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2603
post:492603

宋尚琴 读后感

  • 发布时间:2013-02-21 20:18
  • 作者:宋尚琴
  • 点击量:

《出类拔萃》读后感

南师大附小 宋尚琴

我带着一种不屑一顾的态度开始看《出类拔萃》这本书的。对于这种类似于《穷爸爸富爸爸》之类靠专业化的炒作而进入畅销书排行榜的图书,我向来认为是夸大其词的多一些。买回《出类拔萃》一书时,是真的不愿意多看,只是翻开第一页,看了看书的内容简介,浏览了一下目录,然后就让它躺在书架上了。

一日闲来无事,手头常看的书又一时没有找到,眼睛就瞄到了《出类拔萃》,封面上作者克拉克老师还是那样自信地笑着。我信手翻开书,看了起来,全当消遣。没曾想,这一看,还真是一直看了下去,不知不觉一本书都下去大半了,而自己一点都没有觉得累,相反地是感到很多地方和我平时想得就一样,有共鸣,一些零散的感触也就随着笔记录下来了。

其一,以轻松活泼的叙事风格吸引人。

教出优秀孩子的11种要素虽然不是完整的概括但绝对是将重要的精髓写了出来。虽然有11种要素之多,但是我在看的时候并没有感到一直在术语里转圈圈,倒是感到很有意思地在听克拉克老师诉说自己的教育小故事,感觉像是在和他一起走进他的生活之中,但是在不知不觉中我还是很清晰地知道他所要表达的一些主要观点。中国的教师其实每天也都是生活在类似的生活中的,如果中国的老师也能坚持这样叙事,我相信中国将出现不止一个罗恩·克拉克先生。

其二,以细致描写的操作细节指导人。

该书在介绍11中要素的时候,不仅仅是将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写出来,更重要的是这位美国普通中学历史老师还将自己每一种做法的操作细节也写得很清楚明了。比如在“自信”这一要素的介绍中,作者就详细记叙了自己在斯诺登小学实施“阅读复习”这个计划时自己的每一个操作步骤,以及学生们的反馈和自己时如何改进这种做法的。我们现在也在开展“振兴阅读”活动,其实也时可以借鉴这种方法的。这是一位老师平时的真正做法,完全可以放大到我们所有的老师身上,而不能仅仅局限在研究几节指导阅读的公开课,也许这位克拉克老师从未上过阅读指导课,但是我相信他的学生在他这种方式的激励之下,读书的兴趣和乐趣是很多的,是真正的阅读复兴活动,不是复兴于表面,而是从学生的内心深处复兴。

其三,以充满智慧的妙语箴言启迪人。

虽然不是什么至理名言,放之四海而皆准,想反有的话还不顺应我们社会的主流思想,但是从克拉克比下写出来,送到作为教师的读着眼前,还真能给人以宽慰和启迪。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关于“平衡”这一要素中的一段话:当我们面临选择是,有时我们必须牺牲工作,但不必感到内疚。我们必须在工作和工作以外的生活之间找到平衡;否则,我们会很快感到疲惫,而失去工作的精力或欲望,无法为社会作出更长久的贡献。这句话中“有时我们必须牺牲工作”这样的论调乍听起来,领导可能会很反感,但是细看下去,真是不无道理啊。我们平时不就是生活在一种疲劳当中吗,有的时候自己都感到吃不消了,但是为了不影响工作,一直在坚持直到病倒,反而给工作带来了更大的影响,也给自己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威胁。这是对自己和对工作真正不负责任的态度。我们的社会一直宣扬为了工作连身体都不顾的劳动模范,我觉得是不是应该从克拉克不太顺耳的话语中得到一点反思呢?其实在这本书里这样的箴言还真是不少,尤其集中在对校长这样的管理者的一些建议当中,完全是从教师和全局的角度提出建议,给人以可操作性的指导。

其四,以爱生敬业的工作热情感染人。

本书开篇第一章就谈到了“热情”这一要素,作者是把“热情”放在了11要素的首要位置来谈论的,可见“热情”是一种多么重要的要素。读完本书,一位真心爱学生,一心爱工作的美国中学历史男教师就生动地浮现在我们眼前了。从他每天所做的事情中,从他绘声绘色的讲述当中我们都感受到来自这位教师本身的热情,包括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这本书封面上他自信热情的微笑都能给我们以感染,这就是培养优秀孩子的首要因素——热情,我们拥有了吗?我在反思着自己。

一本书,没有费劲很快就翻完了,但是我的大脑里对这本书的思考却迟迟没有结束,还有很多新的想法不断冒出来,我对教育有了自己新的看法,看到作者在封面上自信热情的笑容,我对于教育的思考也将伴随着这样的热情继续下去。

上一篇:顾洁 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