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6389
post:486389

张永 体育 提高《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灵敏素质”的策略探析

  • 发布时间:2016-09-02 13:29
  • 作者:张永
  • 点击量:

提高《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灵敏素质策略探析

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张永

摘要:综合发展身体素质离不开灵敏素质,解读我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很容易发现,其中的测试灵敏素质的项目是50米快速跑笔者通过查阅资料,从敏感期的概念以及发展青少年身体素质敏感期的界定得知:发展学生灵敏素质的敏感期为6~13岁,此年龄段对应的是小学基础教育阶段因此认定在此阶段发展和提高学生的灵敏素质是最佳时机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50快速跑灵敏素质;随机

 

学生身体素质中灵敏素质不可或缺的。灵敏素质是指人体在各种突然变化的条件下,能够迅速、准确、协调、灵活地完成动作的能力,是人各种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在运动中的综合表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指出,50米快速跑的目的测试学生的速度、灵敏素质及神经系统灵活性的发展水平。而且50米快速跑是最易操作,在全国各地最公平的评测办法。

一、《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50米快速跑的测试所占比例目的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衡量一所学校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指标,在多项测试项目中50米快速跑是学生必测项目。而且在这些测试项目中50米快速跑的分值所占比例为所有测试项目的20%。50米快速跑的测试目的是测试学生速度、灵敏素质以及神经系统灵活性的发展水平,50米快速跑距离虽短且动作简单,但是能反映出学生的灵敏素质。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发展学生速度素质的年龄阶段为1013岁,而本文研究的对象是灵敏素质,年龄段是在6~13岁因而要提高50米快速跑的测试成绩,前提是先提高学生的灵敏素质。

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50米快速评分标准与现状分析

学生阶段,50米快速跑成绩评价标准随着学生的年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说两者之间的关系成正比,年龄增长,标准提高中是小学一至六年级学生50米快速跑国家评分标准(表一)

表一

 

男生50米快速跑评分标准

女生50米快速跑评分标准

等级

单项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得分

优秀

100

10.2

9.6

9.1

8.7

8.4

8.2

11

10

9.2

8.7

8.3

8.2

95

10.3

9.7

9.2

8.8

8.5

8.3

11.1

10.1

9.3

8.8

8.4

8.3

90

10.4

9.8

9.3

8.9

8.6

8.4

11.2

10.2

9.4

8.9

8.5

8.4

良好

85

10.5

9.9

9.4

9

8.7

8.5

11.5

10.5

9.7

9.2

8.8

8.7

80

10.6

10

9.5

9.1

8.8

8.6

11.8

10.8

10

9.5

9.1

9

及格

78

10.8

10.2

9.7

9.3

9

8.8

12

11

10.2

9.7

9.3

9.2

76

11

10.4

9.9

9.5

9.2

9

12.2

11.2

10.4

9.9

9.5

9.4

74

11.2

10.6

10.1

9.7

9.4

9.2

12.4

11.4

10.6

10.1

9.7

9.6

72

11.4

10.8

10.3

9.9

9.6

9.4

12.6

11.6

10.8

10.3

9.9

9.8

70

11.6

11

10.5

10.1

9.8

9.6

12.8

11.8

11

10.5

10.1

10

68

11.8

11.2

10.7

10.3

10

9.8

13

12

11.2

10.7

10.3

10.2

66

12

11.4

10.9

10.5

10.2

10

13.2

12.2

11.4

10.9

10.5

10.4

64

12.2

11.6

11.1

10.7

10.4

10.2

13.4

12.4

11.6

11.1

10.7

10.6

62

12.4

11.8

11.3

10.9

10.6

10.4

13.6

12.6

11.8

11.3

10.9

10.8

60

12.6

12

11.5

11.1

10.8

10.6

13.8

12.8

12

11.5

11.1

11

不及格

50

12.8

12.2

11.7

11.3

11

10.8

14

13

12.2

11.7

11.3

11.2

40

13

12.4

11.9

11.5

11.2

11

14.2

13.2

12.4

11.9

11.5

11.4

30

13.2

12.6

12.1

11.7

11.4

11.2

14.4

13.4

12.6

12.1

11.7

11.6

20

13.4

12.8

12.3

11.9

11.6

11.4

14.6

13.6

12.8

12.3

11.9

11.8

10

13.6

13

12.5

12.1

11.8

11.6

14.8

13.8

13

12.5

12.1

12

                           

自从2002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以来,我校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在日常的体育课中切实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练习。通过我校体育组努力,针对各个测试项目共同制作练习方案,每年我校上报学生成绩合格与优秀率的数据都在逐年上升,后在区里乃至市里名列前茅,后被市里选中为《市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点校。经过体育组在日常体育课中学生的加强练习,学生在《市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中表现出色,同时所测成绩达优率高升,在去年被江苏省选为《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点校,而本次的测试,我校学生第一次参与《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又以出色的表现与优异的成绩摘得《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点校特等奖,这些都离不开我校领导的支持与体育组的通力合作。下表是近年我校50米快速跑成绩的合格率与优秀率(表二):

