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应该做这样的教师
——读《今天可以这样做教师》有感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甘泉
教师,多么神圣的字眼,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幸运地成为这个行列中的一员,在数十年的教学生涯中兢兢业业,勤勉踏实,自认为尽职尽责,无愧于教师的称谓。然而这些天来读完赵国忠先生的《今天可以这样做教师》这本书后,我被那一个个平凡教师所创造出的一桩桩不平凡的事迹所深深震撼,他们真正无愧于人民教师的称号。今天,我们应该做他们这样的教师。
爱在细节中。
开学第一天对于大多数老师来说再平常不过了。无外乎点名、打扫卫生、发放书本、强调纪律等等,年复一年地重复着这些熟悉而平常的事情。然而优秀教师的过人之处就在于把平凡的事情做得不平凡。俞玉萍老师开学在第一天就给每个孩子心中播撒下一颗美丽的百合花种,从此这朵幸福之花开在学生的心上。常丽华老师在开学第一天为孩子们安排了郑重的仪式,让孩子对以后的学习充满期待。还有苏联教师阿莫纳什维利,在开学第一天,和孩子们见第一面时就能叫出所有学生的名字,让孩子们倍感老师的关怀。美国教师开学第一天独特的见面礼——一个装着牙签、橡皮筋、创可贴、棉花球、糖果等的12样东西的牛皮纸袋。不仅形式独特,而且包含着深刻的寓意。对于这个平凡而又特殊的日子——开学第一天。他们能够以小见大,别具一格,从一开始就能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起学生的兴趣。这些都是教育的细节也是智慧的细节,一粒沙里看世界,一滴水里看太阳。优秀教师的过人之处就在这些细节中,我不禁想到了我校的校训:怀大爱心,做小事情,努力从小事情做起。
爱在教学中。
诚如书中所言,一个教师可以有很多理由成为优秀教师,但他们身上必然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拥有高超的教学艺术。余映潮,一位从田垄上走出的大师。他艺术地处理教材六法则,以及课堂上“简中求丰”的教学创意,让每一个听过他课的人感慨不已。李成良,无论是身为普通教师还是做了校长之后,他经常强调的一点是:熟背每一册教材,熟做每一道习题,熟记每一个学生。正是这种“勤”与“智”,铸就了他丰厚的底气。使得无论何时他都能游刃有余,化繁为简,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高效。还有以培养学生思维为己任的陈文胜;在课堂上重新演绎历史的美国教师菲利普·比格勒……他们的优秀源于他们对教学技艺的不断锤炼,源于他们的教学以对学生的关注为落脚点。源于他们对教学风格的准确定位,从而自成一家。无疑,我们每一位教师都有责任沿着这种指引和方向,一路思考,一路前行。
爱在信念中。
曾经流行过一句话:“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我曾经很怀疑这句话的可信度,但是当我看了这些老师所创造的的一个个奇迹后,我相信了。王金战老师缔造了让“倒数第一”考上北大的奇迹。孙维刚,让一个全部是世人眼中的所谓“差生”的教室里,百分之百的学生考取重点大学。还有创造第56号教室奇迹的雷夫。视孩子为己出的“差生”救星李圣珍……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这个世界上本没有“差生”,所谓“差生”,不过是人为标签化的结果。能否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客观、公正、公平地看待每一个学生的行为,应该成为衡量一个教师是否优秀的标准。所以今天,应该“眼里没有差生”地做教师。
爱在坚守中。
魏书生老师,用四个坚守——坚守理想、坚守信念、坚守宁静和坚守常识,缔造了中国教育永远的神话。薛瑞萍,自称“布衣”“草根”,却有着普通教师难以企及的广博精深的专业素养和人文视野,这些都源于她坚持积累自己的底气,坚守自己的梦想。还有罗恩·克拉克和朱良才等许许多多的优秀教师用自己的坚守和信念,在三尺讲台上挥洒自己的人生,将一个普普通通的教师的能量,将一方讲台的能量,发挥得淋漓尽致,巨细无遗。他们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一个教师,到底能走多远,外界因素不可或缺,但最重要的还是教师自己,教师的毅力、坚守、信念等决定着教师最终的成就。那么我的坚守,应该从今天做起。
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读了一个个优秀教师的故事,一次次被他们感动着。其实世界上本没有奇迹,所有的成功和收获都是爱的结晶。读完这本书,我告诉自己,今天,我应该做这样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