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9436
post:489436

《斯霞文集》读后感

  • 发布时间:2014-02-15 15:35
  • 作者:杨启凡
  • 点击量:

读罢厚重的 《斯霞文集》,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斯霞老师将毕生的精力都倾注到教育事业上,从青春到耄耋,斯霞老师竭其一生,将七十年的光阴都奉献给了她所热爱的小学教育事业。斯霞老师,可以称得上是一生都没有离开讲台的老师。

斯霞老师爱学生,她备课时总是先从学生入手。她花功夫去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家庭背景,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在一篇对斯霞老师生平的回忆中,我看到这样令我肃然起敬的故事:每次接手一个新的班级,斯霞老师会拿着花名册对学生挨家挨户地进行家访,力求仔细把握每一位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个性特点 。斯霞老师在一生七十年的教学生涯中从未间断过这样家访式的备课。因而每次开学时,斯霞老师总是能够准确说出每一位学生的特点和爱好,记住每一位学生的名字。备课,从了解学生开始。斯霞老师这份对学生的大爱令人动容。

斯霞老师爱学生,她包容孩子的错误,即便是学生伤害了她,她也不放在心上,仍然关心学生的成长。在文革期间,曾有一个斯霞老师最疼爱的学生逼她写大字报。那天放学时,斯霞老师正在写着大字报,刚好这位学生经过,她心里有些不安。斯霞老师毫不介意地把她拉到身边,语重心长地对大字报中的一些错误一一指正,可是对大字报里的攻击言语只字未提。这位学生向斯霞老师表达自己的忏悔,斯霞老师微微一笑,说:“你们懂什么,你们都还是孩子”。斯霞老师这份对于学生的包容令人感动。作为一名新教师,看到这样的一则往事,我感到自己在教学中曾犯下一些小错误。学生的一言一行可能只是无心之举,他们并不懂得这样的做法会伤害老师。教师一定要包容孩子,他们幼小的心灵单纯,需要呵护。我要向斯霞老师学习!

斯霞老师爱学生,一生倾注精力扎根教学,无论荣辱,她也不愿意离开孩子们。文革期间,斯霞老师因为提出“童心母爱”的教育思想受到了批评,被迫离开她所热爱的讲台。她被安排到小学语文教材编写组工作。在四人帮倒台之后,她马上打报告要求回到教育一线。1977年她再次站在了南师大附小的讲台上。斯霞老师热爱孩子,离开讲台就像花儿离开了阳光,鱼儿离开了水。1978年斯霞老师被评为江苏省首批特级教师并被授予“劳动英雄”的称号。同年南京市人民政府任命她担任南京市教育局副局长。斯霞老师又打报告,想要辞去南京市教育局副局长的职务,甘愿当一辈子小学老师。政府批准了她的请求。这一年她已七十高龄,她再次回到孩子中间,回到熟悉的讲台上。无论刮风下雨斯霞老师都要回学校看看,看一看校园,看一看她所热爱的孩子。斯霞老师热爱学生,校园已经成了她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斯霞老师倾注了毕生的精力在教育事业,一声老师的呼唤,在她心中震荡了一生。

童心母爱,大爱无疆。斯霞老师用一生诠释了这句话。

上一篇:感悟斯爱