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6281
post:486281

语文 《低年级写字“高效”教学的热讨论和冷思考》

  • 发布时间:2016-02-25 17:24
  • 作者:郭晓露
  • 点击量:

低年级写字高效教学的热讨论和冷思考

——苏教版第二册《识字6》写字指导课的反思

南京市珠江路小学  郭晓露

苏教版语文第二册《识字6》是一篇文质兼美的词串韵文。全篇12个词语,8个生字。在接受词串教学专场教学展示的任务同时,我们也接受了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一节课,教完词串,做到会读会写会背,还要有最少10分钟练字时间

而这十分钟时间,教师要指导一年级学生写好8个生字

在我们平时的课堂,这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带着疑义,我和执教的小孙老师开始了一次次备课和思考。在“追求高效”的压力之下,我们热烈的讨论备课思路,收获着思考的甜蜜,也摸索着通向“高效”路径。

热讨论:高效从哪里来?—— “字的嬗变

低年级写字指导,对学生最有帮助的就是口诀。在同行帮助下,口诀编好了,我们的第一次讨论就是围绕这个口诀展开的:

“女字里口诀里那句‘写左看右,同时落地。’是指哪个笔画?”

“是女字第二笔撇吧。就是丿尖和点尾最后落在同一条线上。”

“那是不是不能叫同时?”

“嗯,对,学生会糊涂的。那就改了吧。”

“讲完女字,再讲奶字,是不是太罗嗦?可不可以先讲女字,再讲女字旁,有对比,学生容易理解?”

“那女这个字和女字旁到底有什么不同呢?”

“我们俩都练练,找找感觉?”

“好。”

于是,最后“女”字的写字指导设计,变成了这样:

 

 

 

(1)我们先来看这两个字:

:女字单独写时要注意:点点对齐,手臂伸长,撇画出头来。(教师范写)

字变偏旁,撇要竖一点,撇长点短、提画不出头。

:奶是什么结构?左右结构比?

点点对应,斜而不倒,撇左藏小球。(教师范写)

请小朋友先写这两个字,

书写指导:

临写时要注意:整体看结构、一笔一笔描、照着样子写,笔尖走得快一点。

每个生字描一个,写一个,写得快的比一比再写一个

 

在最后的课堂教学中,“女”和“奶”的指导(包含范写)时长46秒,学生练习时间为2分钟。

一个写字口诀的嬗变,一个教学过程的嬗变,背后所给予我们的思考却是丰富的。

1、基于“生本”,才能实现“高效”。以生为本,就要切实地从学生“学”的角度思考“教”:写好这个字,学生需要注意什么?老师的口诀,学生能不能听懂?甚至,老师的口诀,会对学生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什么样的教学流程,更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

所以,在反复的“下水”练习中,我们发现规律;

所以,一句“同时落地”的口诀,我们反复推敲表达的规范与准确;

所以,变单个字指导为对比中指导,用“找不同”抓住低年级学生易于分散的“注意”,加深理解和记忆。

2、追求“高效”,才能实现“高效”。10分钟写好8个字,要指导,还要给学生充分练习的时间。这样“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为什么最后能够得以完成?因为有“高效”的追求。

因为10分钟要写8个字,所以我们的写字要点,力求简明精准,“一招制敌”,花架子和教师个人才能的展示统统靠边,学生听懂接受才是“王道”;

因为10分钟要写8个字,所以我们的写字指导,力求一专多能,“有容乃大”:

①“女”到“女”字旁:从一个字变为一类字,从技术变成规律;

②“女”到“奶”:从能写好,到会观察,会思考,从方法指导变成能力培养;

③“写”到“临”:从写好字到养成“写好字”的习惯——“整体看结构、一笔一笔描、照着样子写,笔尖走得快一点。”,从“着眼一时”变成“持续发展”。

像这样的讨论在备课上课的过程中时有发生,“是讲完女和奶学生写,然后再讲其余的字学生再写;还是讲完女和奶,继续讲其余的字,然后学生一起写?”“奶是撇下藏小球,还是撇左藏小球?”……

