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欣赏孩子
无意中在图书馆看到了周弘老师的《教你如何赏识孩子》一书,其实周弘和他的女儿周婷婷的事迹很早以前就听过,周老师总结他的教育经验出版了一系列的赏识教育的书籍,周弘老师的著作是非常有力量、非常感染人的。他通过自己对女儿周婷婷——一个聋哑孩子的成功教育实践,提出了赏识—成功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也就是说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天才,相信每一个孩子都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应该说,赏识教育的提出对于中国教育,特别是中国家庭教育而言是一剂良药。因为长期以来,中国的父母们习惯了对孩子指责、挑剔、贬低,孩子即使有了进步也被要求“不要骄傲”、“好上加好”,如果不如人意就更不用说了。缺乏赏识、肯定、赞美的激励机制,孩子的成长很多时候显得动力不足。但我真正认真仔细拜读的还是这本《教你如何赏识孩子》。
当我拿起这本书,首先翻看的是目录,就立即被一个个小标题吸引,如“与孩子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让运动充满乐趣”、“互换师生的角色”、“一个大拇指增添无穷的力量”等等,迫切的想读一读其中到底讲了些什么。细细品读那一个个鲜活的小故事,让我逐渐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让我受益匪浅,仿佛看到了生活中我孩子的影子,仿佛看到了我学生的影子,让我一下子明白了当我再遇到类似的事件时似乎我不再会慌乱失措,我知道应该怎样正确的处理。周弘老师曾经对赏识教育的十种解释我觉得很有道理,也让我感动,他是这样说的:
赏识教育就是父母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的教育;
赏识教育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符合生命成长规律的教育;
赏识教育是让父母孩子都学会翘起大拇指的教育;
赏识教育是化解孩子心结,让孩子心灵有个家的教育;
赏识教育是唤醒天下父母,让父母领取合格证的教育;
赏识教育是让孩子学会赏识目光看世界,形成良好思维习惯的教育;
赏识教育是让孩子学会自己快乐并带给别人快乐的教育;
赏识教育是让孩子学会与人和谐相处、做人中人的教育;
赏识教育是呼唤善良,启迪智慧的教育;
赏识教育让人学会感恩,启迪智慧的教育。
当我读完这十句话,真的觉得自己为人母,为人师,做得还很不够。
反思自己在教育中对孩子们的赏识还不够多,其实当前之所以强化“赏识教育”,首先因为我们惯常的赏识远没有达到理性的高度和人性的广度。说到理性的高度,大家不难发现,教师对学生,家长对孩子的“赏识”往往停留于一事、一时的褒奖与激励,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很少被提及到促进终生发展的高度去强化和发扬,孩子们也很少有这方面的自我反思与独立思考。谈到人性的广度,似乎教育者知晓的往往是对优秀孩子及孩子的优异之处进行“赏识”,对于所谓“另类”、“后进”乃至“不良”孩子及个别孩子身上所谓的“缺点”,缺少积极的认识,从而漠视一些孩子,漠视他们的心理及生命过程!这让我想到了我们班上的特殊孩子小豪和小淇,他们学习成绩不是太好,很顽皮,常常做出让老师头疼的事,但细细想来他们也有可爱的一面,小豪很热心,喜欢积极的帮老师做事情,虽然有时候是热心过了头好心办坏事;小淇喜欢画画,书包里常常是一大把水彩笔,她有着银铃般的嗓音,唱起歌来犹如百灵鸟。这些是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以前我不是没有看到,但他们不好的表现遮盖住了那一点“闪光”让我忽视掉了那一点点可以欣赏的地方,现在我想重拾对他们的欣赏,希望下学期在我的赏识之下他们能有那么一点点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