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6219
post:486219

信息《品味别样的书——博客》

  • 发布时间:2016-02-25 13:48
  • 作者:林涛
  • 点击量:

《品味别样的书——博客》

 

   引言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种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经过思考和教师的点拨,自己解决问题。

在任务驱动中,任务设计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即使学生完成了任务,但是学生的能力却没有得到培养,这样的完成任务也不等于“任务驱动”。任务情境的创设可以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认识规律、年龄特征和学习水平,从课堂教学知识点入手,全面理解、剖析教材,将课程大纲的知识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分析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可以在怎样的任务情境中实现,在任务中溶入教学内容。让学生感到学习内容的新异,有一定挑战,学生想学,乐学。

本课是年级第18课《修饰个人博客》,主要讲述了建立博客后如何设置和修饰博客的方法,我设置了博客如书的教学情境进行了任务驱动以及情境创设教学方面的尝试。

   【案例描述】

同学们请注意看屏幕,下面进入这节课的广告时间?上课伊始,我就给大家抛出了这样的话题,一下子吸引住了学生,大家都安静下来好奇的盯着屏幕,感觉很新鲜。

于是我接着出示广告你还在为你的博客无人问津而苦恼么?你想让你的博客众人瞩目么?你想让你的博客与众不同么?你想成为人气之王么?你想拥有强大的粉丝团么?配合着紧张神秘的音乐,同学们的兴趣都被调动起来,这些你们都想要么?我接着重复了这句广告词,想~!学生们的回答也异常响亮,于是我趁热打铁,抛出新的话题,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热门博客,看完这些博客,大家来说说看,什么样的博客做能吸引你。

于是孩子们在欣赏完课件中展示的各式各样的博客后,开始进行独立思考和小范围内的讨论,看着他们认真的模样,我的心里很开心。讨论结束,学生们都踊跃回答,我觉得一个精美的页面最能吸引我经过我们的讨论,我们觉得博客的名字要能吸引人的眼球等等几位同学讲得都很好我说,通过大家的精彩回答,配合着悠扬的音乐,揭晓了广告的谜底——博客如书我发现孩子们脸上露出了少许的不解与疑惑,一本好书会有独特的书名,在书海中它能吸引你的眼球,让你忍不住打开它;一本好书会有精炼的卷首语,让你初识它;一本好书会有精美的印刷,让你爱不释手;一本好书会有清晰的目录,让你一揽全局了解它。伴随着优美的音乐,大家都仿佛徜徉在书的海洋中,很自然地将博客与好书结合起来,我接着说到一个好的博客就如同一本好书,它也拥有独特的书名——博客名、精炼的卷首语——博客公告、精美的印刷——博客模板、清晰的目录——博客分类

于是,本课需要了解的知识点博客名称、公告、模板、分类这些专有名词因为与书籍相联系而顺利的为大家所了解。

在大家哄然大悟的气氛中,我接着抛出了本节课的重头戏,也是任务驱动教学的任务尝试环节,“今天,我们就来共同研究博客的这4个操作,老师将这四个任务分发给每个小组共同研究,”我说就将手中的4个任务单分发给了四个研究小组的组长,小组长组织小组成员开始了热火朝天的集体讨论研究与尝试,看着孩子们讨论时的认真,我很感动结束后每小组推荐一名组员代表展示研究成果。

经过各个小组的汇报和讨论,本节课知识点很快为大家所掌握,博客如书,一个好的博客如同一本好书,值得你去慢慢的品味与回味,大家希望利用今天所学多多思考,让自己的博客更加出彩。

 

   【反思】

       从这个案例中我得到了这样几点体会:

    (一)在采用“创设情境任务驱动”的时候一定要给学生创造真实,良好的情境。

     因为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情感基础上的。所以,要让学生自觉自主地学习,首先要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吸引他们进入学习的境界。另外,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来看,学习总是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因此,我在上课导入时,创设“博客如书”这样一个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具有吸引力的情境,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产生学习的兴趣是相当重要的。

(二)在采用“创设情境任务驱动”的时候,要注意重视任务完成以后的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是否完成了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熟练应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学间相互协作的能力及创新的能力要及时给予适当的评价,以鼓励学生的兴奋点和成就感,这样则可以更大程度地激发学生为完成任务而努力实现目标的欲望。

(三)在采用“创设情境任务驱动”的时候要设计好任务。

     我认为任务的设计要具备以下四点:

     1、实用性,任务的实用性指学生能利用所学的知识,完成计算机的一些简单任务(如电脑绘画、文字处理、电子报刊、博客使用等)。

     2、开放性,设计任务时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使学生有发挥创造能力的机会。

     3、教育性,任务的教育性体现在任务的实施与完成过程中,传授或渗透给学生的思想教育、信息素养教育等内容,做到寓德于教。

     4、科学性,任务的设计不仅要考虑信息技术学科内容的知识结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学习特点,由浅入深、合理安排。

     总之,通过教学实践,在运用了选择难易适度,符合学生生理、心理发展水平的生活实例,通过完成典型任务,而达到教学目标的实现建立的任务驱动教学法之后,我深深地体会到这种方法把感知、理解、巩固、运用融为一体,比较容易被学生接受,并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使学生的信息素质得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