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灵敏素质”的策略探析
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张永
摘要:综合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离不开灵敏素质,解读我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很容易发现,其中的最能测试出灵敏素质的项目就是50米快速跑。笔者通过查阅资料,从敏感期的概念中以及对发展青少年身体素质敏感期的界定得知:发展学生灵敏素质的敏感期为6~13岁,此年龄段对应的正是小学基础教育阶段,因此认定在此阶段发展和提高学生的灵敏素质是最佳时机。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50米快速跑;灵敏素质;随机
学生的身体素质中灵敏素质是不可或缺的。灵敏素质是指人体在各种突然变化的条件下,能够迅速、准确、协调、灵活地完成动作的能力,是人各种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在运动中的综合表现。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指出,50米快速跑的目的测试学生的速度、灵敏素质及神经系统灵活性的发展水平。而且50米快速跑是最易操作,在全国各地最公平的评测办法。
一、《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50米快速跑的测试所占比例与目的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衡量一所学校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指标,在多项测试项目中,50米快速跑是学生的必测项目。而且在这些测试项目中50米快速跑的分值所占比例为所有测试项目的20%。50米快速跑的测试目的是测试学生速度、灵敏素质以及神经系统灵活性的发展水平,50米快速跑距离虽短且动作简单,但是能反映出学生的灵敏素质。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发展学生速度素质的年龄阶段为10~13岁,而本文研究的对象是灵敏素质,年龄段是在6~13岁,因而要提高50米快速跑的测试成绩,前提是先提高学生的灵敏素质。
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50米快速跑评分标准与现状分析
学生阶段,50米快速跑成绩评价标准随着学生的年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说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成正比的,年龄增长,标准就提高。下表中是小学一至六年级学生50米快速跑国家评分标准(表一):
表一
|
男生50米快速跑评分标准 |
女生50米快速跑评分标准 |
|||||||||||
等级 |
单项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得分 |
|||||||||||||
优秀 |
100 |
10.2 |
9.6 |
9.1 |
8.7 |
8.4 |
8.2 |
11 |
10 |
9.2 |
8.7 |
8.3 |
8.2 |
95 |
10.3 |
9.7 |
9.2 |
8.8 |
8.5 |
8.3 |
11.1 |
10.1 |
9.3 |
8.8 |
8.4 |
8.3 |
|
90 |
10.4 |
9.8 |
9.3 |
8.9 |
8.6 |
8.4 |
11.2 |
10.2 |
9.4 |
8.9 |
8.5 |
8.4 |
|
良好 |
85 |
10.5 |
9.9 |
9.4 |
9 |
8.7 |
8.5 |
11.5 |
10.5 |
9.7 |
9.2 |
8.8 |
8.7 |
80 |
10.6 |
10 |
9.5 |
9.1 |
8.8 |
8.6 |
11.8 |
10.8 |
10 |
9.5 |
9.1 |
9 |
|
及格 |
78 |
10.8 |
10.2 |
9.7 |
9.3 |
9 |
8.8 |
12 |
11 |
10.2 |
9.7 |
9.3 |
9.2 |
76 |
11 |
10.4 |
9.9 |
9.5 |
9.2 |
9 |
12.2 |
11.2 |
10.4 |
9.9 |
9.5 |
9.4 |
|
74 |
11.2 |
10.6 |
10.1 |
9.7 |
9.4 |
9.2 |
12.4 |
11.4 |
10.6 |
10.1 |
9.7 |
9.6 |
|
72 |
11.4 |
10.8 |
10.3 |
9.9 |
9.6 |
9.4 |
12.6 |
11.6 |
10.8 |
10.3 |
9.9 |
9.8 |
|
70 |
11.6 |
11 |
10.5 |
10.1 |
9.8 |
9.6 |
12.8 |
11.8 |
11 |
10.5 |
10.1 |
10 |
|
68 |
11.8 |
11.2 |
10.7 |
10.3 |
10 |
9.8 |
13 |
12 |
11.2 |
10.7 |
10.3 |
10.2 |
|
66 |
12 |
11.4 |
10.9 |
10.5 |
10.2 |
10 |
13.2 |
12.2 |
11.4 |
10.9 |
10.5 |
10.4 |
|
64 |
12.2 |
11.6 |
11.1 |
10.7 |
10.4 |
10.2 |
13.4 |
12.4 |
11.6 |
11.1 |
10.7 |
10.6 |
|
62 |
12.4 |
11.8 |
11.3 |
10.9 |
10.6 |
10.4 |
13.6 |
12.6 |
11.8 |
11.3 |
10.9 |
10.8 |
|
60 |
12.6 |
12 |
11.5 |
11.1 |
10.8 |
10.6 |
13.8 |
12.8 |
12 |
11.5 |
11.1 |
11 |
|
不及格 |
50 |
12.8 |
12.2 |
11.7 |
11.3 |
11 |
10.8 |
14 |
13 |
12.2 |
11.7 |
11.3 |
11.2 |
40 |
13 |
12.4 |
11.9 |
11.5 |
11.2 |
11 |
14.2 |
13.2 |
12.4 |
11.9 |
11.5 |
11.4 |
|
30 |
13.2 |
12.6 |
12.1 |
11.7 |
11.4 |
11.2 |
14.4 |
13.4 |
12.6 |
12.1 |
11.7 |
11.6 |
|
20 |
13.4 |
12.8 |
12.3 |
11.9 |
11.6 |
11.4 |
14.6 |
13.6 |
12.8 |
12.3 |
11.9 |
11.8 |
