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风掠过心灵:99个感人的教育故事》
杨滢萍
《轻风掠过心灵》作者张文质,这本充满诗意名字的图书白底的封面印着淡蓝的和天空一样颜色的条文,看上去淡雅、朴素而温馨。封页上“轻风掠过心灵”六个清秀的字更是让我觉得清新宜人。翻开书本,是一则则短小的故事。我是一个感性的人,面对那些长篇大论的教育理论我会头脑发昏;而面对一个个有血有肉的故事情节,我则乐意去嚼,去品,去悟。
书中的一个个教育故事都让人感到亲切、自然,也让人感到振奋、感动。原来爱可以在无声无息中付出,不留痕迹的传递。打开第一篇《长大了想当新娘子》,一个二年级的女孩子,在同学们畅谈理想的时候,她激动的说:“老师,我长大了想当新娘子。”在其他人的眼里,二年级的孩子想当新娘子这是一个丢人、没有出息的想法,所以同学们都哈哈大笑,老师也笑,却笑着大声说:“老师希望你长大了当一位美丽的新娘子。”接着带头鼓掌。多简单的一句话,我觉得这是最美的一句话,因为它倾注了一位老师对一个无邪孩子博大的爱,维护了一个无知孩子可贵的自尊。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做的不单单是在课堂上做到驾轻就熟,我们应该以慈爱、和谐、人性的教育方式去解读自己身边的每一个孩子,呵护孩子的心灵,关注孩子的成长。
故事《为你点亮心中的灯》中,“海”是个令老师烦恼不已的孩子,上课从不举手,提问从不回答,迟到是家常便饭,三天两头不做作业,老师问起来,更不会作解释……是一个老师在用完所有“招数”之后却还是“涛声依旧”的孩子。但当老师“走进”他的家庭时,问题的症结被慢慢找到了:由于父亲患有精神病等诸多因素,他从小受到了太多的歧视……当老师哽咽着向同学们说起孩子的家庭中的不幸时,唤起了同学们心中原有的纯真和善良,于是在老师、同学们的共同帮助下,“海”进步了。
老师对孩子有爱,孩子之间也有爱,现在孩子成熟的也越来越早,爱情也在萌芽,时不时会有爱情风波,而这也是老师比较头疼的问题,一旦出现该如何处理,禁止?放任?但是故事里老师处理的很自然。要用恰当的方式引导孩子,作者讲:错不在孩子,而在我们的教育,作为一名教师,有责任、有义务不让自己的教育犯错误。在一场爱情风波里,老师放学时把小涛叫到办公室:“听说你喜欢某某?”孩子有些吃惊,低下了头,其实这是所有老师都会做的,可是下面,这位老师不一样,老师轻声接着问:“你为什么会喜欢她们?”“不知道”“那他们喜欢你吗?”“不喜欢”“为什么?”“不知道”老师告诉孩子他知道为什么。因为那两位女生长得可爱、漂亮,学习成绩优异,不仅你喜欢她,老师和其他同学都喜欢她。她为什么不喜欢你呢?你的家庭情况较好,爸爸给你的零用钱多,可是这并不是你的优点啊!作为学生应该努力学习,你的一切是你爸妈给的,不是自己挣的,当然不值得你骄傲,如果你想让她们喜欢你,要努力学习,将来做一个有用的人。孩子优点疑惑,但还是在思考着。之后这位老师还在班级里找了个时间专门说爱,通过努力,让孩子的爱具体化、放大化,变为善于变化的兄弟姐妹、同学们之间的爱,成人与孩子之间的喜欢。
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如“少了钱谁也不干”“孩子,是你教会我思索”“老师,上一节音乐课把”“我是虫虫班主任” 诊治“星期一恐惧病”等等。 幽默故事《我是“虫虫”班主任》则展现了童心未泯的老师以QQ的幽默方式与同学们沟通交流,而且QQ里的班主任形象温柔可爱,善解人意,一个个妙趣横生的小插曲自然拉近了师生的心灵距离。《宽容是生命的一种香味》更是意味深长,告诉我们孩子脆弱的生命需要宽容,需要呵护,“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九十九个故事,九十九道教育的技巧,九十九次生命的唤醒,不,不仅仅是这些,这更是人性光辉的照耀,更是圣洁师爱的温润。
有些孩子的提问真的让人无法招架,“无法弥补的心灵亏缺”,在毛孔荣老师浓浓的愁绪中一直埋藏着无比的惭愧:下课铃声响起,王宁却眼直直地瞪着老师问道:“老师,您说,人活着到底是为什么?人死了有没有灵魂?”因王宁有着特殊的家庭,课上他的表现也比较异常,毛老师感觉到要慎重回答他,但考虑到已下课,而且要急着赶车回家度周末,虽然从他的眼神中读出了期待,老师还是决定下星期一找时间和他讨论。但也就是在这个周末,王宁却永远地离开了,为了继父卖了他挖的几斤冬笋买烟缸而去服毒自杀。多年过去了,毛老师时时活在反思与自责中,虽然看见了王宁丧失了活力,但就是没有伸出温暖的手去拉一拉他,让他轻易失去了生命,而且带着没有给他答案的问题。字里行间无不看出毛老师对自己的谴责,对王宁之死的心痛。所以正如毛老师在反思中所说:应该去关注学生这美好可爱的生命个体,关注他们每天在你面前闪现的点点滴滴,真正地走进他们的生命,与他们融为一体,教给他们热爱学习、懂得学习的同时,更要教给他们如何挑战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如何快乐地活着,好好地做人。
又如 “为我立‘墓碑’的孩子”,当“林义忠之墓”几个大字刺入林老师眼帘时,林老师当时差点崩溃了,但他并没有大发雷霆,一味地指责学生,他把学生的这种行为归结到自己身上,可能是自己的过失与错误,造成了他的误会与痛恨,他用玩笑似的话语化解了当时的尴尬:确实,他的这种想法与做法令我一时无法接受,但他恨中还是带有三分的崇敬,毕竟,他还为我立碑以做纪念吧。同学们笑了,老师也笑了。可能这只是孩子的一时赌气、一时无知、一时冲动搞出的恶作剧,林老师用沉稳、理智的方式处理这一突发事件,通过之后的沟通交流,更使学生和他的矛盾得到了最终的化解。
读完此书,对“教育是一门艺术”有了重新地认识。用“心”做老师,把更多的精力与关注投放到所有需要“阳光” 抚慰的学生们的身上,似轻风掠过心灵,伴随他们快乐成长每一天。“阳光总在风雨后”,原来如此棘手无奈的教育工作也会变得创意无限,这正取决于教师阳光的心态、平等的视角、智慧的策略。书中九十九位灵动创新的教师在与我们一同反思,一同成长,都在用心去捕捉每一个动人的瞬间,去拨动那一颗颗稚嫩的心弦,品味教育生活的烂漫与感动。是的,擦亮眼睛去发现,唤醒耳朵去聆听,敞开心扉去包容,师爱的故事还会在延续,教育正是爱与心灵最美的和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