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应当怎样做教师?
——读《今天可以这样做教师》有感
《今天可以这样做教师》这本书从四个角度向我们介绍了20位中外优秀教师的教育教学经历以及教育思想,他们在教师这个行业中培养了许多优秀的人才,创建了许多教育教学方法,造就了一个又一个教育界的奇迹。
今天,应当怎样做教师?也许,这是一个永远都没有标准答案的命题,即便是前方有诸多前辈树立了那么鲜明而高尚的榜样,但更多的教师却只能是一名在三尺讲台默默耕耘的普通教师,我想,做一名深受学生喜爱并且致力于培养学生优秀品格的快乐教师,是我的愿望。
1、教会学生如何去爱
爱是一个永恒的命题,爱的定义太广泛,然而爱的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如何去爱人就像如何吃饭穿衣一样是需要学习的。因为爱是需要通过语言或者行动去表达的,学会如何爱人,其实就是学会如何去表达。其实在生活中我们并不难发现缺乏爱的能力的孩子,不知道如何表达自我感情的人也大有人在。孩子习惯了父母给予他的爱,但是当发现母亲生病时,孩子在一旁可能很着急但却不知所措,如果你告诉他:“孩子,妈妈很不舒服,你能给我倒一杯水吗?这样我会舒服一些。”这时候,孩子便会知道给你倒一杯水便是表达爱你的方式,下次再发现你不舒服时,孩子便学会了用倒水的方式来表达关心和爱。
作为教师,应当让孩子在班级里感受到爱,应当让孩子感受到老师对他的爱,这样,在潜移默化中,孩子便学会了如何去爱。就像李镇西老师对学生心怀感恩,他的学生便把他铭记在心;就像俞玉萍老师让自己的班级充满诗意,他的学生心中便始终有一朵盛开的百合;就像桂贤娣老师用具体的爱给予不同的学生,在学生心中播撒下了爱的种子。学会爱人是一种优秀的品格,懂得爱人的孩子便会容易感受到幸福和温暖,所以,教会孩子如何去爱,其实是教给了孩子幸福的能力。
2、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
这本书中介绍的20位优秀教师,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对每一个学生都充满无比的信任,无论他是调皮的还是听话的,教师都用无比信任的眼光看待他们,不断地鼓励和激励他们,让他们在黑暗中看到了光明和希望,找到了前进的方向。也许,不是教师所鼓励过和信任过的每一个学生最后都改正了自己,告别了过去,拥有了一个光明的前途,但是如果没有信任和鼓励,就不会有黑暗中的光明。
“所有的教育都是品格教育,优良品格的养成是教育的最终归属”,而自信这种品格是走向成功的基石。所以,努力创建一个信任的氛围,用信任替代恐惧,最终让孩子始终相信自己,让自信成为一种必须的优秀品格,是每个教师应当做的。
3、让学习伴随终生
常言道:“活到老,学到老”,但是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学习变成了为考试服务,学过考过便不再记得,这样的学习使上大学变成“混文凭”,“学什么专业都一样,反正学过的也不一定在工作时用得上”,而“读书无用论”也会时不时大行其道,让人们忽视和忘却了读书的重要性。我想这样的言论是建立在只看到学校教育这一面的基础上的,而忽视了课外阅读和自我学习这一重要方面。
作为教师,不应该仅仅只教会学生学会书本知识,更应该帮助他们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鼓励自我学习,鼓励课外阅读,扩大知识面,让他们在阅读中有更丰富的情感体验。就像视阅读为生命源泉的薛瑞萍老师,用经典诵读的方式将生命的精华和丰富的涵养缓缓灌输进学生的心田,滋润着一颗颗稚嫩的心灵,有这样的教师做他们灵魂的引路人,这些孩子的生命体验将会更加愉悦,我想,他们的一生一定会像他们的老师那样,和阅读相伴相随,不离不弃。
做教师,就要做这样的教师,做可以浇灌给学生受用终生的活水的教师,做“授之以渔”的教师,做致力于培养学生内在品格和涵养的教师。学生会因为有这样的教师而幸福,这样的教师,才是真正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