每一次的“热讨论”,都使我们不断地思考:学生需要什么?怎样才能更加有效地起到指导和帮助作用?而这样的“热讨论”,促发的是“真精彩”:

 

(2)丁和斗:丁字一竖写中间,斗字一竖靠右边。

教学“丁”和“斗”,一句话足矣:

 

 

(3)星和牵星和牵都是——(生说:上下结构),上下结构比宽窄;

是半包围结构的字,羽字左小右大,冲出包围圈。

教学“星”和“牵”,教学“扇”,渗透汉字书写的一般规律:

 

用这样的思路指导,10分钟8个字,完全可以达到。

课上完了,欣喜之余,我们也不禁开始反思:这样的“高效”,平时为何少看到呢?

冷思考:高效平时见不到?

带着这样的疑问,审视自己的课堂,我们发现,当前低年级语文课堂10分钟教学写字教学的低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现象一:要求不明。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第一学段写字教学要“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许多老师因为重视“美观”,因此写字方法指导面面俱到,“无微不至”,讲解冗长复杂,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甚至因为重视美观,造成学生一笔一画,如履薄冰,反复擦写,速度很慢。这样的写字指导大量占用学生练习的时间,造成学生练得少、写得慢、习惯差、费时长。

对策:明确要求,循序渐进。

分解课标不难看出,低年级写字教学的要求主要在三个方面:

(一)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

(二)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三)关注书写的规范、端正和整洁。

①重视“双姿”养成。在《识字6》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将握笔姿势的正确图示挂在黑板上,就是对学生无声的示范和指导;同时也是在提醒我们低年级语文教师,“双姿”养成不仅是低年级写字教学的重要内容,更是全学段写字教学的重要内容,要常抓不懈,持之以恒;要关注细节,一丝不苟。学习从根本上来说,是为人的生命成长服务的,写字教学也是一样。如果重质量轻健康,那是教师的职业操守所不能容许的。

②明晰习惯内涵。良好的书写习惯,包括规范的执笔姿势、正确的坐姿、观察字帖的习惯、描红的习惯、临写的习惯、认格写字的习惯、用笔的习惯以及书写态度的要求。南京市珠江路小学曾经认真梳理了小学生写字的良好习惯,并整理成列表,低年级教师不仅应该明晰,而且要牢记,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落实在每一个10分钟练字的过程中。

如何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类别

具体对策

一、保持正确的姿势

1、正确的坐姿:头正、肩平、背直、足安

               ②“三个一:一拳一尺一寸

2、正确的握笔姿势:五指歌  四点法

二、正确使用书写工具——

1、正确使用铅笔:选用HB木质铅笔;笔写粗了,可转动笔杆,调整笔尖角度即可变细;执笔轻松,落笔力量适中;不写时应放入笔盒。

2、正确使用钢笔:写前检测出水是否顺畅;笔尖受力均匀,不能用力太大;不写时立即套上笔帽;钢笔不出水时,切勿乱甩;每月清洗一次。

三 、正确地描红和临写

1、正确地描红:整体看结构,用心记笔路;一笔描到位,写完不复笔。

2、正确地临写:观察字形记笔顺,看清笔画记位置;关键笔画要留心,笔尖走的快一点。

四、在田字格中认真地写字

1、看清格和线;

2、认准笔画的位置;

4、想好笔顺与运笔;

3、一笔一笔写到位。

五、在方格中认真地写字

1、字居格中,上下左右间距相等;

2、大小一致;

3、标点占格,于左下格居中。

六、在横条格中认真地写字

1、字居格中,占三分之二;

2、大小一致;

3、字距相等;

4、行款整齐。

七、具有认真书写的态度

1、保持本面清洁,减少擦除;

2、字迹清楚;

3、有一定的速度;

4、善观察,善比较,乐于矫正;

5、明确提笔就是练字时

   

③细化书写要求。课标对低段书写的具体要求只有三点:规范、端正、整洁。那么何谓“规范”?何谓“端正”?何谓“整洁”?不仅学生不清楚,教师也是“跟着感觉走”,各念自家经。书写要求不细化,不具体化,又怎么能指导学生写出合乎要求的字来呢?

