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绘本 创意快乐
——读《绘本赏析与创意教学》有感
早就买了这本书,一直没时间读。暑假终于闲下来,可以好好与自己喜欢的书为伴。《绘本赏析与创意教学》这本书给我带来不少乐趣,原来绘本不仅可以读,还可以用来玩!
我家里的绘本不少,以前就只是因为喜欢书中的故事就买来收藏。读一个绘本很快,几分钟就读完了,知道大概的主题思想,看看图画就可以了,也没有深想。看了《绘本赏析与创意教学》这本书之后受到启发,感谢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让我有意识地从一个联想到多个。
绘本画面中的背景也是有意义的。我以前读绘本从不关注绘本背景的色调,但书中提到背景的色调也可以反映人物的心情。比如,《大卫,不可以》这个绘本中每一页背景的颜色也是观察主角心情的指标:用椅子垫高去拿饼干罐的那种紧张情绪——绿色,或是不能看电视那种又沮丧有生气的感觉——浑浊的紫色,还有惊慌失措时的心情——蓝色。这让我立刻想到了《长花的男孩》这个绘本,故事一开始介绍男孩的家事时,画面的色调多用浑浊的墨绿色、深咖啡色,让人感到阴冷。的确,男孩来自一个怪异的家庭——住在孤寂的山上,叔叔喜欢驯养响尾蛇,兄弟们都可以变形成为动物。而主人公男孩儿林克最为特别,每当月圆的时候,他的全身都会绽放出美丽的花朵。虽然因家族的怪异,林克很少与同学交往,但他的真心帮助和倾力付出打动了女同学奎兹。舞会上,画面中其他舞伴的颜色都如淡灰色的影子一般,只有林克和奎兹运用了彩色,一束月光透过窗户照射进大礼堂,正好洒落在他们的身上,为他们的身影镀上亮亮的银色。看到这幅画面,我想他们的未来一定是一片光明的。果然,结局如童话般美满。这就是背景色调带给人的暗示和强调作用,阅读时关注这些细节也可满足阅读期待的心理体验。
画面中的细节更值得玩味。这又让我想到了《摇摇晃晃的桥》这本绘本,我喜欢它是因为故事情节的曲折多变,故事的涵义给人启示,但我一开始并不喜欢上面的图画,因为那笔触显得很粗糙,几乎看不到柔美的线条,有的画面布满随意滴落的颜料和错乱的线条,而故事中那两个主角的形象也极其简单,可以说这绘本的画风与我喜欢的精美细腻相差甚远。但读了《绘本赏析与创意教学》之后,我又重新读了一遍《摇摇晃晃的桥》,发现作者这样的笔触与故事的情节和人物的心情再契合不过了!故事中一只狐狸和一只兔子被困在摇摇晃晃的独木桥上,形成刚好平衡的力量,桥下水流湍急,谁轻易动一动就可能落得个桥毁人亡的下场,于是兔子不能逃生,狐狸也不敢追兔子。狐狸和兔子心中的恐惧、不甘,行动与不动的矛盾心情不正像那桥下四散零落的水滴吗?原来这错乱的线条是有意为之。再看两个主角,虽然造型简单,但细看每一幅画的表情都不相同,狐狸的贪婪、狡黠,兔子的机警,以及突如其来的险境让他们陷入惊恐,在独木桥上的僵持、歇斯底里地对吼,再到后来的互相怜悯、安慰、携手逃生,这一红一灰的两个小家伙表情丰富,让人忍俊不禁!画面虽不精美,但幽默感十足。
其实,只要开动脑筋稍稍联想一下,就能发现许多由绘本引发的娱乐活动。阅读《小蓝和小黄》,可以用水彩颜料喷画;阅读《我爸爸》可以玩“我家是动物园”的游戏;阅读《云朵面包》,可以动手来个云朵面包DIY;阅读《大脚丫跳芭蕾舞》,还可以欣赏一段芭蕾舞剧呢!
《绘本赏析与创意教学》这本书给绘本阅读带来了革命,让我们不要只是坐着读书,而是活动起来,让自己和孩子们都因绘本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