|
10 |
13.6 |
13 |
12.5 |
12.1 |
11.8 |
11.6 |
14.8 |
13.8 |
13 |
12.5 |
12.1 |
12 |
|
自从2002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以来,我校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在日常的体育课中切实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练习。通过我校体育组努力,针对各个测试项目共同制作练习方案,每年我校上报学生成绩的合格率与优秀率的数据都在逐年上升,后在区里乃至市里名列前茅,后被市里选中为《市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点校。经过体育组在日常体育课中对学生的加强练习,学生在《市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中表现出色,同时所测成绩达优率高升,在去年被江苏省选为《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点校,而在本次的测试中,我校学生第一次参与《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又以出色的表现与优异的成绩摘得“《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点校”特等奖,这些都离不开我校领导的支持与体育组的通力合作。下表是近三年我校50米快速跑成绩的合格率与优秀率(表二):
表二
2013年50米快速跑合格率与优秀率 |
|||||||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合计 |
合格率 |
94.76% |
95.27% |
93.34% |
97.65% |
95.43% |
92.55% |
94.83% |
优秀率 |
49.22% |
52.36% |
47.16% |
48.93% |
49.05% |
50.66% |
49.57% |
2014年50米快速跑合格率与优秀率 |
|||||||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合计 |
合格率 |
96.33% |
95.49% |
97.28% |
94.54% |
99.03% |
97.15% |
96.64% |
优秀率 |
54.72% |
58.86% |
60.83% |
62.73% |
60.55% |
61.64% |
59.89% |
2015年50米快速跑合格率与优秀率 |
|||||||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合计 |
合格率 |
98.93% |
100% |
96.95% |
100% |
96.94% |
100% |
98.80% |
优秀率 |
68.32% |
78.14% |
77.77% |
86.09% |
72.17% |
74.23% |
76.12% |
从上表中不难看出,我校学生50米快速跑的合格率与优秀率都在提升。
三、提高50米快速跑中灵敏素质的策略
50米快速跑中,听哨音的快速反应、快速的起跑、中途的平稳快速以及终点冲刺的压肩,都是影响50米快速跑成绩的重要因素。而本文探究的是“灵敏素质”,因而快速的反应、快速的起跑和终点冲刺是笔者重点分析的对象,为此分别从以下阐述:
1.随机会变 ——“灵敏素质”初级要求
随机会变是指随着情况的变化身体本能的做出去应付。在学生注意力完全集中的情况下,学生能根据相应的信号做出相应动作,根据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的特点,只要多加提醒与强调,学生都能达到要求。但是要想让学生的灵敏素质得到发展与提高,还需制定更严谨的练习方案。
2.随机应变——灵敏素质终极目标
随机应变是指随着情况的变化灵活机动地应付。随机应变是灵敏素质中最高境界,是自身能力与指令完美的结合。综合经过练习,学生能在50米快速跑中达到随机应变的能力,最终达到测试出自身的灵敏素质的能力而且可以取得优异的成绩。
2.1快速反应
反应速度是指人体对各种信号刺激(声、光、触等)快速应答的能力。也就是说当人体接收信号刺激,到发生这一动作过程的时间。对于短跑运动员来说就是听到枪声到进行起动这一过程的时间。快速反应练习的方法手段多种多样,经过体育组老师的尝试,在众多的练习方法中,课堂上最终落实了几项练习内容,如:1.根据口令能迅速做出相反的动作;2.根据有效的口令快速的做出相应的动作;3.在原地、行进间或跑步中听各种口令做相应的动作(如:喊数抱人成团;加、减、乘、除简单运算得数抱团组合,看谁最快等。);4.一对一的听号追逐跑;5.听信号或看手势急跑、急停、转身、变换方向的练习;6.各种姿势听信号起跑(如:站立式、背向、蹲、坐、俯卧撑等姿势。)等等。通过反复的练习,学生能做到听到“信号”做出快速的反应。
例如:在小学一二年级(6—7岁)以趣味性高的反应类游戏(叫号跑;喊数抱团),这样的练习学生既有兴趣练习,有能达到很好的效果。三四五年级(8—10岁)竞争高的游戏(追逐跑;各种姿势听信号起跑),这个年龄段学生都比较喜欢激烈的具有竞争性项目;六年级(11岁)听信号或看手势急跑、急停、转身、变换方向的练习。
2.2快速起动
快速起动是在快速反应之后的动作,在快速反应目标完成后,这一动作紧跟其后。在众多的练习方法中,选择的是:1. 原地踏步转快速跑练习;2. 原地高抬腿转快速跑练习;3.行进间高抬腿转快速跑练习;4.原地摆臂转快速跑练习;5.小步跑转快速跑练习等等。在日常体育课中,与听“信号”结合练习,会取得功效。
2.3终点冲刺
这一技术动作要求学生在接近终点是上体有意识的前倾或压肩,也可以以最快速度冲过终点,做出这一动作时要做到自然灵活。练习的方法有:1.能力相当让距追逐跑;2.强追弱让距跑;3.抢“战壕”;4.追球跑或追圈跑等等。通过一系列的练习,让学生在最快速度的同时保持较长的距离和接近终点时快速、灵活的压肩。
综合以上三段的练习,并将此完美的结合,学生在50米快速跑中的灵敏素质就能够得以发展与提高(如上表二)。灵敏素质不仅仅在50米快速跑中得到发展与提高,像在球类、游泳、体操、武术等项目中也应当得到练习,在此就不一一详述了。
四、结语
本文是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测试学生灵敏素质的项目、灵敏素质的概念以及提高发展的敏感期进行探究,通过我校体育组的方案制定与实施,再对比近三年50米快速跑合格率与优秀率,初步断定本文的练习方法在我校是合理、可行、有效的。当然,这只是初步的探究,能否全面推广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此领域的研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