 

表二

2013年50米快速跑合格率与优秀率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合计

合格率

94.76%

95.27%

93.34%

97.65%

95.43%

92.55%

94.83%

优秀率

49.22%

52.36%

47.16%

48.93%

49.05%

50.66%

49.57%

2014年50米快速跑合格率与优秀率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合计

合格率

96.33%

95.49%

97.28%

94.54%

99.03%

97.15%

96.64%

优秀率

54.72%

58.86%

60.83%

62.73%

60.55%

61.64%

59.89%

2015年50米快速跑合格率与优秀率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合计

合格率

98.93%

100%

96.95%

100%

96.94%

100%

98.80%

优秀率

68.32%

78.14%

77.77%

86.09%

72.17%

74.23%

76.12%

               

    从上表中不难看出,我校学生50米快速跑的合格率与优秀率都在提升。

三、提高50米快速跑中灵敏素质的策略

50米快速跑中,听哨音的快速反应、快速的起跑、中途的平稳快速以及终点冲刺的压肩,都是影响50米快速跑成绩的重要因素而本文探究的是“灵敏素质”,因而快速的反应、快速的起跑和点冲刺是笔者重点分析的对象,为此分别从以下阐述:

1.随机会变 ——灵敏素质初级要求

    随机会变是指随着情况的变化身体本能的做出去应付。在学生注意力完全集中的情况下,学生能根据相应的信号做出相应动作,根据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的特点,只要多加提醒与强调,学生都能达到要求。但是要想让学生的灵敏素质得到发展与提高,还需制定更严谨的练习方案。

2.随机应变——灵敏素质终极目标

随机应变是指随着情况的变化灵活机动地应付随机应变是灵敏素质中最高境界,是自身能与指令完美的结合。综合经过练习,学生能在50米快速跑中达到随机应变的能力,最终达到测试出自身的灵敏素质的能力而且可以取得优异的成绩

2.1快速反应

反应速度是指人体对各种信号刺激(声、光、触等)快速应答的能力。也就是说当人体接收信号刺激,到发生这一动作过程的时间。对于短跑运动员来说就是听到枪声到进行起动这一过程的时间。快速反应练习的方法手段多种多样,经过体育组老师的尝试,在众多的练习方法中,课堂上最终落实了几项练习内容,如:1.根据口令能迅速相反的动作;2.根据有效口令快速的出相应的动作;3.在原地、行进间或跑步中听各种口令做相应的动作(如:喊数抱人成团;加、减、乘、除简单运算得数抱团组合,看谁最快等。);4.一对一的听号追逐跑;5.听信号或看手势急跑、急停、转身、变换方向的练习;6.各种姿势听信号起跑(如:站立式、背向、蹲、坐、俯卧撑等姿势。)等等。通过反复的练习,学生能做到听到“信号”做出快速的反应。

例如:在小学一二年级(67岁)以趣味性高的反应类游戏(叫号跑;喊数抱团),这样的练习学生既有兴趣练习,有能达到很好的效果。三四五年级(810岁)竞争高的游戏(追逐跑;各种姿势听信号起跑),这个年龄段学生都比较喜欢激烈的具有竞争性项目;六年级(11岁)听信号或看手势急跑、急停、转身、变换方向的练习。

2.2快速起动

快速起动是在快速反应之后的动作,在快速反应目标完成后,这一动作紧跟其后。在众多的练习方法中,选择的是:1. 原地踏步转快速跑练习2. 原地高抬腿转快速跑练习;3.行进间高抬腿转快速跑练习;4.原地摆臂转快速跑练习;5.小步跑转快速跑练习等等。在日常体育课中,与听“信号”结合练习,会取得功效。

2.3终点冲刺

这一技术动作要求学生在接近终点是上体有意识的前倾或压肩,也可以以最快速度冲过终点,做出这一动作时要做到自然灵活。练习的方法有:1.能力相当让距追逐跑;2.强追弱让距跑;3.抢“战壕;4.追球跑或追圈跑等等。通过一系列的练习,让学生在最快速度的同时保持较长的距离和接近终点时快速、灵活的压肩。

    综合以上三段的练习,将此完美的结合,学生在50米快速跑中的灵敏素质就能够得以发展与提高(如上表二)。灵敏素质不仅仅在50米快速跑中得到发展与提高,像在球类、游泳、体操、武术等项目中也应当得到练习,在此就不一一详述了。

四、结语

本文是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测试学生灵敏素质的项目、灵敏素质的概念以及提高发展的敏感期进行探究,通过我校体育组的方案制定与实施,再对比近三年50米快速跑合格率与优秀率,初步断定本文的练习方法在我校是合理、可行、有效的。当然,这只是初步的探究,能否全面推广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此领域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田麦久,主编.运动训练.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8:230.
  2. 刘同赏余荣芳. 灵敏素质及其训练手段的研究.运动.201110
  3. 王宝林.协调、灵敏素质的训练方法.中国学校体育.1997年06期
  4.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