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生学习的自由与幸福
——读《好老师是自己找的》随想
“教与学的活动,其实跟孩子在沙滩上的游戏差不多,所有的成果都会随着时间与潮流,从无到有再到无,重要的是,过程里的愉悦跟心醉神迷。”著名教授杨茂秀在自己所著的《好老师是自己找的》一书中如是说。
《好老师是自己找的》这本书,处处充满智慧,让人既惊又喜!《好老师是自己找的》为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尊师园书坊”年度图书之一。书中收集了很多令人感觉温暖的教育故事,当然,也有一些让人感觉无比沉重的故事。这些故事导引出对教师特质及教育现况的分享,帮助大家更进一步地深入思考教与学、成长与改变的意义。
每个孩子都是珍贵的生命,敏感而顽强,需要悉心地呵护和理解。作为教师,应该以什么样的心态去捕捉、体会其中的神秘?什么样的老师才是“好老师”呢?杨茂秀教授告诉我们:“教师这一行,最根本的良心不是教学之心,是关怀之心。”教与学的成果,最终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经历从无到有再到无的过程,重要的则是过程里的愉悦体验。
学校有太多的“必须……”,会让孩子产生厌倦学校、逃避学习的消极情绪,而这些“麻烦”又迫使学校采取更为严厉的措施。如此,学习的乐趣完全丧失。试问自己,我们有时是不是太急于“教会”孩子们了?我们是不是等不及孩子们自己去发现?有时我们太关注于教,却忘了给他自己选择、自己活动、自己去体验成功与失败的机会。我们需要真正以孩子的快乐和健康成长为目标的教育,允许学生课间玩乐,允许学生冒险……给他们学习的自由与幸福。
“最好的老师常常让学生觉得没有学到什么,而实际上,老师是在不知不觉中教会学生很多东西。那些东西,就是学习的乐趣、学习的意义、学习的方法。”我们的教育不是要对孩子反复叮嘱该怎么做,必须怎么做。但我们可以用自己的行动自己的兴趣爱好去影响孩子们。我们积极地笑着面对生活,孩子们也会热爱生活;我们宽容孩子们的小小的失误和错误,孩子们也会变得宽容;我们做任何事情坚持原则,孩子们也会有原则性。
好老师对学生而言,是宝贵的礼物,他们用心付出,让学生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变得更好、更有勇气,树立他们的自信,让他们学会快乐……不管何时何地,都有好老师出现,不论任何人或事物,都可以成为“好老师”。好老师不限于在课堂上的教育,更多的是生活层面里寻找到的智慧和感动。
正如书中所言“材料如果可燃,星星之火够了,自然就烧起来”。一个好的老师能够在孩子需要的时候,给他不一样的温暖,“点燃他成长的光芒”。教育的终极目标,绝不仅仅是分数意义上的“成绩”,也不能仅仅是功利意义上的“成功”,而应该是幸福意义上的成长!
33篇古今中外动人心弦的好老师故事,点燃了老师这个行业最深层的生命。就从现在开始。一起来读《好老师是自己找的》吧,也一起来记录并与别人分享我们自己的教育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