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0497
post:490497

让我们来谈一谈艺术 刘芳菁

  • 发布时间:2015-03-02 12:46
  • 作者:刘芳菁
  • 点击量:

让我们来谈一谈艺术——《艺术》读后感

 

房龙这位历史学家不仅通晓西方历史,更是将历史串联到西方艺术的发展历程中,梳理出西方艺术史的独特脉络。房龙写作最大的特点就是他绝不因为自己学识渊博而故作姿态,他的文章也绝不用艰深的术语和概念来咄咄逼人地吓跑读者。事实上,与其说他是个通古博今的历史学家,倒不如说他是位和蔼可亲的老者,向你娓娓道来他眼中的历史和他的想法。诚然,这本《艺术》让我对西方艺术史有了更明晰的了解(比如说“巴洛克”和“洛可可”的区别),不过我对穿插其中的房龙本人或幽默诙谐或发人深省的评论更感兴趣。“艺术是人类共同的追求。”房龙如是说。那么,只要你有一颗热爱美的心和思辨的兴趣,艺术也就没有了那副“生人勿近”的冷漠面孔。房龙扶扶眼镜,笑着说:那么,让我们来谈一谈艺术吧。

     参观艺术博物馆时,我总是在那些世界知名的绘画、雕塑面前毕恭毕敬,诚惶诚恐,绞尽脑汁地揣摩艺术家的创作意图。而那些已经逝去的艺术家,仿佛躲在自己的作品后窥探着我,露出恶作剧般的表情。好吧,我的确对艺术所知不多,但我总是不自觉地想,如今我们对那些传世作品的赏析,多大程度上是艺术家的本意?有没有可能这只是我们的臆测?

“艺术作品一旦失去自身的内涵,只是一味地讲述发生在别人身上的故事,那它就不成其为艺术品了,艺术生命也会就此结束。”房龙的这句话是对希腊艺术失去原创性,光辉不在的感叹。而在艺术越来越商业化的现在,这句话更应该被当今艺术家视为警戒。与商业结合,在很多时候的确是推广艺术的好方法,然而也容易导致艺术家为了使作品的商业价值最大化而放弃自己本初的想法和概念,而作品的艺术价值往往也就这样被弱化了。所谓艺术生命,应该就是艺术家发自内心的纯粹感悟,不以他人的意志为转移,不以外在的压力而妥协。比如马奈、梵高和高更,他们皆是坚持自己的想法,被世人视为惊世骇俗的艺术家。然而他们的作品,被永远地记录在艺术史上。

    如果你问我,什么原因导致了文艺复兴?那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经济,它是文艺复兴的直接导火索。正是由于商业(以货币和信贷的形式)击败了中世纪初盛行的实物交易,才有了文艺复兴。

    中产阶级的崛起不仅带来了政治体制上根本的变革(从封建地主制度到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制),这个阶级甚至在不自觉的情况下渐渐改变了艺术的发展轨迹。这倒是让我想到了另外一个参观艺术博物馆时常常困扰我的问题:究竟是艺术家还是艺术评论家给予了我们那些具有永恒价值的东西?

    我们是怎样衡量一幅画作、一座雕塑、一张摄影作品、一部电影,或是一部小说的价值的?我们得承认,评论家的话语对我们的欣赏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他们的指导下,即使是对艺术一窍不通的人也能更容易地理解艺术作品。所以我认为,尽管艺术家给予了我们那些具有永恒价值的东西,那些推广艺术作品的评论家的作用也不应该被忽视。

    自中产阶级崛起以来,评论家就在艺术领域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的资助人主要是教堂和达官显贵。换言之,人们对艺术作品的需求有限,而艺术家本人也无需推销自己的作品。然而随着社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中产阶级的政治和社会地位逐步提高。许多新晋中产阶级或上层阶级人士急切地希望展示自己的财富,这极大地扩张了对绘画、雕塑等艺术作品的需求。因为这些人通常对艺术所知不多,负责评断艺术品好坏的艺术评论家这一职业应运而生,帮助这些新的艺术赞助人挑选艺术品。就这样,艺术评论家成为艺术品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艺术评论家扮演了艺术家和艺术赞助人的中间人角色,他们有时候也会给那些作品价值被低估但实际上才华横溢的艺术家带来负面影响。在被全权赋予评价职责的艺术评论家成为了评断艺术品价值的唯一标准之后,那些作品被批评得一无是处的艺术家与艺术赞助人彻底分离开来,他们的作品甚至从一开始就无法得到赞助人的关注。事实上在西方艺术史上,这种沦为片面武断评论牺牲品的艺术家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说梵高。如今梵高可以说是最负盛名的画家之一,他的作品屡屡创下艺术品拍卖价格新高,然而在他生前他的作品鲜为世人所关注。

    在另外一方面,如果艺术家能够很好地与评论家合作,他们就能很快地获得成功与声望。就像之前所说的,艺术评论家起到在艺术家和普通人之间的桥梁作用,他们的话语在很大程度上主导了人们对艺术品的看法。因此,艺术评论家的赞许对于艺术家来说无疑是最好的自我宣传方式。

    而这又回到了之前我提到的问题:艺术家该如何保持思想的独立性,不为了迎合大众的口味而放弃自己的想法?我觉得,在价值多元、商业气息浓厚的当下,这个问题不可避免又至关重要。

内心世界,是现代主义的圣殿。在推翻了旧世界、破坏了传统之后,人类的精神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要性,艺术家们将目光从外部世界移开,转向内心,发现这也是一个小宇宙,绚烂神秘,浩瀚无边。审美不再有统一的标准,遵循内心是至上的原则。新的表现手法、创作技巧、思想观念层出不穷,展现出与传统截然不同的姿态。所以现代的艺术作品感觉上和观者有更大的隔阂——你可以有无数种阐释都与艺术家的本意擦肩而过,而唯一的正解只牢牢地握在艺术家本人手里。现代艺术,在我看来,是阐释的艺术。

下一篇:顾洁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