为此,我们搜集并对比了各地学校及国家硬笔考级的标准,经过总结归并和细化:

书写“规范”具体指:①遵循笔顺的规则;②笔画形态和书写正确清晰;③大小适宜;④用力恰当。

书写“端正”即“端庄平稳”,说白了就是指重心平稳,结构紧凑,穿插避让,(左、右;上、下;内、外;布白)注意平衡。字体不歪斜,字居格中不偏格。

书写“整洁”则主要是从“行款整齐”和“簿面干净”两个方面来做要求的。“行款整齐”不是说每个字的大小形态要一致,而是说整幅字(一行一排)大小大致相同,高低大致相同,上不顶天,下不落地,(规范)重心像串糖葫芦一样在一条线上。“簿面干净”具体说就是书写清楚,无用笔痕迹,无擦除痕迹,不脏、不糊(hù),这与孩子规范的书写习惯有很大关系。

明确了低年级写字教学的要求,教师的写字指导才有正确的方向。低年级教师一定要树立“循序渐进”的思想,不可求全、拔高。写好字不是“一日之功”,写字教学的“高效”一定来自于对学生“学情”的尊重和把握。

现象二:重视不够。

《识字6》的10分钟写字指导,就是奔着“高效”去的,教师反复钻研思考,反复揣摩提炼,才能做到指导精准,操作科学。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很多老师是不会花这样的功夫去思考、锤炼,安排教学。

对策:追求高效,识写结合。

①用好习字册。在《识字6》的写字教学中,教师当堂使用《习字册》配合识字教学,就很好地体现识字、写字二者的联系。通过对汉字书写规律的指导,结合语文识字教学,使学生在描红和临写的过程中,掌握生字,将学到的基本笔画的书写方法和汉字的基本构字规律运用到汉字的书写当中,逐步领会、熟悉汉字的笔顺规则,掌握不同笔画的搭配和穿插避让,掌握一些基本的写字技巧,学会规范、端正地书写。同时,通过这样的练习,也可以与语文教科书的生字教学同步,使得学生既巩固了识字,又练习了写字,取得语文学习和写字练习双赢的效果。

②突出重点,集中识写。在《识字6》的写字教学中,我们已经作出了有益的探索。“集中识写”要“突出重点”,这个“重点”有些是通过归类总结的规律,如“星”和“牵”的教学,渗透“山下结构比宽窄”的字形观察方法指导;有些则是通过相似笔画(或者结构)的区分,帮助学生掌握写字要领,学会观察方法,如“丁”和“斗”的指导,“女”和“女字旁”的比较。这样教学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由一个个讲,变成了一串串讲,一类类讲,既可以大大提高写字教学的效益,还能够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自主观察”的学习能力,有利于思维的发展。

现象三:专业

在《识字6》的10分钟写字指导中,教师当堂范写的字只有2个,其余的都是由PPT打出来的。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而在平时的教学中,PPT取代教师范写的情况也屡见不鲜,甚至愈演愈烈,有些老师竟然一个字也不能够当堂范写。为什么呢?说白了就是怕“献丑”。殊不知,其一,教师自己都不写,又怎么知道学生哪里会遇到困难,需要指导?其二,教师自己都不写,不揣摩提升,又有什么专业水准去指导学生写字呢?作为“专业技术人员”,如果学生写不好我们只能对他说:“多写几遍就好了。”那么我们的“专业”又表现在哪里呢?

对策:内外兼修,。

①勇于下水练“外功”。这个“外功”就是教师写字的功夫,自己看帖、认格,自己比较揣摩,自己修正提升。教师还应该多多练习在头顶写字,练习写大字的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精准有力,高效专业。

②勤学多思练“内功”。这里的“内功”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写字书法技能的一般理论,汉字书写规律的一般认识;二是脑科学、心理学、儿童认知理论、学习理论的学习。教师不是书法家,但是教师能培养书法家,因为教师“会教”。这里的“会教”不仅指“说得出门道”,更指“有门道地教”,指教师“教有策略”,“讲有针对”。

10分钟8个字,事实证明,写字教学可以“高效”,也应该“高效”。“高效”,才能充分保障学生写字的时间,真正提高写字教学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