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2977
post:492977

魏俊晨读后感

  • 发布时间:2013-09-11 11:16
  • 作者:於小丽
  • 点击量:

“质性敬业”:教师专业成长的飞跃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魏俊晨

一个教师,到底能走多远,某种程度上,要看这位教师是否敬业。敬业,不只是对本职工作的热爱和钻研,更重要的体现了一种职业道德。我所理解的“敬业”是:教师对教育工作“肯做、会做、做好”。

朱良才老师认为,当代教师的敬业有两种,一种是“量性敬业”,另一种是“质性敬业”。“肯做、会做”是量性敬业的体现,而“做好”则是“质性敬业”的表达。

一、肯做——敬业的基石

肯做,是敬业的基石。对待工作肯不肯也是一个人是否爱岗敬业的直接表现。当教师有了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才能在教育工作中将教育才能真正发挥出来,才能忠于教育事业,献身教育事业。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有勤勤恳恳、乐于工作的态度,以及教书育人的才能和高度的责任感。

二、会做——敬业的核心

从教师自身来说,除了有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还要充分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以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不断努力地提升自身的教育才能,彰显恪尽职守、爱岗敬业。肯做、会做式的敬业实质就是教师只注重在教学中投入的时间与精力的数量,而忽略了所投入的时间与精力的效率。时间长了,教师就不可避免地进入了职业倦怠期而改变这样状况的做法是,逐步调整自己,变“量性敬业”为“质性敬业”。

朱良才老师将自己从业前10年的经历归纳为量性敬业,从此出发,开始有了自己的思想,不再光顾着埋头教学,不再满足于自我复制,开始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感觉到自己有了一股底气。

三、做好——敬业的升华

做好,做到精致,敬业的最高追求,这也是朱良才老师所提倡的质性敬业。何谓“质性敬业”,朱良才老师认为是通过内涵性投入,如开展创造性的教学活动,发展教师的德行,以情智提高教育质量的教育。教师在从事任何教学工作时,都要考虑其教学效益。质性敬业主要依靠教师的巧干精神。

用智慧做学问,用心做事情,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和素质,才能更好地完成教书育人的重任和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教师用“心”教育工作上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责任心,二是爱心,三是耐心。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一个教师,到底能走多远,最重要的还是教师自己,是教师自己的毅力、坚守、信念和智慧等因素,决定着教师最终的成就。

无论魏书生、薛瑞萍、罗恩·克拉克还是朱良才,他们都是不甘于平凡、有追求的教师,都是将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当成一生所追求的事业来前行的教师。

作为教师,就要在自己的工作领域内,培养认真踏实、恪尽职守、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以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虔诚的心态高质量、高标准地完成本职工作。从感情层面来说,教师要热爱自己的工作,真心真意地投入,这样才能长期保持对工作的热情,才能保证无论教学过程是否顺畅,都能做到一如既往,以自己的工作热情及对学生真诚的爱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智慧层面来说,教师应该能够科学地规划自己的事业,正确地对待自己,成功地发现自我,客观地分析自我,在教书育人过程中主动发展和运用智慧,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益,不断创造出新的教育价值。

教师需要把课堂视为生命活动的一个场所,进行全身心的投入———投入理想、信念,投入情感、热情,彰显个性,实现自身的理想人格。

下一篇:孙权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