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
很庆幸在我工作初期就有人向我推荐了这本书,由于工作确实很繁忙,即便是这样我总是会抽空读一读这本书,而这片读后感也是随读随想的记录。可能并不系统,但是每字每句都是我的真情实感。
【抱持最初的梦想】
李镇西因为一本书,王蒙的《青春万岁》,而萌发了要成为一个能够培养出“郑波”和“杨嫱云”的老师。而我是因为小学时的一个美术老师而萌发了要成为一个像我的美术老师一样爱学生、全心全意培养学生的老师。他里面的几句话就像是说到了我的心里一样,“我可以通过培养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生为我们的社会注入越来越多的新生命。”“也许有人会笑我当时的天真,但那份纯真,那份庄严,那份责任感,我一直保持到今天。”其实很多人会把当教师看成一个舒服而稳定的工作,没错,这是教师的优越性,可是只有真正地走上这个工作岗位,才能真正地体验到教师的辛苦和付出。我希望我也能够保持着这份最初的梦想一直往下走,做一个合格的老师。
【我与你是一样的】
我是一个小学老师,我是一个成年人,而我面对的学生却是一群群稚气未脱的可爱的孩子们。我与他们在年龄上就产生了“代沟”,很多时候我可能无法从他们的角度来看待他们所做的事情。而从李镇西老师的文章中我发现了一个很好的办法,那便是用童心唤醒爱心,用爱心滋润童心。我教授的是美术课,尤其我教的一年级和三年级都是中低年段的学生,很多时候,一些美术常识和画法我会想当然的认为这些学生们应该早就知道,可是殊不知,由于家庭教育、心智成熟度等等的差异,很容易就造成一部分学生很快就能够掌握一些美术技法和美术常识,而年轻气盛的我对于那些还没有掌握的孩子总是有种想不通和小气愤。尤其是我在解释了很多遍的情况下。但是李镇西老师的文章让我明白,孩子总是在不断的发展过程,我们要善待孩子们每一个“可爱的错误”。因为孩子总是怀着一个善良和美好的动机去做一件事情,渴望得到老师的赞许,以此来寻求他们内心小小的满足感。但是由于心理和生理发育还不够成熟,他们总是会犯下一些错误或是做的不够好的。作为老师要站在孩子们的角度,设身处地地为他们想一想,用他们的思维做判断,教师要怀有孩子般的情感、兴趣、思维、纯真,降低身段,“平视”每一个孩子,包容和宽容他们的小错误、他们的不理解、他们的“老师,我还是不懂”吧。
【还给童年一个童年】
美术课与所谓的主课有着很大的区别,作为美术老师,我一直期望着我的美术课堂能够充满着乐趣,孩子们是在游戏中掌握知识。在这点上我想我与李镇西老师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我们教师应该知道学生们到底在心中最需要得到什么,或者说最需要保持什么。最近让我最开心的是我听见很多的班主任都和我说“我们班的孩子们可喜欢上美术课了,所以我都不敢问你要课了。”没错,我就要让学生真正地喜欢上美术课,让他们在我的美术课上感受欢乐、感受浪漫的气息。
【魅力评语】
初为老师的我,对于评语可以说是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在我为学生的时候就看过了很多老师给我写的评语,可以说我总是满怀着期待去读每一位老师给我写的评语。陌生,是因为现在的我角色互换,我成为了要给学生写评语的人,其实我纠结,到底我应该怎么来写评语,能够让我的学生感到这是一份老师用心写的评语,对得起他们的那份期待呢?看完李镇西老师的书,他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他说写评语首先少些观念,多写行为。比如在写评语时可以避免写“你是个热爱画画的同学”,可以改写成“你总是很专注地描绘每一个物体,并且能够为它们图上鲜亮的颜色。”二是不求全面,只求特点。也就是说我不能够笼统地说“你是个画画比较有天赋的孩子。”可以说,“你总是能够很快的接受老师说的每一个要点,很快就能够按照老师的要求画出很棒的效果。“等。第三态度平易,用语亲切、幽默。第四变换口吻,改变人称。我想这一点我是做到了,在写评语时,我很自然地使用了第二人称“你”。我想以后我再遇到写评语时,我会更多地从这四个方面入手,认真负责地为学生写好每一次的评语。
【不要放弃每一学生】
在每个班上都有所谓的“好学生”和所谓的“坏学生”,而这种划分方法往往很简单是成绩的好坏。在大学里就有老师告诫我们,尤其是我们作为副课老师不要“先入为主”,也就是不要去问班主任或者其他老师这个班哪些孩子比较好,哪些孩子平时比较淘气,自己去感悟,并且不要轻易地放弃任何一个孩子。我一直谨记着老师的每一句话,在一年级一个小男孩,平时就默不作声,坐在很不容易被发现的小角落里,如果不是有些小朋友告诉我他在用剪刀剪本子的话,我想我是不会这么快就注意到他的。对于他的表现,我总是很本能的很生气地厉声问他,你为什么要剪本子?他低下头又默不作声,我拿过他的本子从头到尾翻看了一下,我发现所有的画画纸都是被剪刀剪过的,并且没有一个是按照要求去画的。我更是生气,“你为什么一次作业也没画?”回应我的又是一阵沉默。但是我看见他两个小手使劲地相互抠着,就像一只受惊的小鹿,顿时我的心就软了下来。于是我蹲下身来,我轻轻地拍着他的肩膀,轻声地问他,你能告诉老师为什么都没有画画呢?告诉老师,遇到什么困难了,老师和你一起解决它。在我反复的安慰和启发下,他终于开口,我不会画。这个坐在角落默不作声的孩子,可能真的是我对于他的关心太少了,多次的不会画,使他丧失了兴趣,就开始用剪刀去剪本子,这也许就是他的发泄。正好那节课是画方方的物,是比较容易掌握的基本形,于是我就耐心地问他,你能告诉老师你想画什么吗?他说我想画一个汽车,那你能告诉老师汽车的哪里是方方的?……就这样我一点一点地教他,并且和他一起完成了一幅画,最后在班级评讲的时候,我告诉所有的同学,今天我班有一个进步很大的学生,他就是XXX,我们一起给他鼓鼓掌好不好,我发现他的脸上露出了笑脸,我知道他又开始喜欢画画了。后来的美术课我都很关注他的表现,发现他并不是画不好,只是缺少了一个开始的方法。现在到了下半学期他已经能够画出比较完整的一整幅画了。我想这应该就是李镇西老师所强调的不放弃每一个孩子吧。
这本《做最好的老师》,李镇西老师从每一个很简单的小故事或者小案例中间教授我们这些菜鸟老师,作为老师应该要注意的一切。这是一本作为教师职业生涯的一本很好的指导书,我想这本书将会常伴我的左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