意力,这种情况下同伴或老师的讲解无疑会有非常高的效益。
在这个环节中要求教师一定要随机应变,随时提出自己的疑问,即批改中感知的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习惯于请解答正确的学生到讲台前讲解,而我则做这个学生的助教,一面帮他快速板书,一面提出一些问题,以便他的讲解能让全班同学明白;如果学生不能解答,我也只能亲自出马了。其实教师亲自出马的机会少之又少,我们的学生还是很能干的,考试时不会解答的题,往往在考试一结束就已经互相研究或向家长老师求教了。上课评讲时总是迫不及待地要展示自己。
可见第二环节的目的是解决个别的简单的问题,而第三环节的目的就是要解决普遍问题,这一环节要求教师在批改试卷时一定要观全局、抓重点,质疑时才能有的放矢,实现考试的终极目标---查漏补缺。
第四环节.放开试卷。
试卷评讲完毕并不意味着任务完成。试卷讲评课的第四环节是放开试卷介绍经验:1、考得好的学生向大家介绍自己的考试经验,可以介绍自己平时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等,也可以就题论题介绍自己的考试技巧;这次考得不好的同学可以介绍自己的考试失利的方方面面的原因;当然也可以介绍在课堂中各环节的种种感悟。这些经验和教训的介绍从同伴口中说出肯定比教师的说教有用得多。
说到底,试卷评讲课应该算是复习课的一种,在大多数学生都已学会的前提下,40分钟的课堂要将大量错题逐题评讲显然是不现实的,一方面时间不够,另一方面做对的学生毫无听课的兴致;但是如果只评讲普遍出现的错误,那些不典型的错题又得不到改正的机会,这些错题的制造者恐怕还是无法订正错误,需要教师个别指导,这样必然需要花费大量时间。
把试卷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做主,分析、订正、总结,这种矛盾自会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